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养生 > 食疗养生 > 正文

黄花的做法,黄花菜的功效

一、黄花菜的做法

黄花菜脊骨汤

原料:猪脊骨黄花菜

制法:

1、黄花菜提前用水泡发,掐去根部,洗净,备用。

2、猪脊骨洗净,放入冷水锅中大火煮开后,继续煮分钟,撇去浮沫,捞出,用温水冲洗干净。

3、炖锅里放入足量的水,加入焯好猪脊骨、片,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后。

4、放入泡发好的黄花菜,继续小火煮1个小时,调入盐即可。

黑木耳炒黄花菜

原料:黄花菜,黑木耳。

1、将黑木耳清水泡发,泡发好的黑木耳去杂洗净,手撕成片备用。

2、黄花菜置于清水盆中,冷水泡发,掏洗干净后挤水备用。

3、小葱洗净切末,蒜瓣去皮切茸,炒锅烧热注油,将蒜茸下锅煸香。

5、将挤过水的黄花菜抖散,入锅煸炒。

6、沿锅边淋入一圈高汤稍焖,下鲜酱油、盐调味,快速翻炒均匀,撒葱末起锅。

二、黄花菜的功效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古时称忘忧草、疗愁花、鹿剑、宜男等,是干制蔬菜。系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百合科萱草属的黄花菜、北黄花菜、小黄花菜三个植物种及它们之间的杂交种花蕾的干制品。

营养成分

黄花菜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提供了人体所必需的18种氨基酸,其中以精氨酸、赖氨酸含量最为丰富。黄花菜的营养价值很高,其中含有的蛋白质及矿物质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C能够充分地补充身体营养,据中医书籍记载,黄花菜有消肿、利尿、解热、止痛、补血、消除孕期不适症状的功效。

药用功效

黄花菜性味甘、凉,清热解毒,止血,止渴生津,利尿通乳,解酒毒。可以主治口干热燥,大便带血,小便不利,吐血,鼻出血,便秘等问题。

三、科学食用鲜黄花菜

1、吃菜干或食用前用温水浸泡。最好吃黄花菜干制品,因为它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已经消除了有毒成分。但为确保万无一失,做菜前最好也用清水或温水进行多次浸泡后再食用。

2、食量不超过50克。鲜黄花菜每人每次食用最好不超过50克,以防中毒。食用前必须用开水彻底焯熟,再用清水浸泡两个小时以上,捞出用水洗净后再进行炒食,这样就能基本破坏掉“秋水仙碱”。研究证明,高温60度时可让鲜黄花菜的毒性减弱或消失。

3、摘除花蕊。食用前最好把黄花菜的心(花蕊)拔掉再用水焯一下,晾干再食用,这样毒性就非常小了。因为其毒性成分“秋水仙碱”主要存在于鲜黄花菜的花蕊上。

鲜黄花菜中含有一种叫“秋水仙碱”(本身是治疗痛风的一种药物)的物质,它本身虽无毒,但经过肠胃的吸收,在体内氧化为“二秋水仙碱”,则具有较大的毒性。成年人如果一次食入0.1~0.2毫克秋水仙碱(相当于鲜黄花50~100克),即可引起中毒;一次摄入3~20毫克秋水仙碱,可以导致死亡。

四、黄花菜有毒吗

鲜黄花菜中含有一种叫“秋水仙碱”(本身是治疗痛风的一种药物)的物质,它本身虽无毒,但经过肠胃的吸收,在体内氧化为“二秋水仙碱”,则具有较大的毒性。成年人如果一次食入0.1~0.2毫克秋水仙碱(相当于鲜黄花50~100克),即可引起中毒;一次摄入3~20毫克秋水仙碱,可以导致死亡。

中毒症状

1、胃肠道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及食欲不振为常见的早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达80%,严重者可造成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等表现。长期服用者可出现严重的出血性胃肠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

2、肌肉、周围神经病变。其次是肌肉、周围神经病变,如有近端肌无力和(或)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增高。在肌细胞受损的同时可出现周围神经轴突性多神经病变,表现为麻木、刺痛和无力。

3、障碍性贫血。少数患者可出现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中性细胞下降,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

4、意识障碍。严重中毒者表现为少尿、血尿、抽搐及意识障碍。发生死亡多见于老年人。

中毒救治

发生鲜黄花菜中毒时,比较轻的,可以立即进行排毒处理,大量喝温开水,并且用手指抠按舌根,反复催吐,或者喝一些葡萄糖溶液、绿豆汤,这样可以稀释毒素,加速排泄。对于吃鲜黄花菜比较多的,中毒症状比较重的,需要马上送往医院救治。

花菜 黄花菜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食物与运动热量消耗转换更多运动>>
相关菜谱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