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认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气的盛衰与牙齿的稳固有直接关系。此外,湿热熏蒸,热伤津液以及邪入阳明等均能导致牙齿颜色晦暗或动摇。故治疗以补肾纳气,滋阴清热,荡涤内腑,祛除腐气等为主。下述诸方,可供临床参考选用。
1.沉香散
沉香、白檀香、苦楝子、母丁香、细辛、酸石榴皮、当归、诃子皮、香附子、青盐、荷叶灰、青黛、乳香、龙脑、麝香各等份。上药为细末,每用2.5g,如常刷牙,温水刷漱,早、晚2次用。
本方出自《御药院方》,有坚固牙齿之功。
2.丹砂散
丹沙、麝香、白檀香、丁香皮、藿香叶、茅香、莎草根、甘松、白芷、升麻、铅丹、猪牙皂角、石膏、寒水石、零陵香各30g。上为末令细,日如常揩牙。
本方出自《普济方》,有洁牙坚齿之功。
3.乌金散
生姜2.50g(捣取自然汁,留渣待用),生地黄500g(酒浸一宿,捣汁,留渣待用),大皂荚10梃(不蛀者,刮去黑皮,将前2汁和蘸皂荚,文火炙干,再蘸再炙,汁尽以之为度)。将皂荚同地黄渣入瓷罐内,煅存性,为末。牙齿动摇者,用药擦龈,早晚各1次。
本方出自《张氏医通》,有牢牙护齿之功。
4.固齿散
鼠骨1副,花椒(炒)、乳香(以竹叶焙)各100g,香附(炒)、白蒺藜仁、青盐(以面包煅)各50g。
将鼠1个,不用毒死,只用打死者,面裹炮熟去肉,将面身等骨放新瓦上焙干,以黄色为度,研为末全用,与花椒等6味同为末。每日擦牙,咽吐任意。
本方出自《万病回春》,有固牙护齿之功。
5.麝脐散
麝脐10个(无香者,皮子细切),牛膝(去芦头,细切)500g,木律200g,郁李仁100g,黄茄子2枚(秋熟出子者,细切),麝香少许。
前5味药,入铁臼内,捣令相著,握作团,入罐子内,上用瓦子盖口,留一小窍,用盐泥固济,烧令通赤,候至烟白即取,去火,新土罨一伏时,取出,入麝香5g,再同研细。每日早晨、临卧揩牙动处,须臾,温水漱口。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有固齿护牙之功。
6.珍珠散
珍珠4.65g,白檀9.35g,石膏62.5g,乌鱼骨、白石英、浮石各15.65g,朱砂、香白芷、川芎、升麻各7.5g。上药共为细末,每用少许以指蘸药擦牙,合口食久吐津后用温水漱口。
本方出自《肘后方》,有洁牙令白之功。
7.皂盐散
皂荚1挺(酥炙,去皮子),盐花、槐皮各15g,升麻、白矾(熬令汁枯)、甘松香、细辛(去苗叶)各0.3g。上药为细散,先以盐揩齿,后用药1.5g,匀傅上。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有洁齿白牙之功。
8.当归散
当归、香附子、生干地黄、白芷各30g(上4味锉碎,不犯铁器,炒黑色存性为末),青盐15g(烧干,入诸药中一处和),草乌头60g,皂角(刮皮去子用)、生姜(挖地坑烧红,埋在坑内5日,其生姜自干)各2500g。
先将草乌头、生姜皆切作片子,将皂角刮去黑皮,分作2片,内铺乌头、生姜,用麻片缚夹定,炭火上用铲炙令通红,于地上用新瓦盆盖,如麸炭状,研细,与前药一处合和。每日2次搽齿。
本方出自《鸡峰普济方》,有牢牙护齿之功。
9.朱砂散
朱砂、丁香、藿香、茅香、附子、甘松、白芷、川升麻、黄丹、白檀香、猪牙皂角、石膏、寒水石、零陵香各等份
。上药共为细末,都研令匀。每日常用揩齿,甚佳。
本方出自《普济方》,有洁牙固齿之功。
阴虚火旺往往病势缓慢,病程较长,其临床主要特征为五心烦热、颧红、失眠盗汗、口燥咽干、眩晕、耳鸣、舌红
第二:百合中医方面认为,百合具有很好的养心安神的作用,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润肺止咳的功效,非常适合一些大
阴虚体质在女性中较为常见,因为女性一生要经历很多特定生理阶段,比如经、带、胎、产、乳等,会大量消耗体
二阴煎:具有清热补肾的功效,主要成分有玄参、甘草各10克,木通9克,麦冬、茯苓、生地各12克,灯芯草
莽草的果实常带有树胶的气味,味苦,瞢荚(八角的每个突起的角)也呈星状排列,个较小,其尖端向上弯曲,形
熟地黄补肾阴,益精髓为君山萸肉补肝肾,敛虚火,干山药既可补肾,又可健脾,共为臣药阴虚则火旺,故配丹皮
环境调摄阴虚体质的人形多瘦小,而瘦人多火,常手足心热,口咽干燥,畏热喜凉,冬寒易过,夏热难受,故在炎
先天原因,则主要与患者自身的体质密切相关,在人还处于胚胎阶段时,胎儿的失养可导致先天脾胃阳气亏虚,抑
黑眼圈:中医理论中黑色代表肾,眼圈黑就表示有肾虚,而且不仅肾虚,许多其他的器有病,日积夜累就会引响到
银耳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如钙、磷、铁、钾、钠、镁、硫等,其中钙、铁的含量很高,在每百克银耳中,含钙64
银耳含有丰富的胶质、多种维生素和17种氨基酸、银耳多糖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为民间最常用的清补食品,尤
归脾丸作为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归脾丸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用于心脾两虚、食欲不振、心悸气短、
做法:将天门冬以及大米清洗干净,然后沥干水分备用然后将天门冬和适量的清水一起煎煮,最后去除药渣在药液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