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位置:首页 > 儿科 > 儿科综合

新生儿呕血和便血

专题介绍饮食禁忌相关食谱相关文章
简介呕血和便血是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常见的重要症状,一般情况下,十二指肠提肌(又称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称上消化道出血,以呕血(hematemesis)为主;而下消化道出血以便血(hematochezia)为主,当下消化道的出血量较多,或肠内压力高于胃内压力时,血性液可反流入胃和食管,亦可引起呕血;反之,上消化道出血量超过3ml时,也可有黑便。即黑便时可无呕血,而呕血时常有黑便。
医疗知识

基本知识

是否医保:

易感人群:新生儿

患病比例:0.005%-0.008%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新生儿失血性贫血、 失血性休克

治疗常识

挂号科室:儿科 儿科综合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2个月

治愈率:外科手术治愈率约为60%

常用药品:盐酸甲氯芬酯胶囊、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 —— 1000元)

温馨提示

大量失血可引起的一系列全身性症状,失血量超过全身血容量的1/5以上时,即可发生失血性贫血和(或)失血性休克。

宜吃食材更多>>
1、宜吃松软、半流质饮食   2、宜吃营养含量高的食物   3、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忌吃食材更多>>
1、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2、忌吃油炸、不宜消化的食物   3、忌吃过硬、过冷的食物
如何护理新生儿呕血和便血 新生儿呕血和便血的症状有哪些

一、新生儿呕血和便血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一、新生儿呕血和便血的护理措施是什么?

产前孕妇可口服维生素K预防新生儿自然出血;

难产、早产或有消化道畸形的新生儿,产后要注射维生素K;

积极治疗感染性疾病,积极防治DIC、应激性溃疡、急性胃肠炎等的发生。

二、新生儿呕血和便血饮食原则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3、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三、常见并发症

大量失血可引起的一系列全身性症状,失血量超过全身血容量的1/5以上时,即可发生失血性贫血和(或)失血性休克。大量失血引起休克称为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shock),常见于外伤引起的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妇产科疾病所引起的出血等。失血后是否发生休克不仅取决于失血的量,还取决于失血的速度。休克往往是在快速、大量(超过总血量的30~35%)失血而又得不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发生的。

急性失血性休克病儿尚未呈现呕血和便血,便已有全身软弱、哭声无力、皮肤黏膜苍白、心率快而心音无力、血压下降和休克征象,而又排除了感染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呼吸窘迫和心力衰竭等原因,则应考虑有急性失血性休克,需观察有否胃肠道失血。

二、新生儿呕血和便血有哪些症状

(1)咽入母血:分娩时咽入母亲产道中的污血,或吸入乳母乳头皲裂、糜烂处的母血,引起新生儿假性呕血和(或)便血较常见。小儿一般情况良好,无贫血貌或失血性休克,血红蛋白抗碱变试验(Apt试验),可明确血液为母血。

(2)咽入自己的血液:新生儿由于咽入自己鼻咽腔或气道中的血液,亦可引起呕血和(或)便血,需要与真正的胃肠道出血相鉴别。通常情况下,常有插管等外伤史和局部损伤、出血所致。有黑色柏油便,大便边缘的尿布湿润处(不湿者可加清水)有血红色,潜血或镜检红细胞可阳性。

(3)新生儿口服铁剂、铋制剂、酚酞或中草药等可引起假性消化道出血,但较少见。

(4)败血症:全身性出、凝血疾病,有胃肠道外出血的表现,如皮肤、皮下的出血点、瘀斑等,出、凝血相检查有异常改变。其中以重危儿的DIC为最多见,DIC患儿临床表现有重症感染、硬肿症或RDS等。先天性同种免疫性或被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各种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则较少见,常有阳性家族病史和相应的出、凝血相异常。新生儿期,最常见的此类疾病是新生儿出血症。新生儿出血症多在生后2~6天出现呕血。出血量多时,呕吐物多为鲜血,可不混杂其他成分。早期出血量不多且无重要脏器出血时,小儿一般情况良好。下列表现提示有败血症可能。

①黄疸加重或减退后又复现。有时黄疸可能是本症的主要表现。

②肝脾轻度或中度肿大,无其他原因可解释。

③瘀点或瘀斑不能以新生儿紫癜或外伤解释。

(5)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常见于新生儿长期用抗生素、胃肠道外营养或母亲偏食而由母乳喂养的婴儿。发现出血即投予维生素K15~10mg静脉或肌内注射,输新鲜全血或干冻血浆,可获得止血。

(6)排除全身性疾病和凝血障碍所致的出血急性消化道出血大多数是由消化道疾病所致,少数病例可能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一般来说,前者的临床征象主要表现在消化道局部,后者则全身症状较显著,除消化道出血外,往往并有其他部位出血现象。详细的病史与体检及其他血液学方法检查,有助于诊断。

三、引起新生儿呕血和便血的原因是什么

儿童各年龄组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有所不同,可由消化道局灶病变引起,亦可为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大致分为四大类原因:

消化道疾病:胃肠道局部病变出血,常见病因有食管静脉曲张(门静脉压增高症)、溃疡病出血、胃黏膜异位或迷生、肠息肉脱落、胃肠道血管瘤、肠重复畸形等;

(1)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呕吐,可有呕血或便血,常伴有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落后。

(2)应激性溃疡:缺氧、颅内高压、严重感染时可引起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

(3)急性胃肠炎:多数病原引起的急性胃肠道炎症,除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外,严重者可出现便血和呕血。

(4)肠梗阻:临床表现为呕吐、腹胀、呕血或便血。

(5)乙状结肠、直肠及肛门疾病:多为息肉,肛门直肠瘘,肛裂引起血便。

(6)医源性消化道出血:因其基础疾病各不相同,导致消化道出血的机制也不尽相同,但其基本途径包括下列几个方面:直接损伤胃肠道黏膜;降低胃肠道黏膜的修复功能;凝血功能降低,有出血倾向;胃肠道黏膜血管损伤。如化疗药物所致的医源性消化道出血,通常以直接损伤胃肠道黏膜为主。但医源性消化道出血更多的原因是几种途径综合作用所致,如阿斯匹林和激素治疗所致的医源性消化道出血。

四、新生儿呕血和便血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一、治疗方法

消化道假性出血,避免相关因素即可。消化道真性出血,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予如下处理:

1.禁食。当发生消化道出血,一般应予禁食,以免加重出血。但明确为牛奶蛋白过敏所致少量间断便血时,更改特殊配方奶即可。

2.纠正贫血。对轻中度贫血者,仅给予补铁治疗即可,治疗中严密观察血常规及网织红细胞比值的变化。重度贫血达输血指征时,应予输血治疗。

3.全身治疗。当出现休克时,应予抗休克治疗。

4.保护胃肠黏膜。可予思密达等口服。

5.外科治疗。明确为外科疾病所致消化道出血,应予外科治疗;当诊断不明,且为急性大量消化道出血,危及生命时,可考虑剖腹探查。

6.其他。应激性溃疡需予洗胃以及西米替丁胃内保留。维持水电解质等内环境的稳定。

二、预后

绝大多数消化道出血的新生儿预后良好,临床可表现为呕血或便血,出血可多可少。若便血量少,呈鲜红色与大便不相混匀,则病变在结肠以下之直肠或肛门,病情多较轻。对呕血和便血的病情轻重估计主要取决于失血量的多少和速度;失血的原因及其基础疾病。一般呕血量较多,呕吐物呈棕黑色或带胆汁时,病情多严重。失血量超过全身血容量的1/5以上时,可发生失血性贫血和(或)失血性休克,应积极处理。

查看详情 >>
相关文章更多>>
儿科综合 其他疾病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