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荆芥的简介
荆芥是唇形科、荆芥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茎坚强,基部木质化,多分枝,高40-150厘米,基部近四棱形,上部钝四棱形,具浅槽,被白色短柔毛。
入药用其干燥茎叶和花穗。鲜嫩芽小儿镇静最佳,荆芥叶黄绿色,茎方形微带紫色,横切面黄白色,穗子稍黑紫黄绿色。
味平,性温,无毒,清香气浓。
荆芥为发汗,解热药,是中华常用草药之一,能镇痰、祛风、凉血。
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
形态特征
荆芥属于多年生的植物。
茎坚强,基部木质化,多分枝,高40到150厘米,基部近四棱形,上部钝四棱形,具浅槽,被白色短柔毛。
叶卵状至三角状心脏形,长2.5到7厘米,宽2.1到4.7厘米,先端钝至锐尖,基部心形至截形,边缘具粗圆齿或牙齿,草质,上面黄绿色,被极短硬毛,下面略发白,被短柔毛但在脉上较密,侧脉3到4对,斜上升,在上面微凹陷,下面隆起,叶柄长0.7-3厘米,细弱。
花序为聚伞状,下部的腋生,上部的组成连续或间断的、较疏松或极密集的顶生分枝圆锥花序,聚伞花序呈二歧状分枝,苞叶叶状,或上部的变小而呈披针状,苞片、小苞片钻形,细小。
花萼花时管状,长约6毫米,径1.2毫米,外被白色短柔毛,内面仅萼齿被疏硬毛,齿锥形,长1.5到2毫米,后齿较长,花后花萼增大戍瓮状,纵肋十分清晰。
花冠白色,下唇有紫点,外被白色柔毛,内面在喉部被短柔毛,长约7.5毫米,冠筒极细,径约0.3毫米,自萼筒内骤然扩展成宽喉,冠檐二唇形,上唇短,长约2毫米,宽约3毫米,先端具浅凹,下唇3裂,中裂片近圆形,长约3毫米,宽约4毫米,基部心形,边缘具粗牙齿,侧裂片圆裂片状。雄蕊内藏,花丝扁平,无毛。
花柱线形,先端2等裂。花盘杯状,裂片明显。子房无毛。
小坚果卵形,几三棱状,灰褐色,长约1.7毫米,径约1毫米。
花期7-9月,果期9-10月。
二、荆芥的功效与作用介绍
性味
味辛,微苦,性微湿。
①《本经》:味辛,温。
②《医学启源》:气温,味辛苦。
归经
入肺、肝经。
①《纲目》:入足默阴经气分。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二经。
③《本草汇言》:足厥阴、少阳、阳明经。
功能主治
祛风,解表,透疹,止血。
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①《本经》:主寒热,鼠瘘,瘰疬生疮,破结聚气,下瘀血,除湿痹。
②《药性论》:治恶风贼风,口面歪邪,遍身顽痹,心虚忘事,益力添糟。主辟邪毒气,除劳,治丁肿,取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冷分二服,主通利血脉,传送五脏不足气,能发汗,除冷风,又捣末和醋封毒肿。
③孟诜:产后中风身强直,研末酒服。
④《食疗本草》:助脾胃。
⑤《食性本草》:主血劳风气壅满,背脊疼痛,虚汗,理丈夫脚气,筋骨烦痛及阴阳毒,伤寒头痛,头旋目眩,手足筋急。
⑥《日华子本草》:利五脏,消食下气,醒酒。作菜生热食并煎茶,治头风并汗出,豉汁煎治暴伤寒。
⑦《本草图经》:治头风,虚劳,疮疥,妇人血风。
⑧《滇南本草》:治跌打损伤,并敷毒疮。治吐血。荆芥穗,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明目,解肺、肝、咽喉热痛,消肿,除诸毒,发散疮痈。治便血,止女子暴崩,消风热,通肺气鼻窍塞闭。
⑨《纲目》: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消疮肿。治项强,目中黑花,及生疮,阴颓,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
三、荆芥有什么药理作用
1、抗菌和抗炎作用
体外实验证明:荆芥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喉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此外,对炭疽杆菌、乙型链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人型结核杆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荆芥煎剂及荆芥与防风混合煎剂均有明显抑制小鼠耳郭肿胀作用,混合煎剂比单煎效果好。荆芥对醋酸引起的炎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2、解热镇痛作用
荆芥煎剂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用伤寒混合菌苗使家兔发热,给予裂叶荆芥煎剂或乙醇浸剂2g/kg灌胃,发现有微弱的解热作用。
荆芥的镇痛作用以d-薄荷酮为代表,用d-薄荷酮100mg/kg给小鼠灌胃,能抑制因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其强度与氨基比林相当。
3、止血作用
生品荆芥不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而荆芥炭则使出血时间缩短72.6%,生品荆芥使凝血时间缩短30%,而荆芥炭缩短77.7%,即荆芥经炒炭后有止血作用。
有报告指出,荆芥炭混悬液和荆芥炭挥发油乳剂均有明显的止血作用,且与剂量相关。但荆芥炭水煎剂及提出挥发油后的荆芥炭水煎剂,均未见明显的止血作用。
报告者认为,临床上使用荆芥炭治疗各种出血疾病时,应以散剂内服为佳。
亦有报告指出,荆芥炭脂溶性提取物的止血作用是通过体内促凝血、抗纤溶和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而实现的。
4、其他作用
实验表明:荆芥油能降低正常大鼠体温,亦有镇静作用,荆芥油(0.5ml/kg)给兔灌胃,可见其活动减少,四肢肌肉略有松弛。
荆芥油能明显延长乙酰胆碱和组胺混合液对豚鼠致喘的潜伏期,减少发生抽搐的动物数,亦能对抗乙酰胆碱或组胺引起的豚鼠气管平滑肌收缩,尚有祛痰作用。
荆芥水煎剂对兔离体十二指肠平滑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四、荆芥的食用方法
1、荆芥生姜粥
材料:准备鲜荆芥8克(或者干荆芥5克,一般药店有卖),淡豆豉6克,薄荷3克,粳米70克,生姜10克。
做法
制作这道荆芥生姜粥,首先要在砂锅里放适量的水,然后将粳米洗好放入锅里,搅拌均匀,就像平常煮粥那样用大火煮,煮的过程中要不时地搅拌,以免粘锅,粥煮到八成熟之后,改用小火继续煮。
随后在另一个砂锅中放水,倒入薄荷、豆豉、荆芥、生姜,大火煎煮6分钟。
然后将煮好的汤汁去渣,倒入已煮熟的粥锅里,用小火再煮9分钟。
最后就是按自己的口味,在煮好的粥里加入适量的白糖,搅拌均匀,一道荆芥生姜粥就做好了。
注意
煮荆芥的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因为,荆芥中含有一种薄荷铜的挥发油成分,治感冒主要靠的就是它,如果煎煮的时间太长,荆芥里的薄荷铜就容易挥发完了,这样就会使这道药膳的功效大打折扣。
2、荆芥浇汁、蘸料
原料:荆芥嫩叶、姜、蒜、酱油、食盐、醋、味精或鸡精。
荆芥生姜粥适用
做法
将荆芥嫩叶和姜蒜一同放入蒜臼内,加入少许食盐捣碎,捣碎后加入少许酱油、醋、味精或鸡精,一份好吃的荆芥浇汁蘸料就做好了。
浇汁可以用来浇在捞面条上调味,可使面条更有味!也可作为吃饺子的蘸料,可以去腻,增鲜!
3、荆芥腐竹
原料:荆芥嫩叶、红椒、青椒(两者任一)、葱、姜、盐、味精或鸡精。
只适合风寒感冒的病人,患风热感冒的人是不能够喝的,否则会助长热势,加重病情。
做法
将腐竹放置油锅炸至金黄酥脆,小火炒葱姜至金黄,放入青红椒爆炒,加适量盐、鸡精或味精,锅中加一勺水煮开放入腐竹,待腐竹浸透菜汁,起锅时放入大量荆芥翻身立即起锅。
4、荆芥洋葱(俗称老虎菜)
原料:荆芥嫩叶、青椒、洋葱、盐、醋、香油
做法
荆芥洗净备用,洋葱、青椒切丝,放入盐、醋、香油,最后放入荆芥调拌。
此菜为安徽颍州一代家常菜式,颍州一带人民家家种此蔬菜,夏天常食用,荆芥不可煮制太熟,腌制太久,否则发黑变软,引起腹泻。
5、荆芥馄饨
材料:荆芥6g,瘦猪肉150g,面粉200g,姜、葱,精盐,植物油,鸡汤,胡椒粉各适量的。
做法
把荆芥炒研成粉末,和面粉加水揉成面团,将猪肉剁为茸,加入姜、葱,盐,味精,植物油调陷。
将面团擀成馄饨皮,加馅包成馄饨,入鸡汤煮熟,另用碗放进胡椒粉,味精,冲入原汤,馄饨。
风寒感冒最典型的特征,第一是特别怕冷,第二是发烧并不厉害,第三是流清鼻涕,第四就是没有很明显的上火症状。
而风热感冒恰恰相反,病人经常是怕热不怕冷,流的是浊鼻涕或黄鼻涕,而且还会出现嗓子疼、咽喉疼的症状。
6、荆芥拌黄瓜
原料:荆芥嫩叶一把,黄瓜两根切丝,调味料若干。
做法
荆芥嫩叶洗净和黄瓜丝一同放入盆中,加入少许盐、味精、鸡精、醋、生抽拌匀。
装盘,再淋上芝麻酱和香油,一盘清凉利口的荆芥拌黄瓜就做好了!也可不加黄瓜直接凉拌荆芥叶,也是一道好吃的佳肴!
(《眼科龙木论》)治风热肺壅,咽喉肿痛,语声不出,或如有物哽:荆芥穗半两,桔梗二两,甘草(炙)一两。
荆芥的临床应用荆防败毒散(《外科理例》)治疮疡时毒,肿痛发热,左手脉浮数者:荆芥、防风、人参、羌活、
那么伤寒杆菌的形态及其染色到底是什么样子呢?现在我们就来大家详细地讲解一下这个问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而我们一般情况下会选择药物的治疗方式,那么治疗伤寒杆菌的药物都包括什么呢?氯霉素:氯霉素可以有效的帮
如果患者所在地区有伤寒流行现象,患者有持续性高烧,并出现中毒面容、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等症状,可以临
大家都知道,人类的80%以上的疾病都是由于细菌感染或者是细菌感染组织之后引起病变,所以才使得身体出现
其吞噬能力十分活跃,胞浆中常吞噬有伤寒杆菌、受损的淋巴细胞、红细胞及坏死细胞碎屑,在病理诊断上具有一
伤寒杆菌只有通过染色之后,通过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能够更好判断细菌的形态以及结构特征,这样才可以更好做
伤寒杆菌感染是引起伤寒疾病的主要原因,主要出现在伤寒流行季节和地区,患者持续性的高热会达到一到两周以
白喉杆菌吃什么食物好?如何饮食?白喉杆菌常吃的食物有苦苣、苦菊、苦细叶生菜、苦苣菜、苦苣、苦菊、苦细
金黄色葡萄球菌吃什么食物好?如何饮食?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吃的食物有马齿菜、马齿苋...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临床表现原发性:常见于流感、麻疹及抗菌素选用过程中,以发热、
制作荆芥生姜粥很方便准备鲜荆芥8克或者干荆芥5克一般药店有卖淡豆豉6克薄荷3克粳米70克生姜10克。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