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养生 > 幼儿保健 > 正文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护理措施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是怎么回事

一、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是什么意思

巨细胞病毒,简称CMV。是双链DNA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群,其形态与其他疱疹病毒相似,对宿主或组织培养细胞有明显的种属特异性,人类CMV仅能在人胚纤维母细胞中分离、培养。

其主要的传染源是由病人和不显性感染者可长期或间歇从唾液、泪液、宫颈分泌物、尿液、精液、粪便、血液或乳汁中排出此病毒。

巨细胞病毒感染是由巨细胞病毒引起的可分为先天性或后天性感染两种类型。多数成为唾液腺的不显性感染或慢性感染而长期存留。另一种是全身性疾病,称巨细胞病毒感染症,比较少见。

本病临床表现轻重不等,全身性巨细胞病毒感染主要发生于新生儿和幼婴期,如此时见到黄疸、肝脾肿大、皮肤瘀点、小头畸形颅内钙化等。应注意与弓形体病、败血症、先天性胆道梗阻、乳儿肝炎、全身性单纯疱疹、先天性白血病、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等鉴别。

智力低下,运动障碍、脑性瘫痪等症状一般在较大婴儿才能被发现。

二、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症状

巨细胞病毒分布广泛,其他动物皆可遭受感染,引起以生殖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脏疾患为主的各系统感染,从轻微无症状感染直到严重缺陷或死亡。而它的感染症状是会因感染途径不同而有所区别的。

巨细胞病毒先天性感染者有20%在出生时无任何症状,但也有出生后不久出现昏睡、呼吸困难和惊厥等,并于数天或数周内死亡。

围产期感染的婴儿绝大多数没有症状,只有少数在出生后3个月发生间歇性发热、肺炎和单核细胞增多症。其他症状有意识运动障碍、智力迟钝、肝脾肿大、耳聋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

成人的巨细胞病毒单核细胞增多症比儿童多见,主要表现为发热和疲乏。在发热1-2周后,血液中淋巴细胞绝对值增多,且有异形性变化、脾肿大和淋巴结炎等。

因输血所致的巨细胞病毒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发生于输血后3-4周,症状与一般的巨细胞单核细胞增多症相同,偶尔可发生间质性肺炎、肝炎、脑膜炎、心肌炎、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症等。

肾移植患者在术后2个月内几乎都会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50%-60%无症状,40%-50%的病人表现为自限性非特异性综合征。

艾滋病患者几乎都有巨细胞病毒感染,有广泛的内脏损害。

三、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检查

实验室检查:

具有下列任何1项即可诊断

1.分离出hcmv从尿液、血液唾液乳汁等组织中分离出hcmv。

2.检出巨细胞病毒除外其他病毒感染时,在受检组织细胞中见到典型的巨细胞病毒

3.血清特异抗体检测

(1)血清抗cmvigg从阴性转为阳性表明原发性感染。

(2)血清抗cmvigm:阳性结果表明hcmv感染;如同时有抗体cmv-igg阴性表明原发性感染;但新生儿产生igm能力差,因此即使感染了hcmv仍可出现假阴性。

4.特异的单克隆抗体检测:用特异的单克隆抗体从受检组织或细胞中检测到cmv抗原,表示hcmv活动从周围血细胞中查得cmv抗原又称为cmv抗原血症(cmvantigenemia)。

5.分子杂交或聚合酶链反应法:用分子杂交或聚合酶链反应法从受检材料中检出cmv-dna特异片段,表明cmv感染,可为潜伏感染或活动性感染。

其它辅助检查:

1.x线检查肺部呈间质性肺炎表现。

2.b超有肝脾肿大等改变。

3.脑电图异常波形。

四、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护理

 一、护理

(1)进行有意识的身体素质的锻炼。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及抗病能力,特别是育龄期妇女,以减少巨细胞病毒对胎儿的严重危害。

(2)对于孕妇或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免疫力低下等患者要注意保护,使她们远离传染源。

(3)注意环境卫生、饮食卫生。

(4)乳汁中巨细胞病毒阳性者,不应哺乳。

(5)免疫防治。尚在研究和探索中。

 二、饮食保健

适宜食物

常山,蛇蜕,瓜蒌,丁香

 忌吃食物

腌菜丝菜,芝麻叶,熟石膏粉(食用)

(1)进行有意识的身体素质的锻炼。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及抗病能力,特别是育龄期妇女,以减少巨细胞病毒对胎儿的严重危害。

(2)对于孕妇或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免疫力低下等患者要注意保护,使她们远离传染源。

(3)注意环境卫生、饮食卫生。

(4)乳汁中巨细胞病毒阳性者,不应哺乳。

(5)免疫防治,尚在研究和探索中。巨细胞病毒引起细胞内感染后,灭活疫苗无明显预防的作用。

(6)我国已生产出巨细胞病毒疫苗,对预防该病有效。

巨细胞病毒感染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 感染 新生儿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