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知识
是否医保:否
易感人群:好发于儿童
患病比例:0.003%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贫血、 骨折
治疗常识
挂号科室:外科 骨外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愈率:70%
常用药品: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乳酸左氧氟沙星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温馨提示
重视个人卫生勤洗澡防止皮肤疮疖的发生。
一、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怎么治
1、病灶清除术为治疗慢性骨髓炎的基本方法。
(1)切口长度应以能完全显露死骨及感染骨为度。注意切勿损伤主要神经及血管。
(2)骨膜切开及剥离范围应按病骨及死骨大小和多少而定,不可剥离过多。
(3)彻底切除坏死组织、肉芽组织、窦道及瘢痕组织,摘除所有死骨,引流不畅的死腔应予打开,但不可过多切除正常骨质。
(4)如手术未遗留较大或较深的死腔,软组织条件好,可行一期缝合,并在髓腔内上下各放一根有侧孔的塑料管,分别作为冲洗和负压吸引用,术后用生理盐水或抗生素溶液冲洗7~10d,先后拔除冲洗管和引流管。如清除后有较大或较深的死腔遗留或软组织无法修补者,尚应同时进行消灭死腔或修复创面的手术,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肌瓣或肌皮瓣填塞术
适用于病灶清除后残留较大死腔者。应尽量选择邻近肌肉,但应避免采用肢体的主要屈伸肌,所用肌瓣不应过长,张力不宜过大。邻近无肌瓣可取时,可行吻合血管的游离肌瓣或肌皮瓣移植。
3、松质骨填塞术
在彻底清除病灶后,用髂骨片或其他松质骨填充死腔。此法易招致感染而失败,须慎重采用。一般多使用于局限性骨脓肿病灶清除后,或在病灶清除后局部骨质缺损多不植骨难以支持体重时。
4、含抗生素骨水泥充填术
清除病灶后将含抗生素的骨水泥珠充填,水泥珠可逐个拔出,也可在数月后一并取出后再进行植骨。
5、病骨切除术
身体某些部位(如腓骨中上部、髂骨翼、肋骨、尺骨远端等)的慢性骨髓炎,可将病变部分完全切除。
6、截肢术
创面经久不愈,肢体产生严重畸形、已发生癌变、肢体功能已大部丧失者可考虑作截肢术。
二、如何预防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预防注意
积极控制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对急性骨髓炎的预防首先应增加机体抵抗力,防止机体受到细菌侵袭。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营养,增强对疾病的认识能力。诸如疖、痈、急性扁桃腺炎已经发生,就应及早治疗,阻断细菌进入血液循环。
药物预防
1、外敷药物用金黄膏或露王膏外敷;也可用太乙膏掺红灵丹外贴。
2、西药用红霉素软膏外涂。
3、内服药则清火解毒利湿,用黄连解毒汤加减。以防止细菌的扩散。西药选用青霉素、红霉素、白霉素等。
4、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当,多发展为经久不愈的慢性骨髓炎。在急性期要适当治疗。
5、改善全身情况,控制感染与手术处理。由于重病长期卧床,尤其在血源性急性发作后。
6、除用抗菌约物控制感染外,应增进营养,必要时输血,手术引流及其他治疗。
三、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护理
1.心理护理
在对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则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帮其了解病情,给予安慰。
2.病情观察
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观察伤口情况。
3.患肢制动
石膏托或牵引固定息肢于功能位。可解除肌痉挛,缓解疼痛;防止炎症扩散;防止畸形和病理性骨折。
4.降温
体温高于39℃时,采取物理降温并预防高热惊厥。
5.全身支持
补液、纠正酸中毒、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L,保护心肌必要时少量多次输新鲜血。
6.抗感染
合理使用抗生素。体温下降、症状改善后,还要坚持用药2—3周,不可过早停药一般在体温正常后继续用药2—3周。
宜多吃动物肉、内脏、崐鱼等;宜多吃含钙量较高的食物,如豆类制品、虾皮、牛奶、鸡蛋等;宜多吃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利于伤口愈合,如西番莲、苹果等新鲜水果、新鲜蔬菜;宜多吃含胶元蛋白的食物,如猪蹄、动物蹄筋等。
四、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感染途径
进入骨骼途径
一般进入骨骼途径有三:
1、血源性:化脓性细菌通过循环在局部骨质发生病变,即为血源性骨髓炎。感染病灶常为扁桃腺炎、中耳炎、疖、痈等。患者大多身体衰弱,营养较差,过度疲劳或急性病后发生。外伤常为一诱因,病人有时有轻度外伤史,外伤有时决定发病部位,如局部轻度挫伤后可发生股骨或胫骨骨髓炎。
2、外伤性 系直接感染,由火器伤或其它外伤引起的开放性骨折,伤口污染,未经及时彻底清创而发生感染,即为外伤性骨髓炎。骨与关节手主时,无菌操作不严,也可引起化脓性感染。
3、骨骼附近软组织感染扩散引起,如脓性指头炎,若不及时治疗,可以引起指骨骨髓炎。
骨髓炎发生条件
骨髓炎的发生必须具备二个条件,即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同时存在。高度感染力的细菌侵入人体是外在因素,全身或局部骨骼的抗菌力降低是内在因素。以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为例说明其发生过程。在正常人的血液里有时有少数细菌侵入,但由于机体抵抗力而被消灭,如在机体抵抗力降低,并有感染病灶时,细菌可从病灶进入血液,机体未能将其全部消灭,细菌随循环可侵入骨骼。是否发生感染,要看当时机体对感染的敏感性,局部的抵抗力等条件决定。从解剖学上看,在长骨干骺端有很多的终末小动脉,循环丰富,血流较慢,利于细菌繁殖。细菌积聚愈多,毒力愈大,则消灭愈难,发生骨髓炎的机会也就增加。有的细菌如葡萄球菌,常积聚成团,在细小动脉内可形成栓塞,使该血管的末端阻塞,使局部组织坏死,利于细菌生长和感染的发生。临床上骨髓炎的发生常和外伤(扭伤、挫伤等)有关,局部损伤常为诱因,有利于细菌生长。
常见的发病情况
总之,血源性骨髓炎常见的发病情况有:①多发于营养不良,发烧初愈的儿童;②常有病灶如疖、痈、扁桃腺炎等;③骨髓炎常起于长骨干骺端;④男孩发病较多。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