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养生 > 部位养生 > 正文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病因是什么呢,肠道菌群失调症的预防,肠道菌群失调症的症状是什么呢

一、肠道菌群失调症的病因是什么呢

1、环境因素

前苏联时期的爱沙尼亚儿童比瑞典儿童存在更丰富的肠道菌群,这说明环境因素对肠道菌群的数量和种类会产生较大影响。破坏肠道菌群的环境因素还有,污染的大气、污染的水源、房屋装修散发出来的汞和铅等重金属污染,以及甲醛,苯等污染物。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肠道未老先衰。

2、饮食和生活习惯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喝酒,熬夜等。还有暴饮暴食、过多的肉食、过多的酸性食物、过多的快餐方便食品、过多的煎炸油腻食品、过多的冷饮食品等。

3、精神因素

精神压力过大也可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如当宇航员从太空返回地球时,其体内绝大部分有益菌如乳酸菌已大部分损失。如果工作过于紧张繁忙,经常参加酒宴应酬,过重的精神压力而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肠道生理功能紊乱,使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失去平衡,进而造成肠道老化。

4、创伤

手术、外伤、感染、肿瘤、化学物品及疾病时对肠道菌群也有影响,特别是危重症患者,有时可丧失整个乳酸菌群。

5、肿瘤治疗

同位素、激素、放射治疗和化疗均可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降低机体免疫力,也破坏了肠道菌群的平衡。

6、抗生素使用

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后,可使大多数敏感菌和正常菌群被抑制或杀死,而耐药菌则由于抗生素的选择作用得以大量繁殖,结果导致菌群失调,出现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7、便秘

对中老年人来说,由于肠道的张力和推动力逐渐减退,牙齿缺损,咀嚼食物咬不烂,加上吃的过于精细,运动量小等原因,致使胃肠道的消化、蠕动功能差,极易引起便秘,粪便在肠道停留时间过长,菌群生态发生改变,有害菌群增殖而影响健康。

二、肠道菌群失调症的预防

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可能的诱发因素如治疗各种肠道感染性疾病、代谢综合征、结蹄组织病、改善肝肾功能受损的慢性疾病,避免滥用抗生素,对年老体弱、慢性消耗性疾病者,必须使用抗生素或者激素时,严格掌握适应症,最好能作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最敏感的抗生素。对老、细及病后体弱者,在用抗生素的同时并配合使用乳酸菌素或双岐杆菌活菌制剂及维生素B族或维生素C等。以保护肠道正常菌群。处理好各种创伤、围手术期的治疗工作,不治愈原发病,既难以防止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发生后也不易纠正。

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和营养不良状态健康机体的原生菌能防止外来菌的入侵,但在饥饿、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下,为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因而营养支持、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本病的预防有积极的意义。

三、肠道菌群失调症的症状是什么呢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典型症状

腹泻腹痛伴恶心、呕吐稀便腹痛腹鸣血压下降水样便真菌感染大便酸臭消化不良

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发病的各种症状,并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出现腹泻、腹胀、腹痛、腹部不适。少数伴发热、恶心、呕吐,并产生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腹泻为肠道菌群失调的主要症状,大多发生于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少数见于停用后。轻者每天2-3次稀便,短期内可转为正常;重者多为水样泻或带粘液。可达每日数十次,且持续时间较长。

在应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如突然发生腹泻,或原有腹泻加重,即有可能发生本症,腹泻多为淡黄绿色水样便,有时如蛋花样,真菌感染可呈泡沫样稀便,有腥臭味,脓血便;葡萄球菌感染可排黄绿色稀便,每日3~20余次,伴有腹胀,腹痛一般不著,吐泻严重者可伴有脱水,电解质紊乱,血尿素氮升高,血压下降;白色念珠菌感染一般多从上消化道开始,蔓延到小肠甚至肛周,鹅口疮常是白色念珠菌肠炎最早的信号,如小肠粘膜糜烂或溃疡可引起多次的无臭粘液脓性粪便,有时可呈水泻,伴有消化不良,如治疗不及时,可扩散至呼吸道,泌尿道甚至脑组织;绿脓杆菌感染能产生蓝绿色荧光素使粪便带绿色,但并不经常引起腹泻,个别病例粪便中有粉一般腹痛轻,少数伴恶心,呕吐,多有水,电解质紊乱,重症可发生休克,有些旅游者可能因气候和环境的改变而发生肠道菌丛失调俗称水土不服,近年来,由于冰箱的普及使用,有的家庭储存大量的肉食品及疏莱,过久的储存使食物变质,食用后引起肠道菌群失调,造成呕吐,腹泻,有地出现精神不集中甚至精神恍惚。

临床上肠道菌群失调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型。

轻度:为潜伏型,菌群失调较轻,只能从细菌定量上发现变化,临床上常无不适或有轻微排便异常。为可逆性改变,即去除病因后,不经治疗也可恢复。

中度:临床主要症状为慢性腹泻,类似慢性肠炎、慢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一般不能自然恢复,即使消除诱因,仍保持原来的菌群失调状态,需治疗后才能纠正。

重度:肠道的原籍菌大部分被抑制,而少数菌种过度繁殖,占绝对优势,例如伪膜性肠炎。重度肠道菌群失调的患者必须及时积极治疗。

临床常见肠道菌群失调症状类型如下:

1、白色念珠菌性肠炎:是肠道菌群失调症最常见的一种,多见于瘦弱的婴儿,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糖尿病,恶性肿瘤,长期应用抗生素或激素的患者。

2、葡萄球菌性肠炎:多见于长期应用抗生素(四环素类,氨苄青霉素等),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进行肠道手术的老年患者或慢性病患者。

3、产气荚膜杆菌性急性坏死性肠炎:产气荚膜杆菌所产生的β霉素可引起急性坏死性肿瘤,消耗性疾病,以及使用抗生素,皮质激素等情况下最易发生感染。

4、绿脓杆菌肠道感染:绿脓杆菌为条件致病菌,常为继发感染,在婴幼儿,老人,某些恶性肿瘤,消耗性疾病,以及使用抗生素,皮质激素等情况下最易发生感染。

5、变形杆菌肠道感染:变表杆菌在一定条件下可为条件致病菌,如普通杆菌,奇异杆菌,摩根氏变形杆菌均可引起食物中毒,无恒变形杆菌可引起婴幼儿夏季腹泻。

6、肺炎杆菌肠道感染: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其他原因,正常寄生在肠道的肺炎杆菌可引起感染,特别是小儿的严重腹泻。

四、肠道菌群失调症的治疗方法

 肠道菌群失调症西医治疗

一、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可能的诱发因素。

二、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和营养不良状态。

三、合理应用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microbioecologicalpreparation):亦称微生态调节剂(microecologoaomodulator),是根据微生态原理,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的健康水平,利用对宿主有益的微生物或促进物质所制成的制剂。目前,国际上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即益生菌(probiotics)、益生元(prebiotics)、合生素(synbiotics)。

(1)益生菌:是指通过改善宿主肠道菌群生态平衡而发挥有益作用,达到提高宿主(人)健康水平和健康状态的活菌制剂及其代谢产物。近年来,国内外研制出多种益生菌活菌制剂,基础原理是用人或动物正常生理菌群的成员,经过选种和人工繁殖,通过各种途径和剂型制成活菌制剂及其代谢产物,然后再以投入方式使其回到原来环境,发挥自然的生理作用。目前应用于人体的益生菌有双歧杆菌、乳杆菌、酪酸梭菌、地衣芽孢杆菌等。

(2)益生元:是指选择性地促进宿主肠道内原有的一种或几种有益细菌(益生菌)生长繁殖的物质,通过有益菌的繁殖增多,抑制有害细菌生长,从而达到调整肠道菌群,促进机体健康的目的。最早发现的这类物质是双歧因子(bifidusfactor),如寡糖类物质或称低聚糖。常见的有乳果糖、蔗糖低聚糖、棉子低聚糖、异麦芽低聚糖、大豆低聚糖、玉米低聚糖等。这些糖类既不被人体消化和吸收,亦不被肠道菌群分解和利用,只能为肠道有益菌群如双歧杆菌、乳杆菌等利用,从而达到调整肠道正常菌群的目的。

(3)合生素:是指益生菌和益生元同时并存的制剂。服用后到达肠腔可使进入的益生菌在益生元的作用下,再行繁殖增多,使之更好地发挥益生菌的作用,合生素是很有开发前途的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的使用原则:提倡应用原籍菌制剂,选用从正常人体微生物群分离的有益菌,选用对抗生素没有内在耐药性的制剂更为安全。原则上不同时使用抗生素。对轻度菌群失调的患者在尽可能去除诱因的基础上,视病情决定是否使用微生态制剂;中度患者需积极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加强综合治疗,改善全身情况;重度菌群失调应在中度菌群失调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针对二重感染的病原菌或条件致病菌的抗生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低蛋白血症,加大微生态制剂的用量,使之迅速恢复正常肠道菌群。

四、其他

1、饮食调整:发酵性腹泻应限制碳水化合物,腐败性腹泻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增强肠粘膜的局部防御屏障功能,防止细菌易位,应增加纤维食物。

2、抗菌药物:立即停止原抗生素,应根据菌群分析以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以及抑制过度繁殖的细菌,从而间接扶植肠道繁殖不足的细菌。此外还可采用广谱抗菌药物将肠道细菌大部分消灭,然后再灌入正常肠道菌群的菌液以使其恢复。

3、菌群促进剂:口服菌群促进剂,亦可达到扶植正常菌群的目的。如用乳醣扶植在肠杆菌,用叶酸扶植肠球菌,儿童常用分叉杆菌因子促进分叉乳杆菌生长。应用半乳糖甙一果酸,受细菌分解后形成乳酸或醋酸,使pH值降低,抑制其他细菌,而支持乳杆菌生长。

4、耐药性肠球菌制剂:日本目黑氏等采用增厚传代培养法获得了耐链霉素、红霉素、四环节、氨苄青霉素的肠球菌一类链球菌BIO4R株。经动物和人体内试验表明,本菌具有耐多种抗菌素性,故能阻止其他菌群异常繁殖,克服菌群失调,改善大便性异常,且比以往单用抗菌素治疗疗效迅捷,并能防止粪链球菌BIO4R株的耐药因子向大肠杆菌K12株转移。

肠道菌群失调症中医治疗

1、单验方:大蒜,捣烂后加入生理盐水100毫升,保留灌肠,一日3~4次。

2、二花,栀子,地榆,公英,防风,黄连,白芍,甘草,水煎适量,80~100毫升待温后保留灌肠,一日2~3次。

3、针灸

运用针灸治疗泄泻,在穴位配取、运针手法以及留针时间上都须严谨。脾胃虚寒者:取天枢、大肠俞、中脘、气海(均用灸法)。湿热下迫者:取下脘、合谷、内庭(均用泻法)。脾虚湿盛者:取脾俞、水分(均灸),阴陵泉、公孙(均泻)。脾肾阳虚者:取命门、关元、百会(均灸),肾俞、脾前(均用补法)。

肠道菌群失调症 溃疡性结肠炎 电解质紊乱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