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养生 > 食疗养生 > 正文

黄酒的功效作用 黄酒的家常做法

一、黄酒的选购方法和品味

选购方法

1.应在正规的大型商场或超市中购买黄酒产品。这些经销企业对经销的产品一般都有进货把关,经销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有保证。

2.选购大型企业或有品牌的企业生产的产品,这些企业管理规范,生产条件和设备好,产品质量稳定。

3.选购时可从产品名称、含糖量来判别产品的类型,以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黄酒种类。

4.黄酒产品执行的国家标准为:GB/T13662、GB17946等。

5.酒液应呈黄褐色或红褐色,清亮透明,允许有少量沉淀。

黄酒品味

1.要鉴赏品尝黄酒,首先应观其色泽:须晶莹透明,有光泽感,无混浊或悬浮物,无沉淀物泛起荡漾于其中,具有极富感染力的琥珀红色。

2.其次将鼻子移近酒盅或酒杯,闻其幽雅、诱人的馥郁芳香。此香不同于白酒的香型,更区别于化学香精,是一种深沉特别的脂香和黄酒特有的酒香的混合。若是十年以上陈年的高档黄酒,哪怕不喝,放一杯在案头,便能让人心旷神怡。

3.如此二步前奏,则品尝的欲望陡升。用嘴轻啜一口,搅动整个舌头,徐徐咽下后美味的感受非纸上所能表达。如此轻啜慢咽,且不豪饮赌胜,敢保证3~5次下来,如果能适量饮用,不致头晕乃至醉倒,便再也不肯放弃这杯中之物。

二、黄酒的保健功能

1.在中医处方中,常用黄酒来浸泡、炒煮,蒸炙各种药材,借以提高药效。因此,黄酒是调制各种中成药(丸、散、膏、丹)的重要辅助剂。体草纲目》中详细记载了69种药酒,这69种药酒均以黄酒制成,可以说这是我国最早的配制酒。所以《汉书食中说:“酒,百药之长。”(中农本草经》中对酒的药用更有具体解释:“大寒凝海,惟酒不冰,明其热性,独冠群物。药家多须以行其势。”就是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因无法找到其他可以替代的东西,许多中药仍以黄酒泡制。

2.药补方法很多,如浸黑枣、胡桃仁,不仅补血活血,且能健脾健胃,是老幼皆宜的冬令补品;浸泡龙眼肉、荔枝干肉,于心血不足、夜寝不安者甚有功效;酒冲鸡蛋是一种实惠的大众食补吃法;浸PAP鱼,清汤炖服,哺乳妇女的乳汁即能明显增加;产后恶露未净,用红糖冲老酒温服,不但补血,且能祛恶血;阿胶用老酒调蒸服用,专治妇女畏寒、贫血之症。

3.饮用温和的黄酒可以开胃。因为黄酒含有的有机酸、维生素等物质,都具有开胃的功能,能刺激、促进人体腺液的分泌,增加口腔中的唾液、胃囊中的胃液以及使鼻腔湿润,这样就可增进食欲,并能保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有这样的体会,一边饮酒,一边吃菜,食欲数小时不减;只吃菜,不喝酒,食欲会较快地消失。

三、黄酒家常菜谱

东坡肉

食材:猪五花肉,生姜,小葱,酱油,绍兴黄酒,白糖等

步骤:五花肉煮熟之后切成方块,沙锅内放入葱,姜块垫底,五花肉皮朝下放在葱姜上,加入酱油,白糖,黄酒,葱结,加盖先用旺火烧开,再用微火焖2小时,再将肉块装入陶罐,加盖,以桃花纸密封,上笼蒸透即成。

清蒸螃蟹

食材:螃蟹,1000克,黄酒15克,姜末30克,酱油20克,白糖,味精各少许,麻油15克,香醋50克

步骤:①将螃蟹用清水流净,放在盛器里;

②将姜末放在小酒碗内,加熬熟的酱油、白糖、味精、黄酒、麻油搅和。另取一小碗,放醋待用;

③将螃蟹上笼,用火蒸15-20分钟,至蟹壳呈鲜红色,蟹肉成熟时,取出。上桌时随带油调味和醋。

黄酒鸡

材料准备

1、三黄鸡

全身羽毛黄色密布,公鸡颈羽呈金黄色,主翼羽红夹杂黑色,尾羽为黑色,母鸡主翼羽半黄半黑,尾羽为黑色,颈羽夹杂斑点状黑灰色羽毛。喙为黄色,单冠,公鸡冠较高,冠齿5~7个。冠与肉垂呈鲜红色,眼睑薄,虹彩呈桔黄色,耳色淡黄。胫、爪呈黄色,无羽毛。体型紧凑,体态匀称,小巧玲珑,背平直,翅紧贴,尾羽高翘,状如“元宝”。头大小适中。

2、客家糯米酒

客家人的生活离不开糯米酒,甚至会把糯米酒珍藏一段时间,让酒成深黄色,储藏得法的话,黄酒是醇甜的。喝或做菜都行。客家人有人坐月子的,会用糯米酒煮肉类,让产妇吃了身段恢复更加快,还能去风,坐月子是不能进风的,所以客家人会在准妈妈还没生的前几个月,制作30斤以上的糯米酒,吃不完的通常会把糯米酒另外保存,放到长达一年以上。

3、姜片、盐、油等

制作过程

1、新鲜土鸡一只,让店家宰好拔毛,回家洗净斩块

2、烧锅热点油,鸡肉含有脂肪,油不要多放,把姜丝爆香,把鸡肉放入炒,加一茶匙半盐,喜欢红枣味的就加入去核红枣一起炒。(如果是比较寒气的产妇吃的话,可以爆炒的时间久点)

3、炒到没有血就倒入一碗水,继续用中火煮到快收干汁,糯米酒要入到几年成黄酒的。

4、当鸡肉都到收干汗到四分之一时,加入三汤勺的黄酒,看个人口味加,喜欢浓郁的加五汤勺以上(酒力不好的人就要小心了,容易醉)。

5、煮5-10分钟即可(煮的时间越长,黄酒将变的越甜)。

四、黄酒起源的传说

1酒星造酒

中国民间流传黄酒是天上的酒星酿造的,人们把酒星当作酿酒的天神。宋代窦革在《酒谱》中就有这样的说法:“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也不乏咏酒的篇章。《后汉书?孔融传》有“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人着旨酒之德”之说;李贺《秦王饮酒》诗中有“龙头泻酒邀酒星”之慨;皮日休《酒中十咏并序?酒星》有“谁遣酒旗耀,天文列其位”之咏;陆龟蒙《奉和袭美酒中十咏并序?酒星》有“不独祭天庙,亦应邀客星”之诚等等。这也许仅仅是诗人的形象思维而已。

天上“酒旗星”确实存在,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现代天文学家通过宇宙光谱分析发现,宇宙外层空间存在着酒精分子。这些酒精分子是从地球上挥发上去的还是其他星球上形成的?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

2房县黄酒

“房陵黄酒”历史悠久,古代曾称为“封疆御酒”、“帝封皇酒”。有史料记载,绍兴黄酒最早产于公元前492年越王勾践时期,而“房陵黄酒”早在公元前827年西周时期已成为“封疆御酒”。闻名天下的《诗经》作者尹吉甫是房陵人,楚王派太师尹吉甫作为使者向周宣王进贡,尹吉甫带了一坛房陵人自产的“白茅”(黄酒)献给周宣王,宝物呈上殿开坛满殿香,周宣王尝了一口,大赞其美,遂封为“封疆御酒”。并派人把房陵每年供送的“白茅”用大小不等的坛子分装,依“白茅”封疆土,奖诸侯。房县黄酒兴盛于唐代,武则天废中宗李显,贬为庐陵王,流放于房陵。在房陵居住十四年,随行720名宫廷匠人对房县民间酿方进行改进而成。李显登基后,封房县黄酒为“黄帝御酒”,故又称“皇酒”。房县黄酒属北方半甜型,色玉白或微黄,酸甜可口。黄酒在当地人一年四季常备不缺,婚、丧、嫁、娶必不可少。

黄酒 补血活血 产后恶露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食物与运动热量消耗转换更多运动>>
相关菜谱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