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位置:首页 > 药食/药食 > 余甘子介绍

余甘子

(yú gān zǐ)
余甘子

余甘子别名:油甘子、庵摩勒、米含、望果、木波、滇橄榄、牛甘果、油甘果

余甘子功效:抗炎保肝喉痛抗氧化抗衰老治咳嗽清热凉血消食健脾生津止渴润肺化痰、解河豚鱼中毒

余甘子用于:腹胀咳嗽喉痛口干血病高血压、培根病、赤巴病、血热血瘀、消化不良

余甘子适宜: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简介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inn.):大戟科,叶下珠属木本植物。又名余甘树、油甘子、庵摩勒、橄榄、滇橄榄、园酸角、油柑、望果、牛甘子、久如拉(藏语)、麻项邦(傣语)等名。余甘子在304年晋代就始载于《南方草木状》,原译名称庵摩勒,为常用清热剂毒药。高达23米,胸径50厘米;树皮浅褐色;枝条具纵细条纹,被黄褐色短柔毛。叶片纸质至革质,二列,线状长圆形,长8-20毫米,宽2-6毫米,顶端截平或钝圆,有锐尖头或微凹,基部浅心形而稍偏斜,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干后带红色或淡褐色,边缘略背卷;侧脉每边4-7条;叶柄长0.3-0.7毫米;托叶三角形,长0.8-1.5毫米,褐红色,边缘有睫毛。
树姿优美,可作庭园风景树,亦可栽培为果树。果实富含丰富的丙种维生素,供食用,可生津止渴,润肺化痰,治咳嗽、喉痛,解河豚鱼中毒等。初食味酸涩,良久乃甘,故名“余甘子”。树根和叶供药用,能解热清毒,治皮炎、湿疹、风湿痛等。叶晒干供枕芯用料。种子含油量16% ,供制肥皂。树皮、叶、幼果可提制栲胶。木材棕红褐色,坚硬,结构细致,有弹性,耐水湿,供农具和家具用材,又为优良的薪炭柴。
产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省区,生于海拔200-2300米山地疏林、灌丛、荒地或山沟向阳处。喜温暖干热气候。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南美有栽培。
食材介绍菜谱做法相宜相克相关文章营养成分
余甘子的功效与作用_营养价值_选购_余甘子的食用价值

余甘子的功效与作用

余甘子果实味酸微涩,清热凉血,消食健脾,生津止渴。主治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腹胀,咳嗽,喉痛,口干及维生素C 缺乏症。

在藏药中,余甘子主治培根病、赤巴病、血病、高血压病等。近年研究结果表明,余甘子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衰老,保肝等作用。

余甘子的营养价值

1.余甘子果实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 ,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pp等,尤其富含维生素C,其含量可达 0.6%~0.92%,春季果实含量最高,有时甚至可达 1.82%,该含量是苹果维C含量的160倍,同时也是柑橘含量的100倍,仅次于水果维生素C 之王的刺梨。

另外,还含17 种氨基酸,包括了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其氨基酸总含量达 185mg/100g,主要有谷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 赖氨酸。

此外,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其含量比苹果丰富,主要有硒、锌、钙、磷、铁、钾等。

2.余甘子种子含脂肪酸26%,主要包括亚麻酸,亚油酸,油酸,硬脂酸,棕榈酸,肉豆蔻酸等。

余甘子的选购

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2 ~ 2cm。表面棕褐色至墨绿色,有浅黄色颗粒状突起,具皱纹及不明显的6 棱,果梗约1mm 。外果皮厚 1~4mm ,质硬而脆。内果皮黄白色,硬核样,表面略具6 棱,背缝线的偏上部有数条筋脉纹,干后可裂成6瓣。种子6 ,近三棱形,棕色。气微,味酸涩,回味甜。

余甘子的食用价值

它是一种美味的果酱,能加强人体免疫系统功能

还经常被制作成一种蜜饯,作为饭后甜点的使用传统。

果实富含丰富的丙种维生素,供食用,可生津止渴,润肺化痰,治咳嗽、喉痛,解河豚鱼中毒等。初食味酸涩,良久乃甘,故名“余甘子”。树根和叶供药用,能解热清毒,治皮炎、湿疹、风湿痛等。叶晒干供枕芯用料。种子含油量16% ,供制肥皂。树皮、叶、幼果可提制栲胶。木材棕红褐色,坚硬,结构细致,有弹性,耐水湿,供农具和家具用材,又为优良的薪炭柴。

查看详情 >>
余甘子(营养成分/每100克)食物热量表>>

评价:低钠盐,低饱和脂肪酸,富含烟酸,富含磷,富含钾,富含蛋白质

查看全部营养成分
同类食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