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交恐惧症的病因及治疗
病因:
1.生理原因。2000年在上海召开了有关社交恐惧症的研讨会,主讲人美国著名精神病学教授戴维西汉先生说,社交恐惧症的发病是因为人体内一种叫“5-羟色胺”的化学物质失调所致。这种物质负责向大脑神经细胞传递信息。这种物质过多或过少都可引起人们的恐惧情绪;
2.心理原因。社交恐惧症患者一般自尊心较强,害怕被别人拒绝,或者对自己的外貌没有信心;
3.家庭原因。从小性格受到压抑,或者是父母没有教会他们社交的技能,或者是家庭搬迁过于频繁;
4.社会原因。本身所处的社会环境较为恶劣,与人交往时受到的挫折居多;
5.思维方式。性格其实就是人自身思维方式的一种外在体现,不正确的思维方式造就了社交恐惧症。比如过分的完美主义者受到打击后带来的过分自身反省,每个社交恐惧症患者都应该对“自己”(本我、自我、超我...)有充分的了解。
行为治疗其基本方法有两种:
1,一种是集中暴露,这需要自己有足够的勇气。最好在心理医生的陪同下进行,否则如果没有控制好暴露条件而失败,就容易产生更严重的挫折感,造成更严重的社交退缩。
2,系统脱敏法。逐步扩大社交范围。
认知治疗:
社交恐惧形成症状,认知方面必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如果能逐步找到并清除掉这些不合理的地方,增加有效的积极健康的思维模式,将对治疗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情绪体验:
修正负面的情绪体验,尝试正向积极的情绪体验。
精神分析:
不是所有的来访者都适合精神分析,但心理动力式咨询作为咨询师的了解来访者的问题是必须的。所以对于每个访谈,在初始都需要耐心。
二、怎样预防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怖症主要是由一种“怕”心理引起,如怕见陌生人、怕难为情、怕表现自我等。本症是在多年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形成的,因此防治就需要在长期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逐步培养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有意识地多接触周围的人和事。尽管起初会不太习惯,有时会出现失态的情景,会怕觉得难为情,可应该明白,任何人不是天生就具有那种良好的社交心理和手段的,人需要在后天的社交活动中培养,才能变得自如起来。
防治社交恐怖症,要从心理上去掉在社交中的自卑感。若带着消极的心理,常常会使自己不愿多说话、不愿多活动。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社交上不如别人,并不是什么都不如别人,要多想一想自己的长处。不习惯社交的人,尤其要去掉自卑感,树立一种自强、自信、自立的自我精神,只有这样,在心理上才能战胜消极,在待人接物中,变得主动、显得落落大方。
防治社交恐怖症,还要在心理上去掉“怕”字,正常的社交活动,并不带有什么神秘的色彩,只不过是社会间人与人的交往与应酬。因此过分注意自己社交中的言谈举止是多余的,随和、大方、自然、平时怎么说、怎么做,社交中也如此,时间长了,社交就习惯了。
防治社交恐怖症还要注意社交的形式,如社交前可带着明确的社交内容参加社交。心理上有了具体社交内容,就可以把注意力从自身转移到事物上,不致于过分紧张。初次社交可以在社交活动比较老练的人陪伴下,由陪伴者唱“主角”,自己唱“配角”,这样既可以学到别人的社交方式,又可以借以训练自己的社交能力,防止社交中出现尴尬局面。
三、社交恐惧症是一种什么心理疾病
社交恐惧症,又称社交焦虑障碍,是焦虑障碍中的一个重要亚型。其主要症状是患者害怕受到注视,害怕被人审视。例如,害怕在大厅广众之下讲话,怕余光,怕见上司,怕见有权威的人物,怕见陌生人,怕见熟人(另称对人恐怖症),怕见异性(另称异性恐怖症),怕在别人注视下进餐、做事、看书、写字、小便、走路等。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王景辉
有一位护士长,平时打针技术很好,但为自己医院的领导打针,或在领导注视下打针时,手就会抖个不停。这让她很尴尬、很苦恼,又因为长期多年不愈,患者甚至想死的念头都有了,第一次来找我看病时,哭到眼红眼肿。
也有社恐症状不是在注视下出现的,例如,有的患者在家打电话或接电话时也会很紧张心跳。
社恐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通常为渐隐起病,也有在一次羞辱的经历之后急性起病的。轻者为与人接触交往时腼腆、害羞、不自然、紧张,不能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交际能力;显著者表现为操作性社交恐惧,核心症状是围绕着害怕在或大或小团体中被人审视,害怕做出令人尴尬、令人难堪的行为,一旦发现别人注意自己时就不自然,不敢抬头,不敢与人对视,窘迫不安,甚至觉得无地自容。可伴有自我评价低和害怕被批评等。可有心慌、脸红(另称赤面恐怖症)、手抖、声音发抖、恶心、尿急、坐不稳、站不稳或走不稳等症状,因而在公众场合或与人相遇时特别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行为,极度紧张时可诱发惊恐发作。
患者通常会认识到这种害怕是过分的,是不合理的(注:儿童常常还达不到这种认识,成人也有个别患者是这样)。
患者一般都会设法避免这种场合,例如,避免在公开场合说话或演讲,集体时不敢坐在前面,故意回避需要社交的场合,严重时导致社会隔离,出现下面将要提到的“困在家中”的情况。如果实在是避无可避的话,那患者就只能硬着头皮以极度的焦虑或痛苦而忍耐着。
个别严重社恐患者,连家门都出不了,被困在家中。更严重的可能连房门也出不了,吃饭都得家人送进去,跟父母一起吃饭都让他受不了。我现在治疗的社恐病人中,既有出不了家门的,也有出不了房门的。这种类型的患者,大多可同时诊断回避型人格障碍。
有的患者称,不敢出门是怕有人跟踪她,监视她。这种情况通常是一种妄想,而不是社恐的症状,但也有例外,我有一位有这种表现的女患者,开始用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有效,后来病情反复,停用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单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效果还更好一些,再进一步了解其症状的性质及症状背后的意义,原来是社交焦虑的症状。
这种对所恐惧的情境的设法避免,焦虑痛苦的期待,显著地干扰了患者个人的正常日常生活、职业(或学业),或社交活动、人际关系等。
部分社恐患者可能通过依赖网络、滥用药物或饮酒来缓解焦虑、来壮胆。反过来,如果某人在参加重要场合之前常要喝酒时,往往提示这人可能有社恐。
儿童社交恐惧症患者可能在与熟悉的或陌生的人们进行与年龄相称的社交关系时出现焦虑,或在同伴中出现焦虑,而跟成人时可能不存在问题。焦虑可表现为哭闹、发脾气、选择性沉默、或退缩回避、拒上学等。
根据恐惧的对象和范围,社恐可分为广泛性社交恐惧症和非广泛性社交恐惧症。
四、怎样克服社交恐惧呢
顺应自然
◆自然人们的思想认识中常常存在许多似是而非的奇怪的观点。大自然确实永远是纯真的美丽的。动物界的现象也是自然,人类社会的现象也是自然,物价昂贵也是一种自然,为什么只把干枯的贝壳、远远眺望到的山与大海等和我们关系疏远的东西看作自然呢。不但不断冲刷岩壁,反复流动着的波涛属于大自然,不论宏观的或微观的,在观察我们周围的自然现象时,看到的那不断努力、不断奋斗的人们,也是自然。
◆顺其自然。对出现的情绪和症状不在乎,要着眼于自己的目的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对待不安应即来之则安之”,“对情绪要顺其自然”仍然去做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如果出现了不安就听凭这种不安去支配行动。
不安常在
◆不安心即安心即使感到不安,如果能毫不惊慌失措地泰然处之,那么这种不安就会逐渐消失,即使有不安也如同没有一样。
◆为值得烦恼的事而烦恼意思是不值得去烦恼的事,烦恼也没有用,值得烦恼的,不妨为之烦恼。
◆不安常在人要活着,总会伴有不安。期望越大,不安就越甚,不安是必然存在的。你要摆脱不安,它却穷追不舍,你和不安抗争,它就一味地加剧。对于不安应该是来者不惧顺其自然,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
坦诚
◆坦诚当因脸红恐怖,在人面前被称作“你是腼腆的人”时,最好是敞开心扉照实说。“实际上我胆小而发愁,无论对方说点什么,我都立即脸红。这样无可奈何的事情真是少见。我真是的。”这种讲法暂且作为公式来套用也可以。请多次地反复使用。
◆纯真的心意思是坦诚的心,富于人情味的心。按照森田疗法的观点,“越是坦诚的人,治愈得越快”。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