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养生 > 四季养生 > 正文

继发性脉络膜黑色素瘤发病机制是什么 脉络膜黑色素瘤如何诊断鉴别

一、继发性脉络膜黑色素瘤发病机制是什么

继发性脉络膜黑色素瘤发病机制是什么 脉络膜黑色素瘤如何诊断鉴别

肿瘤大多数始发于脉络膜大血管层。关于瘤细胞的起源,一般认为有2种可能,一种来自睫状神经鞘膜细胞,即Schwann细胞;另一种来自葡萄膜基质内成黑色素细胞(stromalmelanoblast),也就是一般所称的色素携带小胞(chromatophore)。前者的发生率高,约占全部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的4/5,后者则仅为1/5。在致瘤因素作用下导致脉络膜内黑色素细胞产生恶性转变而形成瘤样结节。

脉络膜黑色素瘤是成人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眼部群体发病率为0.02%~0.06%。国内的发病率仅次于发生在儿童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居眼内肿瘤的第2位发病部位:以脉络膜多见,占78%~85%;其次为睫状体,占9%~12%;虹膜占6%~9.5%。眼别:左右眼相近。多为单眼发病,双侧罕见。种族:有色人种与白色人种患病率之比为1:165~1:250地理环境:北美发病最多,欧洲次之亚洲及拉丁美洲较少非洲少见。发病年龄与性别:发病年龄报道最小为7个半月,最大70岁,平均40~50岁,而51~60岁为好发年龄男性稍多于女性,约占56%。神经纤维瘤病、痣及先天性眼黑色素沉着病可促发本病。

二、脉络膜黑色素瘤如何诊断鉴别

继发性脉络膜黑色素瘤发病机制是什么 脉络膜黑色素瘤如何诊断鉴别

肿瘤在周边部者,可以因为无视力异常而易被忽略,发生于后颈部或虽在周边部,但已波及后颈部者,可以有眼前闪光、视物变形、视物变小、中心暗点、视野缺损等症状。视力障碍程度因视网膜受损害程度而异。

眼底改变:局限性者早期可以看到眼底有局部隆起,视网膜上可看到灰白色~青灰色~棕黄色~黑褐色的扁平形肿块。一旦肿瘤突破玻璃膜进入视网膜下将出现视网膜脱离,最初为实性脱离,呈半球状,蘑茹状,周围境界清楚,周围视网膜有皱纹出现,晚期视网膜脱离显著扩大。弥漫性者早期眼底无明显高起,由于玻璃膜大多完整,视网膜很少受影响,所以眼底有时仅有数个陈旧性视网膜脉络膜病灶,很易被忽略。视网膜脱离的程度与肿瘤的大小及发育时期不一定平行,而原则上没有裂孔。

眼压:开始时正常或偏低,随着肿瘤的增大,晶状体、虹膜被肿瘤推向前,阻塞前房角,引起房水循环障碍,眼压升高,发生继发性青光眼

炎症:因肿瘤组织毒素的刺激,可以发生葡萄膜炎及视神经炎等。

血管:在增大的肿瘤头部有时可以隐约地看见瘤组织内有扩大的血管。有时可以出现自发性球内出血。

眼外转移:由于肿瘤增大可侵蚀巩膜之薄弱处,如沿巩膜上的血管、神经导管等向球外转移到眼眶内致眼球突出,进而侵犯邻近组织。

全身转移:多为血行转移,常见于肝脏、皮下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肺、脏、胃、骨髓等。

三、脉络膜黑色素瘤如何治疗

继发性脉络膜黑色素瘤发病机制是什么 脉络膜黑色素瘤如何诊断鉴别

手术疗法

最主要是早期诊断,及时摘除眼球,摘除时,视神经要尽可能剪长一些,因肿瘤有可能沿视神经蔓延,如眶内组织被肿瘤波及则应作眶内容剜除术。对位于虹膜及睫状体者,可行虹膜切除术及虹膜状体切除术。统计眼球摘除者更容易加快肿瘤转移,而且随访结果显示,不手术者的生存率并不低于手术,者因此主张对一眼因其他原因已失明时,建议暂不手术,给于免疫治疗。

非手术疗法

1、免疫疗法:脉络膜黑色素瘤与免疫有关,可用特异性黑色素瘤转移因子、基因工程黑色素瘤单克隆抗体及其生物*,细胞因子(rIL-2rIFNrTFN等)、TIL、LAK细胞等进行攻击;也可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使肿瘤局限,甚至消失。其他免疫增强剂,如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酵母多糖、茯苓、猪苓、灵芝、多糖左旋米佐等都有增强免疫作用。

2、其他非手术疗法:放射疗法、光凝疗法、光化学疗法、透热疗法、冷凝疗法及化学疗法等均不够确切。

四、脉络膜黑色素瘤如何预防

继发性脉络膜黑色素瘤发病机制是什么 脉络膜黑色素瘤如何诊断鉴别

影响脉络膜或睫状体黑色素瘤预后的因素较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肿瘤体积、瘤细胞类型、巩膜外有无扩散及肿瘤前缘位置。

1、肿瘤体积体积较小的肿瘤预后较好;体积愈大,预后愈差。瘤体基底部与巩膜接触范围的宽度比瘤体隆起高度更为重要。与巩膜接触面愈广,愈容易向眼外扩散或发生全身转移。

2、瘤细胞类型梭形细胞型黑色素瘤预后较好,5年存活率为84%;混合细胞型和坏死型黑色素瘤预后较差,5年存活率为50%左右;上皮样瘤细胞型黑色素瘤预后最差,5年存活率低于30%。

3、巩膜外扩散脉络膜或睫状体黑色素瘤经巩膜或角巩膜侵犯至巩膜外者预后较差。此类病例易局部复发或全身转移,病死率高。

4、肿瘤前缘位置当瘤体前缘靠近睫状体部位时,其预后较差。这可能因为睫状体血管丰富,睫状肌运动亦会增加瘤细胞经血管转移的机会。此外,由于睫状体和脉络膜周边部的肿瘤部位比较隐蔽,且早期无明显症状,早期诊断比较困难。

脉络膜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 发病 葡萄 恶性黑色素瘤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