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养生 > 幼儿保健 > 正文

5个安全守则保护宝宝健康成长,宝宝大便里隐藏着健康小秘密,正确洗手健康宝宝

一、5个安全守则保护宝宝健康成长

宝宝的健康安全成长,是每对父母的心愿。在生活中,如何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呢?首先咱们要熟悉5个安全守则。

安全守则1:根据宝宝月龄进行对应大动作发育

有时候,为了让宝宝更快学会坐爬走,有家长会让宝宝提前适应坐起、爬行和走路。其实这对宝宝的骨骼发育并不好。比如,宝宝至少要到3-4个月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头部,因此在此之前抱宝宝都要用手撑住他的头部,防止受伤。

安全守则2:食物要切碎适宜吞咽

给宝宝吃的食物一定要注意粗细。比如美国儿科学会就建议,为了防止异物窒息,葡萄和小香肠要切成两半吃,直到宝宝4岁。

安全守则3:危险的玩具要远离

小宝宝总喜欢把到手的东西往嘴里塞,为了宝宝的安全,要把容易引起异物窒息的小玩意放到宝宝够不到的地方。当宝宝3岁左右的时,宝宝若不会再把玩具放到嘴里,那么可以尝试着可以给他玩小的玩具。但是玩的时候,爸爸妈妈们要在旁边做好监督。在选购玩具的时候,也要根据玩具标签上的年龄建议进行选择,且要注意玩具的细节,比如玩具是否有很多小零件,小零件是否容易脱落,颜色是否容易脱落等等。

安全守则4:落差大的地方要增加防护栏

宝宝喜欢探索世界,即使睡觉的时候也不会固定在一个位置,这个时候要帮宝宝做好保护措施,比如床上要增加防护栏,楼梯底部和顶部安装防护门,窗要增加防打开设计的小物等等。

安全守则5:睡眠环境不要有太多杂物

宝宝睡觉的地方不适合放太多的毛绒公仔或是其他被褥,以防夜晚睡觉出现异物窒息的情况。

二、宝宝大便里隐藏着健康小秘密

添加辅食后,大便的颜色会有所改变,往往会受到所吃辅食颜色的影响。比如吃胡萝卜就会有胡萝卜色的便便,吃绿叶菜就可能呈绿色。不过,米粉等辅食不会影响便便的颜色。

如果宝宝吃较多的蔬菜、水果,便便就会比较松散。如果吃较多的鱼、肉、奶、蛋类等蛋白质较高的食物,便便就会比较细密,也比较臭。

但如果宝宝的大便出现下面这些情况,爸妈们就要重视了,最好是带孩子去检查一下。

宝宝大便异常的6种常见情况

●血样大便

便便是红色或者黑褐色,大便中夹杂着血丝或是血块。如果排除了因服用铁剂或是进食了大量含铁食物造成的假性便血,则可能提示宝宝可能是患有细菌性痢疾或其他病原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

●水便分离

粪便中水分增多,呈汤样,水与粪便分离,而且排便的次数和量有所增多。多见于肠炎、秋季腹泻等疾病。

●油性大便

粪便呈淡黄色,液状,量多,像油一样发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样可以滑动。这表示食物中脂肪过多,多见于人工喂养的婴儿,需要适当增加糖分或暂时改服低脂奶等。

●豆腐渣样

便便为黄绿色带粘液的稀便,有时呈“豆腐渣”样。这可能是霉菌性肠炎,患有霉菌性肠炎的宝宝同时还会患有鹅口疮,如果孩子有上述的症状,需到医院就诊。

●蛋花汤样

黄色,水分多、粪质少,每天大便5~10次,含有较多未消化的奶块。多提示为消化不良或者是细菌性肠炎。

●深棕色水样

如果同时伴有大量泡沫、明显酸味,则有可能是淀粉摄入过多,糖类不消化。建议去医院先排除肠道感染可能,再调整宝宝饮食。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便秘和腹泻?

由于小宝宝的肠胃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妈妈哪怕稍微改变下ta们的饮食或者调整下喂养方式,都有可能造成宝宝排便情况发生变化,但很多时候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便秘或腹泻。

三、宝宝舌头的健康信号

宝宝去医院看病,医生常常会通过观察宝宝的舌头来判断病因。宝宝舌头的颜色、性状、厚薄等,其实都是宝宝健康的“晴雨表”。小舌头有大学问,它可以提示宝宝的健康状况。(关注*订阅号:朵妈亲子时光,聊聊亲子育儿那些事)

 正常情况下宝宝的舌头是怎样的?

舌头上面的舌苔真正的成分是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血细胞等,这些物质共同形成一层白色薄膜覆盖在舌头上。由于宝宝的咀嚼和吞咽动作,以及唾液、饮食的冲洗,因此正常情况下,宝宝的舌体应该是舌体柔软,淡红润泽,伸缩活动自如,舌面有干湿适中的淡淡的薄苔,且口中没有气味。

宝宝舌头健康“晴雨表”

一、舌头有一层厚白垢物:积食

舌苔由少变多、由薄变厚,变成一层厚厚的白垢物;舌边舌尖由淡红变红,而且舌边有齿印,说明宝宝的消化情况不良,胃肠积滞有宿食。

◆对策:

1.调整宝宝的饮食,辅食应选择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面汤、面条等。

 2.适当控制进食的量。宝宝进食过多,肠胃负担不起,于是会出现积食的情况。这里要记住,宝宝的饮食要以营养均衡作为首要标准,而不是进食的量。

3.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加强排便反射形成。饮食、消化、排便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互为因果的。

 二、舌头发红,舌苔较少:发烧

宝宝体温升高时,舌头就会呈绛红色;而舌苔较少则表明病初起,胃气未伤;舌苔发干、舌头经常伸出口外表明宝宝体内非常缺水。

◆对策:

 1.及时确诊,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口服退热药退烧。

2.避免冷风直吹,解开衣服散热。

 3.多给宝宝喝水,促使宝宝排尿,以增加散热。

三、舌头光滑镜面红舌:抵抗力低下

如果宝宝反复感冒、经常发烧、食欲不好或有慢性腹泻,且舌质绛红如鲜肉,舌苔全部脱落,舌面光滑如镜子(医学上称之为“镜面红舌”),则表明宝宝的抵抗力比较弱。

◆对策:

1.坚持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质,能增加宝宝机体免疫力及抗病能力,可防止宝宝受病毒的侵入而生病。

2.对于出现镜面红舌的孩子,千万不要认为孩子体质弱就该大补,或多吃肥甘油腻食物,而应该吃新鲜易消化的肉类和蔬菜。

3.给宝宝做肉类辅食时,可以将肉类蒸熟、捣成肉末,避免做得过于油腻、上火。

四、舌苔由白转黄:内热重

中医认为黄苔主里热症,舌苔薄黄干燥,表明人体有内热的情况,但还不是很严重;如果舌苔呈黄色,并且出现有裂纹,则表内热过重。内热过重的宝宝通常还伴有大便干燥,口气过重的情形。

◆对策:

1.坚持母乳喂养,因为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既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又不会“上火”。

 2.内热重的宝宝可以多吃些清火的蔬菜水果,如梨、白萝卜、白菜、莲藕、百合等。

 3.保持大便通畅。肠道是人体排出废物的通道,肠道通畅有利于体内毒素的排出。因此,可以多给宝宝吃苹果芹菜、西瓜、香蕉等水果,红薯泥、玉米泥等也可以常吃,粗粮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促进排便。

五、出现麦粒大小的白点:溃疡

宝宝的舌头上出现麦粒大小的白点,呈圆形或椭圆形,溃疡面微凹,周围充血呈红晕状,可有自发性疼痛或因食物刺激后产生疼痛,这是宝宝舌头溃疡的表现。

◆对策:

1.宝宝舌头溃疡多由缺乏维生素B引起,可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复合维生素B、核黄素等治疗。

2.此外可以给宝宝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猪肝、鸡肝、香菇、蛋黄、绿叶蔬菜、小米等。

3.让宝宝多喝水,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大便通畅,即可在短时间治愈口腔溃疡

 六、斑驳不平地图舌:消化功能紊乱

如果宝宝出现舌体淡白、舌苔出现不规则的红斑,并可扩大融合,似“地图”状,那就表面宝宝可能存在消化功能紊乱的情况。有“地图舌”的宝宝往往容易挑食偏食、且睡眠不稳、容易哭闹,体型消瘦。

◆对策: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正餐之前少吃其他食物,让宝宝有饥饿的感觉。此外也可以让宝宝养成在餐桌和大人一起吃饭的习惯,培养宝宝吃饭的兴趣。

2.多吃新鲜应季的水果和蔬菜,少吃或避免吃加工腌制的食品。

3.防止偏食、挑食,以免胃肠功能发生紊乱和营养不良。

4.口腔内的某些细菌可能会引起地图舌。因此,要仔细检查孩子的牙齿、扁桃体以及颊黏膜有无感染,一旦发现要及时治疗。(关注*订阅号:朵妈亲子时光,聊聊亲子育儿那些事)

“观舌以窥全身”,观察宝宝的舌头可以了解到宝宝现在的健康状况,但是临床上要和其他诊断方法结合,才能正确诊断病情。妈妈只要经常留心,宝宝生长发育、身体健康自然棒棒滴!

四、正确洗手健康宝宝

“病从口入”人人皆知,然而病从口入的媒介是手,因此注意手的卫生是预防疾病从口入的重要环节。春季是传染病的高发期,阳光园借机举办了一次洗手操考核,小班是洗手操律动展示,中大班是洗手六步法会说会做,来增强幼儿讲究卫生的意识,养成好习惯。

洗手操考核正式开始,由崔院长讲述了洗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对我们身体健康的影响。第一遍由各班老师带领幼儿做,第二遍由万莎老师带领幼儿做洗手操,最后一遍由幼儿自己操作。一遍又一遍深入幼儿内心,反复记忆,加强对洗手重要性的认识,熟记于心

那么,怎么样正确洗手呢

第一步,洗手心。双手手心相互搓洗(双手合十搓)。

第二步,洗手背。双手交叉搓洗手指缝(手心对手背,双手交叉相叠,左右手交换各搓洗)。

第三步,洗指缝。手心对手心搓洗手指缝(手心相对十指交错,搓洗)。

第四步,洗指尖。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指尖放于手心相互搓洗)。

第五步:洗拇指。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相同。

第六步:洗手腕。指尖摩擦掌心或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转动搓洗,左右手相同。

洗手 宝宝 细菌性肠炎 细菌性痢疾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