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血虚
中医名词。指体内阴血亏损的病理现象。可由失血过多,或久病阴血虚耗,或脾胃功能失常,水谷精微不能化生血液等所致。由于气与血有密切关系,故血虚每易引起气虚,而气虚不能化生血液,又为形成血虚的一个因素。血虚主症为面色萎黄.眩晕.心悸.失眠.脉虚细等。由于女性月经失血的缘故,血虚体质多在女性身上出现。
血虚的原因:
失血过多:因外伤失血过多、月经过多,或其它慢性失血皆可造成血虚证。由于出血过多,日久则导致瘀血内阻,脉络不通,一方面造成再出血,另一方面也影响新血的生成,继而加重血虚。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饥饱不调,嗜食偏食,营养不良等原因,均可导致脾胃损伤,不能化生水谷精微,气血来源不足,而导致血虚。
慢性消耗:劳作过度、大病、久病消耗精气,或大汗、呕吐下利等耗伤阳气阴液;劳力过度易耗伤气血,久之则气虚血亏;劳心太过,易使阴血暗耗,心血亏虚等,均可导致血虚。
二、血虚的症状表现
血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对全身各脏腑组织起着营养作用。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气血亏虚则可出现一系列的病证。主要可归纳为脏腑失于濡养、血不载气两方面引起的病证。
脏腑失于濡养:一般表现为面色苍白、唇色爪甲淡白无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皮肤干燥、头发枯焦,以及大便燥结,小便不利等。
血不载气:中医认为,血为气之母,气赖血以附,血载气以行。血虚,气无以附,遂因之而虚,故血虚常伴随气虚,病人不仅有血虚的症状,而且还有少气懒言、语言低微、疲倦乏力、气短自汗等气虚症状。
血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在心肺之气共同作用之下,内至脏腑,外达筋骨,对全身各脏腑组织起着营养作用。但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气血亏虚则可出现一系列的病证。主要可归纳为脏腑失于濡养、血不载气两方面引起的病证。
(1)脏腑失于濡养
脏腑失于濡养一般表现为面色苍白,唇色爪甲淡白无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皮肤干燥,头发枯焦,以及大便燥结,小便不利等。
由于心主血,肝藏血,所以临床上血虚主要表现在心肝二脏。心血不足表现为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神志不安等。肝血不足,不能上荣则面色无华,眩晕耳鸣,两目干涩,视物不清或雀目;不能濡养筋脉,则肢体麻木,筋脉拘急,肌肉动;由于中医认为肝主筋,爪为筋之余,肝血不足,爪甲失养,枯薄脆裂。中医五行学说认为,心为肝之子,肝为肾之子。根据虚则补其母和阳生阴长的道理,在治疗时补心常兼补肝,补肝常兼滋肾。在血虚较为严重的情况下,补血方内还常加入补脾肺之气的药物。
(2)血不载气
中医认为,血为气之母,气赖血以附,血载气以行。血虚,气无以附,遂因之而虚,故血虚常伴随气虚,病人不仅有血虚的症状,而且还有少气懒言、语言低微、疲倦乏力、气短自汗等气虚症状。临床常见血虚而致气虚的慢性失血证。特别是在大失血情况下,气随血亡而脱,此时气脱反而成为主要矛盾。大气下陷则出现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气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
三、血虚如何治疗
心悸病中见血虚证,临床表现以心悸,头晕,失眠多梦,面白无华,倦怠乏力,舌质淡红,脉细弱为特点。此由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或久病体虚,气血不足,或因失血过多,心失所用所致。治宜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方用归脾汤:白术15g、当归20g、白茯苓30g、黄芪炒30g、远志10g、龙眼肉20g、酸枣仁炒30g、党参20g、木香8g、甘草炙15g、生姜10g、大枣40g。
虚劳病中见血虚证,临床表现每以心、肝血虚症状为主:
一、心血虚:以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面色不华,舌淡、脉细或结代为特点,多由禀赋不足、精血不旺、思虑耗伤心血,大病之后,失于调理,阴虚亏虚,久而不复,积虚成损所致。治宜养血安神,方用养心汤:当归20g、生地黄15g、熟地黄15g、党参20g、麦门冬30g、五味子15g、炙甘草15g、柏子仁20g、伏神15g、灯芯草10g、莲子15g。
二、肝血虚:以头晕、目眩、耳鸣、胁痛、惊惕不安、月经不调、经闭,甚则肌肤甲错、面色苍白、舌质淡、脉弦细为特点,此由情志郁结,暗耗肝血,或失血过多,久病之后失于调理,阴血亏虚,甚则血虚化燥,久而不复,积虚成劳所致。治宜补血养肝,方用四物汤加味:当归20g、熟地黄30g、白芍30g、川芎15g。
眩晕病中见血虚证,临床每以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白无华,唇甲苍白,常兼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心悸失眠等为特点。方用归脾汤:白术15g、当归20g、白茯苓30g、黄芪炒30g、远志10g、龙眼肉20g、酸枣仁炒30g、党参20g、木香8g、甘草炙15g、生姜10g、大枣40g。
头痛病中见血虚证,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隐隐作痛,遇劳加重,面色少华,心悸不宁,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治宜补养气血,方用八珍汤:晒人参30g、白茯苓20g、白术15g、炙甘草15g、熟地黄20g、当归20g、白芍30g、川芎10g。
便秘病中出现血虚证,临床表现以大便干结,排出困难,怒责乏力,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口唇色淡,脉细。此由年高体衰,产后亡血,或血虚津少,大肠失于濡润,或血少而致阴虚内热所致。方用润肠丸:当归10g生地黄30g桃仁10g火麻仁15g枳壳10g。
出血性疾病中见血虚证:临床表现为鼻衄,或兼齿衄、肌衄,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头晕眼花,耳鸣,心悸,脉细无力等。此由失血过多,血虚气亦亏,气不摄血,故血出不止。治宜补气摄血,方用人参归脾汤:黄芪炒30g、白术15g、当归20g、白茯苓25g、远志10g、龙眼肉20g、酸枣仁炒30g、晒人参20g、木香8g、甘草炙15g、生姜8g、大枣30g。
发热病中出现血虚证,则临床表现为发热,夜重昼轻,心悸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脉细数。多由久病心肝血虚,或脾不生血,或失血过多所致。治宜清热养血,方用当归补血汤:当归12g、黄芪60g。
总之,证候虽同,但在不同疾病中,其表现各有特点,临床上可根据各自病症的特点进行辩治。
四、血虚的预防和保健
(1)健脾和胃
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饮食有节,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则血液生成自然源源不断。所以,补血必须先健脾胃,脾胃强健则生化之源不绝。常用的方药有四君子汤、四物汤、当归补血汤等。
(2)益气生血
血液的物质基础是精,而促进精化为血,则以气为动力。清代李中梓《医宗必读》说:“血气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温病条辨》说:“善治血者,不求之有形之血,而求之无形之气。”《景岳全书》则说:“有形之血难以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在临床用药时,依据“气能生血”,常在补血药中,配以益气之品。常用的方剂有归脾汤、当归补血汤等;常用的补气药有黄芪、人参、党参、白术、黄精、山药、大枣等;配以养血之药,如当归、白芍、阿胶、熟地等。
(3)补肾生血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既包括先天之精,又包括五脏六腑后天之精。精能生髓,髓能化血。同时,肾中之命门为原气之所系,十二经之根,生化之源,也是温熙、促进血液生化的原动力之所在。所以,中医有“生血根本在于肾”。临床上,治血虚,必当补肾以填精,精髓足,血自旺。常用方剂有菟丝子饮、二仙丹等。常用补肾药有鹿茸、鹿角胶、阿胶、龟板胶、巴戟天、锁阳、淫羊藿、补骨脂、菟丝子、附子、肉桂、首乌、熟地、枸杞子、紫河车等。
(4)祛瘀生血
无论脾胃所化之营血,或精髓所化之血,都必须通过经脉和髓道进行释放和传输,并循环全身。精髓化血,禀于先天,而养于后天,后天水谷之精微,五脏六腑之精,亦赖经脉输送,汇于冲脉——血海,与肾之大络相会以滋肾,以营骨髓。如气血瘀阻,脉道不通,就会造成骨髓乏养而枯竭,致使血液生化无由。常用方剂有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等。常用活血化瘀药,如当归、川芎、丹参、三七、丹皮、香附等。
(5)解毒生血
中医认为,不管内伤七情或外感六淫,郁久均可化火,火热之气最易耗血伤阴。再者,象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邪毒内陷,下及肝肾,可直接造成精髓亏乏,以致生血无源。内陷邪毒或七情郁火,又可阻络成瘀,而致新血不生,因此需要清热解毒。常用方剂有犀角地黄汤、三黄石膏汤、茵陈蒿汤、五味消毒饮、清营汤、清瘟败毒饮等。常用清热解毒药有蒲公英、银花、连翘、白花蛇舌草、板蓝根、大青叶、黄连、黄芩、黄柏、紫花地丁、大黄、紫草、茵陈、半枝莲等。临床多用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溶血性贫血等。
调经血虚型此种体质的女性多患有贫血,经色较淡,质地较稀,脸色苍白或萎黄,容易疲倦、头晕、心悸,舌质淡
月经量少辨证分型月经量少血虚型月经量少或点滴即净,色淡,头晕眼花,心悸无力,面色萎黄、下腹空坠。舌质
血虚头痛吃什么食物好?如何饮食?血虚头痛常吃的食物有当归、油抒、香梭鱼...
产后血虚的食物有哪些,产后血虚吃什么好?产后血虚常吃的食物有芝麻、猪肉、猪排、猪肘子、肉末、肉松、猪
血虚经闭吃什么食物好?如何饮食?血虚经闭常吃的食物有墨鱼、木鱼干、干墨鱼、墨鱼丸、墨鱼圈、墨鱼、木鱼
产后血虚吃什么食物好?如何饮食?产后血虚常吃的食物有黑芝麻、猪小排、排骨、五花肉、子排、猪肘、猪腱、
气血虚弱吃什么食物好?如何饮食?气血虚弱常吃的食物有豌豆、干豌豆、提子、马奶子葡萄、玫瑰香葡萄、红提
血虚经闭的食物有哪些,血虚经闭吃什么好?血虚经闭常吃的食物有桂冠墨鱼饺、墨鱼干...
产后血虚的食物与饮食方法,产后血虚常吃的食物有猪头肉、猪胛心肉、肥肉、酱肉、奶脯猪肉、猪脖、猪瘦肉、
气血虚弱的食物有哪些,气血虚弱吃什么好?气血虚弱常吃的食物有豌豆粉丝、花豌豆、豌豆粒、鲜豌豆、豌豆花
气血虚亏吃什么食物好?如何饮食?气血虚亏常吃的食物有鸽子、乳鸽、鸽、鸽肉、驴鞭、羊舌、鸽子、乳鸽..
妇女血虚经闭吃什么食物好?如何饮食?妇女血虚经闭常吃的食物有鸽子、乳鸽、鸽、鸽肉、鸽子、乳鸽、红烧乳
血虚吃什么食物好?如何饮食?血虚常吃的食物有猪血、猪红、猪血、猪红、油抒、汤圆、猪皮冻、元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