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位置:首页 > 儿科 > 儿科内科

小儿假膜性肠炎

专题介绍饮食禁忌相关食谱相关文章
简介假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 enteritis,PME)是一种急性肠道炎症,因在小肠或结肠的坏死黏膜表面覆有一层假膜而得名,常单独发生在小肠、结肠,也可能两者同时发生。本病易发生在大手术和应用广谱抗生素后,故又有人称之为手术后肠炎、抗生素性肠炎。  假膜性肠炎的实质是肠道内菌群生态平衡失调,所以也可以见于休克、心力衰竭、尿毒症、结肠梗阻、糖尿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心肺慢性疾病等。
医疗知识

基本知识

是否医保:

易感人群:儿童

患病比例:0.03%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休克、 脱水、 腹膜炎、 肠梗阻

治疗常识

挂号科室:儿科 小儿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2-4周

治愈率:80%

常用药品:复合乳酸菌胶囊、酪酸梭菌活菌散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温馨提示

假膜性肠炎的实质是肠道内菌群生态平衡失调,所以也可以见于休克、心力衰竭、尿毒症、结肠梗阻、糖尿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心肺慢性疾病等。

宜吃食材更多>>
1.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2.宜吃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3.宜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忌吃食材更多>>
1.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2.忌吃油腻脂肪高的食物;3.忌吃刺激的饮料。
小儿假膜性肠炎有哪些典型症状小儿假膜性肠炎如何护理

一、小儿假膜性肠炎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粪便常规:

将粪便涂片镜检,若发现革兰阳性杆菌及其芽孢将对临床判断很有帮助,随后可进行分阶段细菌培养,检查有无大量革兰阳性菌。

2、细菌学检查:

90%的病例在发病时粪便中可培养到难辨梭状芽孢杆菌,送检时为了减少与空气的接触,必须采取至少多于容器容量的新鲜粪便,连同容器送检验,取CCFA专用培养基(由环丝氨酸,噻吩甲氧头孢霉素,果糖蛋白质琼脂组成)接种,在厌氧条件下有选择性的分离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若菌落呈扁平,边缘不规则,粗糙状,革兰染色为阳性杆菌即可作出诊断。

3、细胞毒素的毒性实验:

稀释的大便或细菌培养滤液,对组织培养细胞(HELA)有特异性的细胞病理效应,这种效应可被污泥梭状芽孢杆菌的抗毒素中和,从而证实难辨芽孢杆菌为产毒菌株。

4、毒素A的检测:

可以用对流免疫电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乳胶凝集实验,单克隆抗体方法等检查毒素A。

二、影像学检查

1、结肠镜检:

假膜性肠炎同时侵犯结肠,尤其是乙状结肠可借助结肠镜进行检查,国内有报道应用纤维结肠镜检查了16例假膜性肠炎的患者,其中有14例在直肠和乙状结肠部位发现了病变,典型的表现为黏膜发红水肿,上面有斑块或融合的假膜,活检可见黏膜有急性炎症,假膜内含有坏死上皮,纤维蛋白,炎性细菌等,应用纤维结肠镜检查时要掌握病程进展的阶段,肠炎尚未形成假膜或局部的假膜已经脱落时镜下未必能发现假膜,所以不一定以假膜为唯一的诊断根据,未见假膜并不一定能排除本病,假膜性肠炎病变可以呈跳跃式分布,为了防止遗漏小的病变,要求镜检的范围必须包括全结肠,在有代表性部位采取病变组织,采取活检时要有一定的深度。

2、腹部X线平片:

常有肠黏膜增厚,小肠胀气,部分肠麻痹病人表现为肠梗阻,钡灌肠可能发现肠管边呈毛刷状,指压迹症和散在的圆形,不规则形充盈缺损,气钡双重造影可提供更多的诊断指标,但必须小心操作防止肠穿孔的发生。

3、超声诊断:

超声能发现局部肠壁假膜,黏膜及黏膜下水肿导致的重度增厚,肠腔变窄或消失,仔细探查可于右下腹发现似肠结核或肿瘤的假肾征,条件好的超声诊断仪还能更准确地分辨病变相关的层次,除此之外,超声诊断能发现疾病伴发的腹水等。

4、CT诊断:

CT的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偶可发现低衰减的增厚的肠壁。

二、小儿假膜性肠炎有哪些典型症状

1、无症状感染型

大部分患儿为无症状感染型,但他们是重要的传染源。

2、单纯腹泻型

患儿无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稀便,3~4次/d,为黏液水样便,大便可有白细胞,潜血试验阳性,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肠黏膜轻度水肿,充血,无假膜,在停用广谱抗生素后不久,症状即可消失,无需特殊处理。

3、假膜性肠炎型

腹泻较重,每天10余次,大便呈蛋花汤样,有假膜及血便,患儿除表现腹泻外常有全身症状,表现为发热,腹痛,恶心,厌食,腹痛常于腹泻后缓解,病情重者可表现为脱水,外周血白细胞升高,大便中有大量白细胞,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病变结肠与直肠黏膜上有大量散在的,斑块状黄色凸起的假膜,直径2~10mm,称为假膜性结节。

4、暴发型结肠炎

腹泻每天可多达20余次,量多,奇臭,常有血便,假膜呈大片或管状,伴有发热,腹痛,腹胀,呕吐;危重者可高热,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甚至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休克,DIC,肠穿孔等,此型预后较差,对这一型患儿应尽量避免结肠镜检查,以免引起肠穿孔,大手术。

三、小儿假膜性肠炎西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1.停用抗生素

一旦诊断明确,立即停用原用的抗生素,最常见的为氨苄西林(氨基苄青霉素)、青霉素、头孢菌素、林可霉素(洁霉素)等。轻型病人停药后48h,症状明显好转,7~10天治愈。严重病例需时较长。

2.单纯性腹泻患儿

对单纯性腹泻患儿,无需特殊治疗,或应用调节肠道微生态药物,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制剂,使肠道内正常菌群生长即可控制临床症状。不能口服者经胃管给予或灌肠亦可达到治疗目的。对腹泻严重的患儿应注意水和电解质的平衡,需要时予以及时补液治疗。

3.抗生素治疗

一般在病情较重或停用原先使用抗生素48h病情无好转者,才改用其他抗生素治疗。宜口服在肠道不易吸收的且不易诱发梭状芽孢杆菌肠炎的抗生素,应用剂量要大,疗程要长,才能达到清除病原菌,防止复发的目的。针对致病菌适当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中,禁用抗肠蠕动药物,因其抑制肠蠕动可增加肠道中杆菌和毒素的停留吸收,使用这类药物还可诱发中毒性巨结肠。

(1)万古毒素:万古霉素在治疗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的效果可达100%,剂量为40mg/kg,分3次服,疗程为7~10天,一般用药2~4天症状即可消失。

(2)甲硝唑(灭滴灵):每天20mg/kg,分3次服,疗程7~10天,也可同时选用万古毒素。

(3)利福平:每天10~15mg/kg,分3次口服,疗程1~2周。危重病儿有中毒性肠麻痹、肠穿孔不能口服时,可选用上述药物交替静脉点滴,但任何一种药物单独静脉点滴时,均不能使结肠内药物达到足以清除病菌的浓度,一旦病情好转,应立即改为口服。

(4)复发时的治疗: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首次复发时症状较轻者可不用药物治疗,症状严重者应继续给予甲硝唑或万古霉素治疗,但疗程应延长至14天。

(5)口服考来烯胺(消胆胺):口服考来烯胺(消胆胺)在肠道内发挥离子交换作用,能吸附肠腔内梭状芽孢杆产生的菌毒素后排出。患儿在口服万古霉素的同时可以加用考来烯胺(消胆胺),每天分2次口服。但它也能吸附万古霉素,因此,这两种药物应相隔3h分别服用。也可口服促肠道菌群恢复的药物,如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培菲康)、双歧杆菌(丽珠肠乐)等活菌制剂。

 4.其他治疗

矫正脱水酸中毒、输血、人血白蛋白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由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免疫牛后获得的牛乳也可用于中和肠腔内毒素。应用抗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抗血清治疗也有效。对顽固性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性肠炎可试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以中和患儿血液中的细菌毒素。

5.治疗并发症

并发肠穿孔时应及时转外科治疗。合并肾衰、休克、DIC时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急救处理。

6.预后

立即停用原用的抗生素,轻型病人停药后48h,症状明显好转,本病经1~2周正规治疗,80%~90%可痊愈,严重病例需时较长。少数在停药1~2周可复发,或病程迁延可达1~4个月,重新选用以上药物治疗,仍可达到治愈目的。但延误治疗及暴发型预后较差。

四、小儿假膜性肠炎如何护理

(一)一般护理

(1)为病人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嘱病人卧床休息,避免劳累。

(2)室内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清新,调节合适的温度湿度。

(3)病人大便次数多,指导病人保护肛周皮肤,每次便后用柔软的卫生纸擦拭,并用温水清洗、软毛巾蘸干,避免用力搓擦,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如有发红,可局部涂抹鞣酸软膏或润肤油。

(4)将日常用品放置于病人随手可及的地方,定时巡视病房,满足病人各项生理需要。

(二)心理护理

(1)患者人院时主动接待,热情服务,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病房环境及规章制度,取得病人及家属的配合,消除恐惧心理。

(2)病人腹痛、腹泻时,应耐心倾听病人主诉,安慰病人,稳定病人情绪,帮助病人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向病人讲解各项检查的目的、方法,术前准备及术后注意事项,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

(三)治疗配合

(1)观察病人大便的次数、性状、量以及有无黏液脓血,及时通知医生给予药物治疗。

(2)观察病人腹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缓解方式及腹部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避免肠穿孔及中毒性巨结肠的发生。

(3)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体温变化,注意观察热型,遵医嘱应用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

(4)评估病人营养状况,监测血常规、电解质及血清白蛋白、总蛋白的变化,观察病人有无皮肤黏膜干燥、弹性差、尿少等脱水表现。

(5)指导病人合理选择饮食,一般给予高营养低渣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6)指导病人合理用药,观察药物效果及不良反应。

(四)用药护理

(1)抗菌治疗

(2)保证患者每日液体入量,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患者自身情况合理调节滴注速度。

(五)健康教育

(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假膜性肠炎的病因、疾病过程以及预防方法。

(2)指导病人合理选择饮食,避免粗纤维和刺激性食物。

(3)讲解用药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服用方法,教会病人自我观察。

(4)嘱病人注意腹部保喛,避免受凉,如有不适随时就医。

查看详情 >>
相关文章更多>>
儿科内科 其他疾病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