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位置:首页 > 内科 > 消化科

病毒性肠炎

专题介绍饮食禁忌相关食谱相关文章
简介病毒性肠炎(viralgastroenteritis)又称病毒性腹泻,是一组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排水样便或稀便,也可有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病程短,病死率低。各种病毒所致胃肠炎的临床表现基本类似。与急性胃肠炎有关的病毒种类较多,其中较为重要的、研究较多的是轮状病毒和诺沃克类病毒。此外,嵌杯样病毒、肠腺病毒、星状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等亦可引起胃肠炎。本病无特效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暂停乳类及双糖类食物。吐泻较重时用止吐剂及镇静剂。口服或静脉补液以纠正和电解质紊乱。
医疗知识

基本知识

是否医保: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患病比例:0.001%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便血、 缺铁性贫血

治疗常识

挂号科室:内科 消化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7-14天

治愈率:85%-95%

常用药品: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依托红霉素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温馨提示

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

宜吃食材更多>>
1、宜吃含高热量的食物;   2、宜吃含蛋白质的食物;   3、宜吃含维生素的食物。
忌吃食材更多>>
1、忌吃油炸类食物;   2、忌吃易胀气的食物;   3、忌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推荐几款小儿病毒性肠炎食疗

小儿病毒性肠炎会导致腹泻脱水等症状,小儿肠胃出了问题怎么办?今天小编介绍几道食疗方保护小儿肠胃。

小儿病毒性肠炎食疗

由病毒感染的小儿病毒性肠炎的症状为腹泻、呕吐、发热与腹痛为特征,一般高发与季节有关。这种疾病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由于病毒形状呈车轮状,故又称为轮状病毒性肠炎。小儿病毒性肠炎用药,人工喂养比母乳喂养者较多发病,其原因除畜乳容易污染外,还与母乳含有一种能促进双岐杆菌生长的粘多糖有关,双歧杆菌能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

给患儿足够的易消化性食物以预防营养不良的发生。婴儿应继续母乳喂养,不应禁食,加强护理,勤换尿布,勤洗臀部,尽量不用或少用一次性尿不湿,以免空气不流通,易导致红臀发生。讲究卫生,注意与腹泻病人隔离。

可给予小米汤或大米汤加盐口服,或白水放糖和盐,兑成糖盐水喝。最好到医院就诊,购买口服补液盐(一种专门治疗腹泻脱水的配剂),一日内分次服用。

病毒性腹泻可能会持续1-2周,在此期间孩子反反复复地拉稀,只要控制好不要脱水,就没问题,但超过两周不愈则要注意。另外,孩子突发腹泻后,一般不主张禁食,如果进食量少,可增加喂养餐次,避免给患儿喂食含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以及高糖食物。

下面小编推荐几款小儿病毒性肠炎食疗:

1、橙子蜂蜜茶

做法:橙子1个,蜂蜜50克。先将橙子用水浸泡去酸味,然后带皮切成4瓣,加清水适量,放入蜂蜜,同煮20~25分钟,捞出橙子留汁。代茶饮。

功效:消食下气、行气止痛。适用于胃肠炎引起的食积气滞、脘中痞闷、不思饮食等。

2、马齿苋汤

做法:马齿苋50克、茶叶15克、山楂30克、鸡内金30克、白糖30克。把马齿苋洗净,茶叶、山楂漂去灰,鸡内金焙干碾细后,同放入砂锅煎煮约15分钟,加入白糖即可。每天1剂,早晚各1次。

功效:健脾利湿,适用于脾胃虚寒型胃肠炎,及病毒性胃炎引起的消化不良、腹泻、食欲不振。

3、橘皮粥

做法:橘皮3~5克,粳米50克。将橘皮晒干,碾炒成细末(煎取浓汁煮粥亦可),用粳米加水入锅内,煮成稀粥,入橘皮后煮片刻,待粥稠停火即可。每日早晚餐温热服食,5天1个疗程。

功效:理气解郁、消积导滞,适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胸膈满闷。

4、橙皮蒸瘦肉

做法:橙子1个,猪瘦肉200克。将橙子切掉帽顶,挖去肉心,把猪肉剁碎,做成肉丸;将肉丸放入橙子中,并加适量清水,盖回帽顶,用竹签插紧,封闭好,放入碗中,隔水小火蒸2小时,至肉丸烂熟,取出肉丸。将肉丸拌酱油或糖食之,每天1次。

功效:健脾暖胃、行气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而致的胃痛、腹胀、泄泻、食纳差者。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病毒感染,故应用抗生素无效,其为自限性疾病,只要不出现脱水7天~10天可痊愈。但适当的药物可缩短病程,促进痊愈,多采用利巴韦林、干扰素、双岐杆菌、思密达、维生素类药物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多继发乳糖不耐受,故要及早给予无乳糖奶粉治疗。

查看详情 >>
相关文章更多>>
相关标签
消化科 其他疾病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