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耳鼻喉 > 中耳炎 > 正文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案有哪些呢

随着春季的到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也多了起来。据了解,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的一种非化脓性炎症。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听力下降,自听增强,严重者还会导致耳聋。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中医认为分泌性中耳炎属“风聋”、“耳胀耳闭”、“耳胀痛”、“耳痹”的范畴。其病机多为风邪侵袭,经气痞塞,或痰湿浊邪,上聚耳窍或邪毒滞留,气血瘀阻。分泌性中耳炎辨证施治的要点是:

(1)风邪滞窍:感冒之后自觉耳内胀闷或微痛,耳鸣及听力减退,自声增强,鼓膜内陷,色红肿胀或见液平面。伴发热恶风,鼻塞流涕等。治宜疏风散邪,行气宣痞。方用银翘散合通气散:金银花20g,连翘12g,桔梗10g,薄荷10g,淡竹叶10g,荆芥10g,淡豆豉10g,牛蒡子15g,芦根10g,川芎15g,柴胡20g,香附10g.鼻塞重者加辛夷、苍耳子各10g;耳胀闭甚者加藿香、菖蒲各10g;若鼓室内有积液者,可加木通、泽泻各10g.若为风寒雍遏肺经,全身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涕,耳内闷胀,听力下降;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治宜宣肺散寒通窍

。(2)痰湿聚耳:耳内胀闷闭塞感较重,听力下降,自声增强,摇头时耳内有水响声。检查见鼓膜有弧形水平线或鼓膜外凸。全身多有头重头晕,倦怠乏力,口淡腹满;舌淡苔腻,脉濡或滑。宜健脾升清,利湿通窍

3)气血瘀络:耳内有闭塞感,听力减退,耳鸣渐起,日久不愈。鼓膜内陷明显,或有增厚,钙质沉着,粘连萎缩;舌质暗红,脉涩。治宜活血通络,聪耳开窍。

以上就是关于分泌性中耳炎各个治疗方法的介绍,望广大患者根据自己不同的病症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中耳炎也许大家都并不陌生,中耳炎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恶性疾病,早日摆脱疾病困扰。

分泌性中耳炎 中耳炎 活血通络 鼻塞流涕 倦怠乏力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