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位置:首页 > 传染科 > 传染科

Q热

专题介绍饮食禁忌相关食谱相关文章
简介Q热(Q Fever)是由伯纳特立克次体(Rickettsia burneti,Coxiella burneti)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以突然起病、发热,乏力、头痛、肌痛与间质性肺炎,无皮疹为主要特征。1937年Derrick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Queensland)发现并首先描述,因当时原因不明,故称该病为Q热。
医疗知识

基本知识

是否医保: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患病比例:0.005%-0.008%

传染方式: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消化道传播

并发症:关节痛、 胸膜炎、 胸腔积液、 心包炎、 心肌炎、 脊髓炎

治疗常识

挂号科室:传染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6个月

治愈率:60%-70%

常用药品:头孢氨苄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温馨提示

禁食温热食物及油腻肥厚辛辣之品,以免助热生痰。

宜吃食材更多>>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忌吃食材更多>>
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 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 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
q热立克次体感染是怎么回事 感染q热立克次体有哪些特点

一、q热立克次体感染是怎么回事

Q热立克次体,是Q热的病原体。Burnett等人于1937年证明其病原体是一种立克次体,并命名为贝纳柯克斯体,亦称Q热柯克斯体。以前将其归类于立克次体目的立克次体科,现归类于军团菌目的柯克斯体科。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为短杆状或球状,无鞭毛,无荚膜。大小为(0.4~1.0)μm×(0.2~0.4)μm,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可在鸡胚和鼠胚细胞,豚鼠和乳兔肾细胞、人胚纤维母细胞等多种人和动物培养基内繁殖。革兰氏染色阴性,有时亦可成阳性,常用Gimenez法染色呈鲜红色,Giemsa法呈紫色或蓝色。专性细胞内寄生。在鸡胚卵黄囊中生长旺盛,能在多种原代或传代细胞中繁殖。

对于大多数理化因素,Q热立克次体的抵抗力要强于立克次体及无芽孢细菌,在干燥沙土中4~6℃可存活7~9个月,?56℃能活数年。耐热,需100℃至少10min才能杀死。10g/L石碳酸溶液或甲醛溶液灭活需24h。在干燥蜱粪中可保持活性一年半左右。对脂溶剂和抗生素敏感。

二、q热立克次体感染的特点

人类立克次体病可分为5大组:①斑疹伤寒组(含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斑疹伤寒);②斑点热组(含斑点热、马赛热、澳洲蜱型斑疹伤寒、立克体体痘症);③恙虫热组(含恙虫病);④Q热组(含Q热);⑤阵发性立克次体病组(含战壕热)。在我国已经发现的有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恙虫热和Q热。

立克次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具有以下特点:①需在活细胞内生长,在代谢衰退的细胞内生长旺盛;②具典型的细胞壁、有DNA和RNA,呈短小、多形性球杆状,染色后光学显微镜可以查见。③除Q热、战壕热及立克次体痘症的立克次体外,均与某些变形杆菌(OX19、OX2、OXK株)有共同抗原,故可进行外斐反应(变形杆菌凝集反应)以协助诊断。④对广谱抗生素,如四环素族、氯霉素等敏感。⑤其毒素属内毒素性质,为其主要致病物质。⑥耐低温、干燥,对热和一般消毒剂敏感。

三、q热立克次体感染的检测方式

Q热立克次体是立克次体家族中目前已知唯一含有质粒的病原菌,现已发现4种质粒型(QpHI、QpRS、QpDV和QpDG)和无质粒型。QpHI为36kb,QpRS为39kb,QpDV为33.5kb,QpDG为51kb。每种质粒各有其特异序列,其DNA大部分是保守的。

Q热立克次体存在着抗原相的变异现象,因此适应不同宿主而表现出两相的抗原性,其中主要是脂多糖变异。I相立克次体毒力强,含有完整的抗原组分,具有光滑脂多糖I∶II相含粗糙脂多糖II,为弱毒株。

人类Q热的传染源主要为家畜,特别是牛,羊。所以我国Q热的暴发流行多发生在屠宰场,食品加工厂、皮革厂、农牧场等单位。资料表明除牛、羊外,其他家畜作为传染源的可能性也值得重视。犬可能因吞食病畜胎盘等或被野外蜱类叮咬而感染Q热。

四、q热立克次体感染是什么病

立克体病(rickettsiosis)是由一组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人类立克次体病可分为5大组:①斑疹伤寒组(含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斑疹伤寒);②斑点热组(含斑点热、马赛热、澳洲蜱型斑疹伤寒、立克体体痘症);③恙虫热组(含恙虫病);④Q热组(含Q热);⑤阵发性立克次体病组(含战壕热)。在我国已经发现的有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恙虫热和Q热。

立克次体病的共同特点是:①病原体在自然界中主要在啮齿类动物(鼠类)和家畜(牛、羊、犬)等贮存宿主内繁殖。虱、蚤、蜱、螨等吸血节肢动物为主要传播媒介。②特异的病理改变为广泛的血管周围炎和血栓血管炎。③主要临床特点是发热、头痛和皮疹(Q热除外),呈急性表现。④广谱抗生素有效。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各病之间有交叉免疫力。

我国的立克次体病主要有流行性斑疹伤寒、鼠型斑疹伤寒、恙虫病和Q热。

查看详情 >>
相关标签
传染科 其他疾病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