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位置:首页 > 内科 > 消化科

血吸虫肠病

专题介绍饮食禁忌相关食谱相关文章
简介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疾病,现在已知寄生在人体的血吸虫有5种: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间插血吸虫及湄公血吸虫。此外在人体尚见有牛血吸虫、梅氏血吸虫(S.matteei)梭形血吸虫等寄生的病例。与流行区疫水有接触史应考虑到有患血吸虫病的可能,故患者的籍贯,职业与疫水接触史是诊断本病的重要参考资料,对无症状无体征的患者尤为重要。
医疗知识

基本知识

是否医保: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患病比例:发病率约为0.0003%-0.0008%

传染方式:粪-口传播

并发症:腹水

治疗常识

挂号科室:内科 消化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愈率:75%-85%

常用药品:马洛替酯片、吡喹酮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温馨提示

人与人接触是不会染上血吸虫病的。

宜吃食材更多>>
1、宜吃具有解毒杀虫功效的食物;  2、宜吃高热量的食物;  3、宜吃富含铁元素、补血气的食物。
忌吃食材更多>>
1、忌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  2、忌吃各类腌制食物;  3、忌吃油炸、刺激性食品。
血吸虫肠病的护理 血吸虫的病理分析

一、血吸虫肠的护理需要注意什么

【护理问题】体温过高与血吸虫急性感染后虫卵和虫体代谢产物作用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于结肠、肝脏病变致营养吸收、合成障碍有关。3.腹泻与结肠、直肠病变有关。4.活动无耐力与长期发热、肝脏病变有关。5.体液过多与血吸虫型肝硬化致门静脉高压有关。【疾病预防】对本病的预防以灭为重点,采取普查普治病人与病畜、管理粪便与水源及个人防护等综合措施。(1)管理传染源:在流行区每年普查普治病人、病牛,做到不漏诊。一般慢性患者可采用单剂吡喹酮疗法,可使人群感染率显著下降。病牛可用硝硫氢胺(2%混悬液)一次静脉注射法,水牛的剂量为1.5mg/kg,黄牛为2mg/kg,治愈率达98%以上。(2)切断传播途径①灭螺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应摸清螺情,因地制宜,采用物理灭螺或药物灭螺法,坚持反复进行。可结合兴修水利和改造钉螺孳生环境,因地制宜,选择垦种、养殖、水淹、土埋及火烧等办法。常用的灭螺药物有*和氯硝柳胺。*对成螺、幼螺、螺卵均具有较好杀灭作用,但对农作物、鱼类和人也有一定毒性;氯硝柳胺仅对鱼有毒性,其杀螺效率高,持效长,作用缓慢,与*合用可提高药效。②加强粪便管理与水源管理,防止人畜粪便污染水源。粪便需经无害化处理后方可使用。处理方法可因地制宜,如推广三格式粪池,或沼气粪池。在流行区,提倡饮用自来水、井水或将河水储存3天,必要时每担水加漂*1g,或漂*精1片,15分钟后即可安全使用。(3)保护易感人群:尽量避免接触疫水,尤其应严禁儿童在疫水中游泳、洗澡、嬉水、捕捉鱼等。因工作需要必须与疫水接触时,应加强个人防护,如用1%氯硝柳胺碱性溶液浸渍衣裤,对尾蚴的侵入有预防作用,用0.5%巴豆液浸杀,5%巴豆液喷洒,或0.25%闹洋花煎剂浸杀,均有灭螺效果。以脂肪酸为基质,加碱皂化后,掺入2%氯硝柳胺和松节油制成防护剂,有杀死尾蚴作用。血吸虫疫苗已在家畜中使用,近年来开展的血吸虫疫苗研制工作有可能制备出适合于人类的有效疫苗。

二、血吸虫肠的临床表现

1.病史与流行区疫水有接触史应考虑到有患血吸虫病的可能,故患者的籍贯、职业与疫水接触史是诊断本病的重要参考资料,对无症状无体征的患者尤为重要。2.症状及体征虫吸虫病变多局限于痔上静脉和肠系膜下静脉分布范围之内,以结肠,尤其是直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最为显著,小肠病极少,仅见于重度感染者。(1)急性发病在流行区,发病前1个月左右有明显疫水接触史的患者,长期发热,并伴有下列特征者应考虑急性血吸虫病的可能:①有尾蚴皮炎病史、肝肿大与压痛、腹泻等;②血中白细胞总数与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③乙状结肠镜发现直肠黏膜充血、水肿、黄色颗粒状虫卵结节。(2)慢性及晚期发病慢性患者大多无明显症状,在流行区凡有长期不明原因的腹痛或便血、肝脾肿大、血中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青壮年新近有癫痫发作、急性或慢性阑尾炎发作、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现象,如巨脾、腹水或呕血以及侏儒症等,均应考虑有血吸虫病的可能,并进行病原检查加以证实。在接触疫水后数小时到2~3天内,尾蚴侵入处出现蚤咬样红色点状皮疹,为尾蚴皮炎,有瘙痒,数天后自退。尾蚴行经肺部时可引起咳嗽、咳血。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而多样化,视虫卵沉着部位、感染轻重和机体反应而异。

三、血吸虫肠的鉴别和并发症

一、鉴别诊断急性血吸虫病有发热、肝肿大压痛、腹痛、腹泻等症状,需与伤寒、阿米巴肝脓肿、败血症与结核性腹膜炎等鉴别;并发肺部异位病变时需与粟粒性结核鉴别。血象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应与无黄疸型梅毒性肝炎鉴别,后者食欲减退、乏力、肝区疼痛与肝功能减损较明显,嗜酸性粒细胞不增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阳性。血吸虫病患者有腹泻便血者应与阿米巴痢疾以及慢性菌痢鉴别,前者粪便孵化毛蚴阳性。晚期血吸虫病有巨脾与腹水者不易与门脉性以及坏死性肝硬化鉴别,前者常有慢性腹泻下痢史,黄疸、蜘蛛痣、肝掌较少见,肝功能减损较轻。二、并发症少数患者并有腹水形成,这是由于急性虫卵结节所产生的炎症渗液以及虫卵引起肝脏内广泛病变,使肝内血流不畅,淋巴增多而漏入腹腔所致,其他可有肝、脾肿大等。一、鉴别诊断急性血吸虫病有发热、肝肿大压痛、腹痛、腹泻等症状,需与伤寒、阿米巴肝脓肿、败血症与结核性腹膜炎等鉴别;并发肺部异位病变时需与粟粒性结核鉴别。血象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应与无黄疸型梅毒性肝炎鉴别,后者食欲减退、乏力、肝区疼痛与肝功能减损较明显,嗜酸性粒细胞不增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阳性。血吸虫病患者有腹泻便血者应与阿米巴痢疾以及慢性菌痢鉴别,前者粪便孵化毛蚴阳性。晚期血吸虫病有巨脾与腹水者不易与门脉性以及坏死性肝硬化鉴别,前者常有慢性腹泻下痢史,黄疸、蜘蛛痣、肝掌较少见,肝功能减损较轻。二、并发症少数患者并有腹水形成,这是由于急性虫卵结节所产生的炎症渗液以及虫卵引起肝脏内广泛病变,使肝内血流不畅,淋巴增多而漏入腹腔所致,其他可有肝、脾肿大等。

四、血吸虫肠病的治疗药物有哪些

治疗血吸虫病的药物有吡喹酮、呋喃丙胺、硝硫氰胺等药物,但目前吡喹酮为首选药物。1、吡喹酮为一种新的广谱抗蠕虫药,对人体3种主要血吸虫和丝虫均有杀虫效果。动物实验性治疗结果,可认为吡喹酮是毒性低、疗程短和疗效高的抗血吸虫药。治疗剂量成人为每次10mg/kd,1日3次,间隔4小时,疗程2日。或采用每次20mg/kg,1日3次,1日疗法。总剂量为60mg/kg,儿童总剂量为日70mg/kg,分3次服用,疗程1日。急性血吸虫病剂量与疗程加位,即日10mg/kg/次,1日3次,连服4日,总剂量为120mg/kg。吡喹酮副作用轻而短暂,于服药后1小时左右出现,主要有头昏、头痛、乏力、轻度腹痛等,不需处理,于停药后数小时内消失。个别患者肝功能试验谷丙转氨酶可增高。少数患者出现早搏,但治疗前后心电图与脑电图均未见有规律性变化。吡喹酮治疗日本血吸虫病有显著疗效。粪便孵化于第18~20日内阴转,近期疗效达100%。2、呋喃丙胺该药对血吸虫童虫和成虫均有一定杀灭作用。各地实践经验认为,呋喃丙胺20天疗法具有较高疗效。目前采用缓解肠溶片剂型,每天剂量60mg/kg(成人每天不超过3g),疗效10天,总剂量为600mg/kg。其该药的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主要是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偶有便血者。肌痉挛为呋喃丙胺的特殊副作用。精神神经症状,主要见于晚期血吸虫病肝动物代偿失全的患者,可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沉默寡言、抑郁淡漠,意识模糊或哭笑无常、幻听幻视等,少数患者在疗效中出现轻度肝、肾功能损害,停药后迅速恢复。3、硝硫氰胺系广谱驱虫药,目前主要采用微粉胶囊型,颗粒直径3~6μm,总剂量6~7mg/kg,等分3份,每晚服用1次,疗效3日。远期粪检阴转率可达80%左右。急性血吸虫病用总剂量10mg/kg,6日疗程,一般于开始服药后8~24日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改善,远期粪检阴转率可达80%。本药的副作用以神经系统症状为多见,如头昏、头痛、眩晕、乏力、嗜睡或失眠、步态不稳、眼球震颤、多法和肌肉颤动等。少数可出现精神症状以及消化系统症状。对于肝功能代偿不良的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急性肝炎恢复期未满1年和慢性肝炎、精神病史、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有心、肾等慢性疾病而体质虚弱者禁用。

查看详情 >>
相关文章更多>>
消化科 其他疾病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