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养生 > 养生保健 > 正文

吃发芽的土豆会中毒吗 土豆的食用禁忌

一、土豆怎样保存不发芽

土豆对存放都有较苛刻的要求,零上2-4度是它的休眠温度,而且要避一切光,连月光、烛光都要尽量避免。土豆保存不好就会发芽、皮变色,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一种毒素。那么土豆怎样保存不发芽呢?

1、别用塑料袋存土豆

储存土豆的关键在于控制温度。土豆的适宜贮藏温度为3℃~5℃,相对湿度90%左右,此时块茎不易发芽,或发芽很少,也不易皱缩。

所以,应把土豆存放在背阴的低温处,切忌放在塑料袋里保存,因为塑料袋会捂出热气,让土豆发芽。土豆发芽后,芽孔周围就会含有大量龙葵素,这是一种神经毒素,会抑制呼吸中枢。

2、放个苹果

土豆芽中含有毒的生物碱,人食用后会造成腹痛、头晕等中毒症状。如果你在储存的土豆中间放几个苹果的话,就可以大大延长土豆发芽的时间。因为苹果会产生一种叫做乙烯的气体,具有阻止土豆发芽的功效。

具体做法,是将土豆放在一个保鲜袋内,里面再放上一个苹果。土豆与苹果的比例一般为10:1即可。不过,苹果释放出来的乙烯只能延缓土豆发芽的速度,而不能彻底阻止其发芽,利用上述办法一般可将土豆成功保存2个月左右,时间再长就不行了。

3、选择质量好的土豆,洗净后晾干

然后,往锅里加水,加热到70%左右,放入食水(水、盐的比例为10:1),充分搅拌后停火。

接着,趁热把土豆放入水中,浸泡1—1.5分钟,捞出晾干,放在干燥处,可以存放很长时间,且不出芽,用这种方法,不宜将土豆装进塑料袋中存放。

4、用透气的网袋放在通风处

也有人喜欢给土豆包上保鲜膜放在冰箱里,这种方法虽然能防止土豆变坏,但过于浪费冰箱空间,而且买土豆的钱往往还抵不上所耗的电费。

因此,可以用透气的网袋把土豆归置在一起,放在家里背光的通风处,也可以在屋角放些沙,以保持温度和干燥。

二、吃土豆的注意事项列表

和中养胃、健脾利湿:土豆含有大量淀粉以及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能促进脾胃的消化功能。

宽肠通便:土豆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能宽肠通便,帮助机体及时排泄代谢毒素,防止便秘,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

降糖降脂、美容养颜:土豆能供给人体大量有特殊保护作用的黏液蛋白。能促持消化道、呼吸道以及关节腔、浆膜腔的润滑,预防心血管和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血管的弹性,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土豆同时又是一种碱性蔬菜,有利于体内酸碱平衡,中和体内代谢后产生的酸性物质,从而有一定的美容、抗衰老作用;

补充营养、利水消肿:土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钙、钾等微量元素,且易于消化吸收,营养丰富,在欧美国家特别是北美,土豆早就成为第二主食。土豆所含的钾能取代体内的钠,同时能将钠排出体外,有利于高血压和肾炎水肿患者的康复。

接下来,就来介绍吃土豆的常见误区吧。

土豆发芽还能吃吗?

土豆内含有一种叫龙葵素的毒素。每100克中含有龙葵素高达10毫克左右,人们吃后不会引起中毒。但当土豆发芽或者表皮变色,龙葵素的含量则明显增多,每100克中含有龙葵素500毫克以上,是正常的50倍,龙葵素是一种弱减性糖苷物质,食入后易引起中毒,龙葵素对人体粘膜具有腐蚀性及刺激性,对中枢系统有麻痹作用,能破坏血液中的红细胞,甚至引起脑组织充血,水肿。

土豆发芽,削掉仍有危害

土豆长了芽,大多数的家庭都会选择将长芽削去,继续吃剩下的没有长芽的部分,毕竟,为了一个芽扔掉一个土豆太过浪费,但这种做法是否正确呢?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即使削去长芽,也还是会有食物中毒的危险。如果土豆表面霉变、发青情况较严重,或者一个土豆上长了好几个芽应当毫不犹豫地扔掉。

如果发现土豆有发芽迹象,那么在烹饪时应该加入些许醋,有助于加速龙葵素的破坏,防止龙葵素对人体造成危害。另外,在烹饪土豆的时候也应当注意多煮几分钟,尽量将土豆做得熟一些,不要吃半生不熟的土豆。

食入发芽和未成熟的马铃薯后,约在10分钟-2小时左右发病,中毒者先感到咽喉部及中腔烧灼和疼痛,接着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及全身麻木,喉咙急迫感,四肢无力,严重的发生双睑下垂,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瞳孔散大,呼吸困难,昏迷,可因呼吸中枢麻痹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土豆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土豆不宜与西红柿搭配:土豆会在人体的胃肠中产生大量的盐酸;西红柿在较强的酸性环境中会产生不溶于水的沉淀,从而导致食欲不佳,消化不良。

土豆不宜与香蕉搭配:土豆是我们餐桌上经常出现的食物,香蕉又是我们经常吃的水果,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一起使用产生副作用。如果两样食物一起食用或食用的时间没有相隔十五分钟的话,两者所含有的元素会发生化学作用并产生一定的毒素。这些毒素会导致人们长斑。爱美的MM记住咯,不要一起吃这两种食物。

土豆不宜与石榴搭配:味甘的石榴具有生津止渴之效,可用于治疗口干烦渴、咽干、口疮、润秋燥。但石榴和土豆一起吃会引起中毒。若与土豆同时服用,可用韭菜泡水喝下去解毒。

土豆不宜与香雀搭配:土豆和香雀相克,两者一起食用脸上容易生雀斑。所以在吃土豆的时候记得不要吃香雀。

土豆不宜与香蕉搭配:土豆与香蕉一起吃,很容易会使人脸部长斑,如黄雀斑等。

由此看来,土豆的储存是很重要的哦。

三、发芽土豆中毒的急救方法

发芽马铃薯中毒的急救方法

1、催吐。如果进食的时间在1~2小时前,可使用催吐的方法。可用手指、筷子等物刺激咽后壁催吐;吐后可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催吐;如果无效,可多喝几次,迅速促使呕吐;亦可用鲜生100克,捣碎取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若胃内已经呕空,仍恶心呕吐不止,可用生姜汁1匙加糖冲服,以止吐。

2、导泻。如果病人进食时间已超过2~3小时,但精神仍较好,则可服用泻药,促使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30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20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体质较好的老年人,也可采用番泻叶15克,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也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3、急送医院救治。

发芽马铃薯为什么会中毒

土豆发芽会产生一种叫龙葵素(又称茄碱)的毒素。质量好的土豆每100克中只含龙葵素10毫克,而变青、发芽、腐烂的土豆中龙葵素可增加50倍或更多。

吃极少量龙葵素对人体不一定有明显的害处,但如果一次吃进200毫克龙葵素(约吃半两已变青、发芽的土豆)经过15分钟至3小时就可发病。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口腔及咽喉部瘙痒,上腹部疼痛,并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症状较轻者,经过1~2小时会通过自身的解毒功能而自愈。

如果吃进300~400毫克或更多的龙葵素,则症状会很重,表现为体温升高和反复呕吐而致失水,以及瞳孔放大、怕光、耳鸣、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极少数人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所以对于症状较重的病人应尽早送医院治疗。

如何预防发芽马铃薯中毒

在购买马铃薯时,应挑选一些颜色比较均衡、没有发芽、发青或腐烂的。不要吃未成熟的青皮土豆。最主要方法是土豆应贮藏在低温、无阳光直射的环境,防止发芽。

专家提醒大家对少许发芽的马铃薯在食用前采取如下办法,可减少龙葵素的含量,降低残留龙葵素的毒性:

对于土豆上已稍有发芽、发青的部位及腐烂部分应彻底清除。如果土豆发青的面积较大,发芽的部位很多,应把这个土豆扔掉。去皮后的土豆切成小块,在冷水中浸半小时以上,使残存的龙葵素溶解在水中。利用龙葵素具有弱碱性的特点,在烧土豆时加入适量米醋,利用醋的酸性作用来分解龙葵素,可起解毒作用。

土豆要烧酥、烧透,利用长时间的高温,起到部分分解龙葵素的作用。如果吃土豆时口中有点发麻的感觉,则表明该土豆中还含有较多的龙葵素,应立即停止食用,以防中毒。

四、什么样的土豆不能吃

一般的土豆要买圆整的,表皮光滑结实的。具体说,首先要选个形适中且整齐均匀的;其次是皮面光滑不要过厚,芽眼较浅便于削皮的;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脱皮太多、颜色暗淡、起皱、疲软、多结节、有霉味、发芽、变绿的土豆都不要买。

新鲜的土豆含有微量的龙葵碱,对人体没有危害,但在长时间的储存过程中,龙葵碱的含量会逐渐增加。当土豆变青、发芽或者腐烂时,龙葵素的含量会大量增加。什么样的土豆不能吃?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1、土豆皮变绿不能吃

如果土豆皮变绿,则说明其中毒素龙葵素的含量较高。吃这种土豆千万要谨慎,不仅要削皮,还要多切去一些果肉,把变绿的部分完全去除。如果土豆皮变绿部分较大或者已经长芽,这样的土豆就不要吃了,否则很容易导致食物中毒。

2、土豆发芽不能吃

当土豆变青、发芽或者腐烂时,龙葵素的含量会大量增加。吃极少量的龙葵素对人体不一定有明显的危害,但如果一次吃进0.2-0.4克的龙葵素就可能引起中毒。

因此,食用发芽的土豆之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疼、头晕、呼吸困难等食物中毒的症状。发芽的土豆经处理去掉芽后,发绿的块茎内可能还残留龙葵碱,也会引起中毒,所以不宜食用发芽的土豆。

如果土豆表面的霉变、发青情况严重,或者一个土豆长了几个芽就应当毫不犹豫地扔掉。这样的土豆即使挖掉芽的部分,吃了没有中毒状况发生,所含的营养也已经所剩无几,而且口感也很差。

3、翻新土豆不能吃

问题土豆大多有着相同“面貌”:外表光滑,几乎没有泥土或有少量泥土,储存时间短,易腐烂。这些看上去新鲜光亮的土豆其实是“翻新水洗”土豆。专家称吃翻新土豆易中毒。

这些外观看上去新鲜光亮的其实是“水洗土豆”。水洗的土豆相对于正常土豆来说很容易腐烂,如果食用了腐败变质的或者细菌感染的土豆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在购买土豆时尽量避免挑选长芽、表皮发青或是皮肉青紫、腐烂的土豆。如果土豆稍稍发芽变青,食用前应把芽、芽眼和发青部分挖掉,并且一定要煮熟再吃,烹调时可加些醋,加速龙葵素的破坏。

中毒 土豆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食物与运动热量消耗转换更多运动>>
相关菜谱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