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养生 > 中医养生 > 正文

茵陈的概述,茵陈的功效与作用,茵陈的副作用和禁忌,茵陈食用方法

一、茵陈的概述

茵陈是一种菊科植物。

茵陈蒿经冬不死,春则因陈根而生,故名因陈或茵陈。

至夏其苗则变为蒿,故亦称茵陈蒿。

《本草拾遗》云:“虽蒿类,苗强,经冬不死,更因旧功而生,故因陈,后加蒿字也。”

嫩苗可作菜蔬,洪舜俞《老圃赋》云:“酣槽紫姜之掌,沐醯茵陈之丝。”

李时珍云:“今淮扬人二月二日犹采野茵陈苗和粉作茵陈饼食之”。

中国民间现尚有以米粉作茵陈糕、团的习惯。

茵陈作菜,要采嫩苗,老的药用是茵陈蒿。

故有“二月茵陈,五月蒿”的说法。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状。

茎直立,高0.5~1m,基部木质化,表面黄棕色,具纵条纹,多分枝,幼时全体有褐色丝状毛,成长后近无毛。

叶1~3回羽头深裂,下部裂片较宽短,常被短绢毛,中部叶裂片细长如发,宽约1mm,上部叶羽头分裂,3裂或不裂,近无毛。

头状花序小而多,密集成复总状,总苞片3~4层,无毛,外层卵形,内层椭圆形,中央绿色,边缘膜质,花黄色,管状,外层花3~5,雌性,能育,内层花两性5~7,不育。

瘦果长圆形,长约0.8mm,无毛。

花期9~10月,果期10~12月。

生于山坡、路边。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主产于陕西、河北、山西等省。商品通称绵茵陈,陕西产者称西茵陈,质量最佳。

除供应本省外,并运销南方诸省。其他种省、区产者,多自产自销。

二、茵陈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

苦、辛,微寒。

归经

归脾、胃、肝、胆经。

功能主治

湿热,退黄疸。

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用法用量

内附:6~15g。

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茵陈药理作用

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药理学研究有利胆,保护肝功能解热,抗炎,降血脂,扩冠等作用。

当然这只是西医学提取茵陈成分做出来的研究,临床应用上效果如何不好判定。

陈素毒性为中枢抑制,表现为思睡,流涎等。

茵陈用量过大可引起头晕,恶心,腹泻,上腹部不适,急性肝胆损伤,亦有心律不齐的报导,但是治疗剂量的茵陈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损伤作用。

茵陈有显著的保肝作用,对甲,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有显著的疗效。

有利胆,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中胆酸和胆红素排出的作用。

能增加心脏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并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凝血,利尿解热平喘,驱除蛔虫及抑制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与细菌的作用。

三、茵陈食用方法

(1)凉拌茵陈

材料

茵陈250克,精盐味精、白糖、香油各适量。

做法

将茵陈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透,捞出洗净,挤干水切碎放盘中,加入精盐、味精、白糖、香油,食时拌匀即成。

功效

清热利尿,适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疮疥、两目昏花、夜盲等病症。

(2)茵陈粥

材料

茵陈6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

先将茵陈洗净,煎汁,去渣,入粳米加水适量煮粥,欲熟时,加适量白糖煮至粥成。

功效

健脾胃、利胆退黄,适用于慢性肝炎恢复期,对疾病的彻底除根有很大帮助。

 (3)茵陈干姜饮

材料

茵陈15克,大4颗,干姜6克,红糖适量。

做法

将茵陈、大枣、干姜、红糖共同煎煮,吃枣喝汤。

功效

健脾胃、利湿退黄,对慢性肝炎、脾虚湿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泄泻等有一定疗效。

四、茵陈的副作用和禁忌

茵陈的副作用

1、茵陈有时候被有乙肝或者其他肝脏疾病的患者当做治疗用药,但其实茵陈是否能单独用于乙肝治疗还有待考证,因为目前比较普及的乙肝治疗药物中并没有茵陈,相反,有些乙肝患者由于相信了某些江湖郎中的一面之词,因此将茵陈当做了乙肝治疗中的偏方秘方来使用,这种大剂量的使用茵陈,副作用就很明显,不少患者都出现了病情加重,肝脏功能超负荷的现象,也就是肝功能检查结果超标。

2、大剂量应用可造成房室传导阻滞及室内传导阻滞。

3、用量过大可引起头昏、恶心、上腹饱胀、灼热感、腹泻、急性黄疸性肝炎、急性胆道感染,严重时出现心律不齐,甚至死亡。

茵陈的禁忌

1、需强调的是,无论是药用还是食用茵陈,都要抓住采收的最佳时机,莫到茵陈“当柴烧”时再用。特别是在做茵陈粥时,应以稀薄为宜,脾胃虚寒者不宜选用。

2、茵陈、红花不可同服。

茵陈 黄疸型肝炎 改善微循环 保护肝功能 房室传导阻滞 黄疸性肝炎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食物与运动热量消耗转换更多运动>>
相关菜谱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