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养生 > 养生保健 > 正文

怎么吃能让红糖暖胃 红糖的养生美颜方

一、红糖暖胃的吃法

 1、红糖姜肚煲

猪肚1个,生姜4两,红糖2两(糖尿病患者不用红糖)。将猪肚洗净,生姜切丝与红糖一道放入猪肚内,两头用棉线扎紧,加清水煮至肚烂,食肚喝汤,可以暖胃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

 2、胡椒羊肉汤

羊肉150克,胡椒10克,陈皮6克,生姜15克。将羊肉洗净切块,下锅爆香。把胡椒、陈皮、生姜洗净,与羊肉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1—2小时,调味后食用。适用于脾胃虚寒的胃痛患者服食。

3、姜粥

干姜10克,高良姜10克,大米50克。大米洗净后加水熬粥,快熟时加入高良姜和干姜,至米熟粥成(约5—10分钟)即可,趁热服食。

4、玫瑰砂椒茶

每日取玫瑰花6克,砂仁6克(研碎),胡椒6粒(研碎)。三药放入壶中,用开水冲泡作茶饮服。适用于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的患者。

二、红糖的养生美颜方

1、红枣杞子木耳汤

黑木耳30克、杞子15克、红枣5个,红糖50克煎服,每日2次。经常服用,可有效祛除黑眼圈。

 2、红枣菊花

红枣5-10枚、黑米100克、菊花15克,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粥煮至浓稠时,放入适量红糖。此方具有健脾补血、清肝明目之功效,常食用可使面部肤色红润,起到保健防病、驻颜美容的作用。

3、生姜红糖水

生姜15克,红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之。能治疗风寒感冒,有效缓解寒淤血淤型的痛经。

 4、益母姜枣红糖水

益母草20克、干姜15克、大枣3枚、红糖30克,煎水饮用。温经散寒,适用于寒性痛经及黄褐斑。

5、红糖面膜

将3大匙红糖(约100克)放在小锅里,加入200毫升矿泉水加热,煮成黏稠的糖胶状(变成半液体半固体的状态),关火。等糖胶冷却后,均匀地、厚厚地涂在洗净的脸上,敷20分钟左右清洗掉。每周使用2次,能美白、祛斑

三、经期喝红糖的好处

女性在经期可以适量喝一些红糖水。经期喝红糖水有以下好处:

1、活血化瘀:红糖水有利于子宫收缩,加快血液循环,对月经有顺畅作用。

2、缓解痛经:红糖含有钙和镁,能协同发挥镇静、舒缓的作用,有效缓解痛经的功效。

3、驱寒暖胃:红糖性温,味甘。经期着凉、感冒或者身体疲劳的时候,喝些红糖水让身体温暖,增加能量。

4、促进消化:红糖未经过精炼,所以保留了较多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红糖不仅有益健康,还容易被消化吸收。

5、补气益血:红糖是保养气血的首选进补佳品。体质较弱、面色苍白、经血量少的女性可以适量服用。

6、预防感冒:行经期间女性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而喝性温的红糖水则能起到驱寒和预防感冒的作用。

7、补充体力:红糖所含有的葡萄糖释放能量快,吸收利用率高,可以快速的补充体力。

8、养肝:中医认为,女子以血为本,肝为女子先天。红糖能够入肝经,具有补中暖肝的作用。

9、抗衰老:红糖含有豆甾醇、苯油甾醇等抗氧化物,能有效对抗衰老,使皮肤细胞在排毒后迅速生长,避免出现色素反弹,有效美白皮肤。

10、有助减肥:红糖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能有效促进人体蛋白质的合成,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加快脂肪的燃烧。

四、红糖水可以每天喝吗

大家都知道红糖水作为我国早期的保健品,对于女性滋补身体,健脾,养胃,同时对女性的月经周期的调理也有很大好处,对于体弱,精神差,气色不好的女性,每天在中午吃饭之前喝一杯,可以帮助我们尽快恢复身体。

经期可以适量喝。红糖有健脾暖胃,驱风散寒,活血化淤的功效,经期肚子疼正是因为血脉不通导致的,俗话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血脉通了,可以缓解疼痛。但不可大量饮用,否则会加大血流量,使身体发虚。

孕妇产后需要喝。产妇生产后大量失血,而红糖有益气养血、活血化瘀的功能,不仅能帮产妇补血,还能促进产后恶露排出。但不能经常喝,经常喝反而对身体不利。

平时也可以经常喝。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尤其是贫血者,经常喝不浓比较淡的红糖水可以补血,再配合几个红枣,长期食用,使人皮肤红润,增加身体内的铁元素。注意事项:不要空腹、夜晚睡前喝。夜晚睡前喝红糖水对牙齿不好,而且对肾也不好。此外,夏季天气燥热时也不适合喝红糖水,因为红糖水性温,天气热时喝容易上火或中暑。中暑或呕吐引起的身体虚弱也不能喝红糖水。

综上所述,以上的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女性喝红糖水的一些好处和注意事项,希望大家在平时的时候能够多注意调理,尤其是女性朋友在月经期间是可以喝一些红糖水的,它能够帮助你缓解肚子痛的情况,但是也有一些人是不能喝红糖水,因为喝太多的话可能会使他们出现一些疾病。

经期 暖胃 美颜 红糖 糖水 红糖水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食物与运动热量消耗转换更多运动>>
相关菜谱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