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心脏病 > 心脏病常识 > 正文

青少年晕厥警惕是心脏病

心脏病不仅仅是中老年人易患的疾病,青少年也是有可能患有该种疾病的,但是往往由于家长认为孩子年龄较小,不存在患有心脏病的可能而耽误治疗,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青少年晕厥警惕是心脏病这类症状。

晕厥是儿童比较常见的症状。晕厥最常见的原因是血管迷走性晕厥或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心源性晕厥虽然不是常见引起晕厥的原因,但后果严重甚至会造成死亡。我们有一例病人反复晕厥4-5年,在外院做了很多检查未能明确诊断,我们根据心电图诊断为先天性长QT综合征,服用心得安后未再发作。所以对与运动有关的晕厥,一定要做心电图排除心脏疾病。

一、心源性晕厥的临床特征

心源性晕厥的患者前驱症状多不明显,发作一般与体位无关。多有摔伤甚至大小便失禁的情况。心源性晕厥多发生在应激或劳累时,已知患儿有心脏结构异常,心律失常病史或家族中有猝死者均提示心源性晕厥可能。患儿晕厥时伴有面色苍白、发绀、呼吸困难;心率和心律明显改变;伴有抽搐;伴有水肿、杵状指者提示心源性晕厥。所有与运动或劳累有关的晕厥必须做心电图。病史体检、心电图能提供心源性晕厥和猝死危险性的初步估计,并且是判定患儿是否需要住院的基础。病史体检心电图未提示心源性晕厥者,超声心动图很少有意义。但对与运动有关的晕厥;游泳时出现的晕厥;有心脏杂音,有猝死或心肌病家族史者,应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晕厥与运动有关者,运动试验,心电图和血压监测有意义。

二、心源性晕厥的病因

儿童心源性晕厥主要见于严重心律失常、心脏排血受阻及心肌缺血性疾病等,如阵发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颤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主动脉瓣狭窄、先天性心脏病某些类型、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急性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等,最严重的表现为阿-斯(Adams-Stokes)综合征。

(一)心律失常

1.缓慢性心律失常:

窦房结功能障碍临床可表现为晕厥,体检发现心动过缓,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方法,常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缓慢的逸搏心律、缓慢心律失常和快速心律失常交替和心房折返性心动过速。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为P波与QRS波群无关,心室率慢于心房率。预后取决于阻滞部位,远端阻滞预后较差。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预后相对较好,后天获得者主要病因为心肌炎或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预后不佳,常需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

2.快速性心律失常:

阵发性心动过速由于引起心输出量的突然下降可导致晕厥,其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引发晕厥最常见,特别是存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等)。儿茶酚胺相关性室性心动过速可因情绪激动、运动等诱发室速而出现晕厥。心房纤颤合并预激综合征可引起极快的心室率而诱发晕厥。

3.长QT综合征:

心电图上显示有QT间期延长,晕厥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对于运动或情绪激动所致晕厥,特别是在游泳时发生的晕厥,应考虑此病的可能。1/2病人可能有家族史。研究表明晕厥是由于尖端扭转室速所致,尖端扭转型室速可自行终止,也可发展为室颤,如不治疗,晕厥可反复发作导致死亡。

(二)血流排出受阻

1.左室流出道受阻:

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当活动增加或用力、激动时,周围血管扩张而心排血量受限不能满足脑供血要求而导致晕厥。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等由于心室肌和主动脉瓣下室间隔显著肥厚,舒张期室间隔厚度与后壁之比大于或等于1.3,心室腔变小,直接阻碍心室血充盈和流出,使心排血量下降出现晕厥。

2.右室流出道受阻: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活动或用力时多发,右室排血急剧受限,左心室排血量急剧下降致晕厥。患儿查体可以发现杂音,心电图表现右心室肥厚,胸片见肺动脉段膨隆,超声心动图可见右心房大、右心室肥厚扩大,肺动脉增宽,三尖瓣反流、肺动脉瓣反流,并可测定肺动脉压力诊断肺动脉高压。

(三)心肌病变和先天性心脏病

1.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畸形或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可继发心肌梗死,重症心肌炎也可有大片心肌坏死,严重心功能不全从而导致脑缺血出现晕厥,更多见的是由于并发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而出现晕厥。心电图可见ST段抬高,T波低平、倒置,异常Q波。

2.缺氧发作:

法洛四联症小儿在肺动脉漏斗部狭窄基础上突然发生该处肌部痉挛,引起一时性肺动脉梗阻,脑缺氧发作。多见于婴儿,发生的诱因为吃奶、哭闹、情绪激动、贫血、感染等。表现为阵发性呼吸困难,严重者突然晕厥、抽搐,甚至死亡。

作为家长一定要对青少年多加关心,一旦发现孩子有我们文中提到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带着孩子就医,切勿耽误病情。

心脏病 青少年 晕厥 心脏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