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位置:首页 > 外科 > 普外科

腹主动脉血栓形成综合征

专题介绍饮食禁忌相关食谱相关文章
简介腹主动脉血栓形成综合征(Leriche Syndrome),又称主动脉分叉闭塞综合征,末端主动脉血栓形成综合征,渐进性主动脉末端部分血栓形成综合征,终末主动脉髂动脉闭锁综合征,慢性腹主动脉髂动脉阻塞,孤立性腹主动脉髂动脉病。 
医疗知识

基本知识

是否医保:

易感人群:无特殊人群

患病比例:0.0001%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动脉瘤

治疗常识

挂号科室:外科 普外科

治疗方式:手术治疗,介入治疗,药物治疗

治疗周期:30天

治愈率:47%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20000元)

温馨提示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

宜吃食材更多>>
1.宜吃活血化瘀的食物; 2.宜吃弱酸性的食物; 3.宜吃胶原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忌吃食材更多>>
1.忌吃过于油腻的食物; 2.忌吃过于咸味的食物; 3.忌吃收缩血管的食物。
腹主动脉血栓形成综合征 被我们忽略的一个疾病

一、腹主动脉血栓形成综合征的相关检查

1、多普勒超声有助于确定主髂动脉病变,往往需要禁食。

2、阶段动脉压有助于确定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确定闭塞病变的部位。

3、CT血管造影(CTA)及核磁血管造影(MRA)可作为确定诊断的依据,各有利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检查。

4、动脉血管造影

5、其他检查(1)内皮素-1检测内皮素-1(ET-1)是惟一由血管内皮合成和分泌的内素,ET-1有强烈的缩血管生物活性和刺激内皮细胞释放t-PA的功能,在人群分布中,老年人ET-1的血浆水平较人群为高可能是老年人易患血栓形成的因素之一。(2)凝血酶调节蛋白增高凝血酶调节蛋白或称血栓调节素是一种作为凝血酶之受体,存在于内皮细胞表面的单链抗凝糖蛋白,TM与凝血酶在内皮细胞表面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特异性地使蛋白C转变为活化蛋白C(APC),TM是反映内皮细胞受损的敏感的特异分子标志物之一,血浆或内皮细胞表面TM增高,表明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3)血小板检查包括血小板黏附,聚集性增高;血浆中血小板释放物含量增高,特别是α颗粒中特异蛋白质β血栓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增高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增高,血浆中α血小板致密颗粒的释放物5-羟色胺含量增高而血小板内浓度下降;血浆TXA2的代谢产物TXB2增高和(或)前列环素化时产物(6-酮-PGF1α)减低;都反应血小板被激活。

二、腹主动脉血栓形成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

 诊断

大多数通过仔细的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就可确定诊断,可结合超声、CTA及MRA检查,必要时行动脉造影术。每一项检查都有利有弊,在临床应用时,需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检查方法,以能确诊患者疾病为标准,不要盲目选择检查项目,或者每一项都采用,会导致医疗资源的两份,另外,在诊断时需与神经源性跛行、关节炎、大动脉炎等疾病鉴别,力求做出正确的诊断,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治疗

1、药物治疗针对跛行症状可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西洛他唑、前列腺素等改善症状,药物治疗需要具体选择。

2、外科手术治疗主髂动脉内膜剥脱术、主髂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股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腋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等。

3、血管腔内治疗介入技术的不断进展,腔内治疗已成为治疗腹主动脉血栓形成综合征的主要趋势,不仅可以使病人快速的恢复,也可以使治疗过程变得简单。

三、静脉血栓的并发症

(一)肺栓塞肺栓塞是指肺动脉或其分支被栓子阻塞所引起的一个病理过程。其诊断率低误诊率和病死率高。据文献报道,美国每年发生肺栓塞65万人,死于肺栓塞者达24万人了;英国统计每年发生非致命肺栓塞4万人,因肺栓塞致死的住院患者2万人左右。有学者认为80%~90%的肺栓塞栓子来源于下肢静脉血栓,尤其是在溶栓治疗过程中栓子脱落的几率更高,大的栓子可导致患者在几分钟内死亡。有报道称髂股静脉血栓引起肺栓塞的死亡率高达20%~30%。肺栓塞典型症状为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三大体征。为肺啰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奔马律,因此,临床上肺栓塞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目前临床上预防肺栓塞多采用腔静脉滤器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是一种金属丝制成的器械,通过特殊的输送装置放入下腔静脉,以拦截血流中较大血栓,避免随血流进入肺动脉,造成致死性肺栓塞。但安置滤器可发生滤器移位阻塞出血等并发症,且费用较高,故临床上要严格掌握其适应症以下情况可考虑安置滤器:①DVT禁忌抗凝治疗或抗凝治疗有严重出血并发症②抗凝治疗仍有肺栓塞者③动脉血栓摘除术或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④首次肺栓塞后残留DVT⑤广泛大面积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下腔静脉滤器置入途径应选择健侧,若双侧髂股静脉血栓,则应选择经右侧颈内静脉置入。

(二)出血溶栓治疗中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出血,特别应警惕胃肠道颅内出血,因此溶栓治疗前应检查血型血红蛋白血小板及凝血功能;药量的调整通常以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维持在正常值的2~2.5倍为宜。溶栓过程及溶栓后应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出血倾向,如血管穿刺点皮肤牙龈等部位观察有无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有无腹痛黑便等情况;如有穿刺部位出血,可压迫止血严重的大出血应终止溶栓,并输血或血浆对症治疗。对于出血性并发症,应指导病人自我观察及预防,如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皮肤粘膜出血出现黑便等,嘱病人不用硬尖物剔牙挖鼻孔耳道,勿用力咳嗽以免引起咯血;选用软毛牙刷刷牙,动作轻柔,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创伤;饮食宜清淡宜消化,以免食物损伤消化道,多次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是最常见最重要的并发症,在血栓的机化过程中静脉瓣膜遭受破坏,甚至消失或者黏附于管壁,导致继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即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是发生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数月至数年,主要表现为下肢慢性水肿疼痛肌肉疲劳(静脉性跛行),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皮下组织纤维变化,重者形成局部溃疡,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有报导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遵照医嘱,出院后穿弹力袜,口服抗凝药物(如拜阿司匹林100mg(/次·天))3个月至半年,避免久站久坐,休息时抬高患肢,一般很少发生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对于已发生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患者,若有瓣膜关闭不全的可采用瓣膜修补术,手术时操作应轻巧,避免损伤静脉。术中用脉冲电极刺激小腿肌肉增加收缩促进回流,术后鼓励病人足和趾经常主动活动,均取得满意疗效。

四、静脉血栓的治疗

1.治疗目的:为防止血栓进行性蔓延、消除水肿、预防肺栓塞发生。方法是卧床,抬高患肢并避免患肢活动,应用湿热敷,待疼痛消失及体温脉搏恢复正常后2周左右即可下床活动。用弹力绷带缠肢3~6个月,能有效减轻下肢水肿。

2.抗凝治疗:肝素和双香豆素类药物在治疗及预防上都有价值,不仅能防止已形成的血栓继续增长,而且能阻止身体其他部位新的血栓形成。应用抗凝剂时,必须定期监测凝血时间和血中凝血酶原含量,评估疗效,防止出血。在发病10天内,可应用人纤维蛋白酶原激活物,同时结合抗凝剂,促使血栓溶解。

3.其他:对于股青肿、股白肿等病情较重及病史不超过7天的患者,可考虑手术取栓,减轻血栓后导致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综合征。对于有抗凝禁忌证无法规律抗凝,或规律抗凝下仍复发血栓,在此基础上发生肺栓塞风险大的患者可考虑下腔静脉植入滤器来防止致命性肺栓塞风险。

查看详情 >>
普外科 其他疾病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