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养生 > 部位养生 > 正文

变应性口炎的护理方法变应性口炎的发病原因

一、得了变应性口炎如何护理

第一,要谨记“药者毒也”,即药物可“治病”也可“致病”,不要一味迷信药物是万能,更不能随便乱用药,如果需要用药最好是在医师指导下,力求做到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和安全用药。

第二,要有药物过敏反应的常识和意识。在初次或再次使用同一种药物时,若出现发烧,皮疹伴痒感,或有突然发生的胸闷,心悸,头晕,出冷汗,恶心,呕吐等现象但原因不明时,应及时考虑药物过敏反应的原因并且请医生做出诊断和治疗。

第三,如果曾有对某种药物的过敏史,每次就诊前必须主动把药物过敏史告知医生,以免复发。

第四,在治病过程中,切忌用药过乱,过杂,同时用药剂量也不宜过大,同一种药物不宜使用过久。要注意药物的多价过敏和交叉过敏现象,比如,对青霉素过敏的人,禁忌口服阿莫西林,因为二者之间存在交叉过敏现象;另外,对氨基比林过敏的人,禁忌使用去痛片(索密痛),因为去痛片的主要成分便是氨基比林。第五,长期露天工作的人们要警惕药物所致的光敏反应,例如,某人服用磺胺类药物后又经强光照射,在手,足或头颈等裸露部位发生日光性皮炎或光毒性皮炎;那么,对于其他可致光敏反应的药物如灰黄霉素,奎尼丁,非那根,冬眠灵等也应慎用或最好不在露天工作期间。

二、变应性口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变应性口炎是过敏性体质的机体通过不同途径(如口服、接触或注射等)接触变应原所产生的,分为药物过敏性口炎和接触性口炎。

1、药物过敏性口炎

属I型速发性变态反应,但有的时侯也可表现为Ⅳ型迟发型变态反应。顾名思义,药物是本病发生的外因,而药物的种类、其中的杂质、给药途径、积聚作用及抗原性等诸多因素与本病的发生都有着一定的关系,但药物的抗原性是引起本病最重要的原因。药物大多数是小分子化学物质,属于半抗原,它必须与机体内蛋白质结合后变成全抗原时才成为变应原。首次使用药物后,一般不发病,当机体再次接触同一药物时,即可产生变态反应。一般在接触变应原后24~48h发病。

抗生素制剂、磺胺药制品、安眠镇静剂、解热镇痛类药等四大类是引发药物性皮肤-粘膜炎症反应最为常见的药物。临床问诊中,有的患者难以忆及有关致敏药物应用史,这可能因为有的药物虽名称不同,但其药物结构式是相似的,例如磺胺药物、普鲁卡因和对氨水杨酸几种药物中均含“苯胺“核心,因此,使用过磺胺者可在首次接触普鲁卡因时发生变态反应;又例如自然界中存在青霉菌,可使人致敏,故有时虽首次注射青霉素者亦发生了变态反应。

2、接触性口炎

属Ⅳ型变态反应,所接触物质本身对口腔粘膜本无刺激性,即有刺激性也很微弱,一般情况下不致引起损害,但对具有过敏体质的患者,此物质作为一种变应原,可引起变态反应而致病。

口腔科常见的致敏物质如自凝丙烯酸脂、牙托材料甲基丙烯酸甲脂、银汞合金;其它如泡泡糖和合成橡胶等。

三、变应性口炎有哪些典型症状

药物过敏性口炎的口腔粘膜损害常先于皮肤发生,有时也可同时发生。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可有一定的潜伏期,初次发作时的潜伏期稍长,复发者则缩短,有时可在24h内发病。

(1)口腔粘膜

发病于口腔粘膜时,患者首先感觉口腔局部灼热不适。口腔任何部位均可发生损害,如常见在唇、颊、舌、腭等处的粘膜上出现充血、水肿,若有水疱发生,由于言、食时的摩擦运动而迅速破溃成大小不等的糜烂面,并有渗出。此时,患者则感疼痛。

(2)皮肤

在皮肤处发病时,则好发于手足、颜面,出现红斑、丘疹等;如重复使用致敏药物,即在原部位出现圆或椭圆形红斑,边界清楚,数目不一定,还可能合并水疱,对此称之为固定药疹(fixeddrugeruption);有时,除固定部位外,亦可在新部位发疹。局部灼热、胀痒。一般持续1周左右,而后消退。

(3)眼部

发病于眼部时,常见为结合膜炎,表现为球结膜充血、胀痛不适,分泌物增多等。

(4)阴部

发病于阴部时,在生殖器、肛门等处也可出现红斑、糜烂等现象。

接触性口炎的症状出现较为缓慢,因为口腔粘膜接触到具有抗原性物质后,至少需几天才能在局部形成抗体,此时上皮已被致敏,随着抗原物质的吸收,在局部产生抗原抗体反应。但也有因为接触物刺激性大而潜伏期短的。常见发病部位为唇、颊、腭、牙槽和前庭粘膜。接触致病物质部位表现为炎症反应,轻重不等,一般表现为充血、水肿、发疱、糜烂、渗出,或有假膜形成。在舌部有明显肿胀时,舌缘则有牙齿压迫印痕。如果将致敏物质去除后,在一段较长时间内,炎症仍继续发展,并且可能夹杂感染,一段时间后逐渐愈合。

四、变应性口炎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变应性口炎的辅助诊断如下:

(1)斑贴试验

斑贴试验是测定机体变态反应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根据受试物性质配制适当浓度的浸液、溶液软膏或直接用原物作试剂,将试液浸湿4层1cm2大小的纱布,或将受试物置于纱布上,置前臂屈侧,其上用稍大透明玻璃纸覆盖,四周用橡皮膏固定48h取下试验物并检查结果

结果判定“-”阴性:受试部位无任何反应;

“±”可疑:皮肤出现瘙痒或轻微发红;

“+”弱阳性:皮肤出现单纯红斑、瘙痒;

“++”中度阳性:皮肤出现水肿性红斑、丘疹;

“+++”强阳性:皮肤出现显著红斑丘疹及水疱。

(2)嗜碱粒细胞脱颗粒试验

取家兔的嗜碱粒细胞加患者血清和可疑致敏物质之溶液混合一起孵育,如患者血清中有过敏性抗体IgE,则发生嗜碱粒细胞脱颗粒。数200个嗜碱粒细胞,如有30%以上细胞发生脱颗粒现象即为阳性反应。脱颗粒细胞的改变为细胞肿胀失去正常圆形,胞核清楚颗粒溶解消失或自细胞内溢出。此法简便、灵敏可靠,有助于确定I型变态反应。

(3)致敏物质的淋巴细胞转化率试验

取患者的淋巴细胞加可疑的致敏物质,并设对照组,观察淋巴细胞转化情况。转化细胞>50%(返祖细胞)即表示属阳性反应。

(4)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

取患者白细胞加可疑致敏物质,观察白细胞移动抑制情况。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外与特异抗原相遇,释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使巨噬细胞或白细胞移动受抑制时,为阳性反应。如实验组/对照组<0.8U,表示有抗原反应。本法亦可协助确定致敏物质。

变应性口炎 口炎 发病 药物过敏 过敏性体质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