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俗称三叶半夏、三步跳、地八豆、药狗丹,属天南星科药用植物,是中医常用的一味药材,可分为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等。下面中医就为大家介绍半夏入药的治病验方。
半夏因其毒性较大,多炮制后使用,依炮制方法不同分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等。其味辛,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功能燥湿化痰,和中健胃,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可消肿止痛。
经典药方
(1)治湿痰,咳嗽脉缓,面黄,肢体沉重,嗜卧不收,腹胀而食不消化:南星、半夏(俱汤洗)各50克,白术75克。上为细末,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生姜汤下。(《素问病机保命集》)
(2)治湿痰喘急,止心痛:半夏不拘多少,香油炒,为末,粥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姜汤下。(《丹溪心法》)
(3)治痰饮咳嗽:大半夏500克,汤泡七次,晒干,为细末,用生绢袋盛贮,于磁盆内用净水洗,出去粗柤,将洗出半夏末,就于盆内日晒夜露,每日换新水,七日七夜了,澄去水,晒干,每半夏粉50克,入飞过细朱砂末5克,用生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用淡生姜汤下,食后服。(《袖珍方》辰砂半夏丸)
(4)治心下有支饮(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半夏一升,生姜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金匮要略》小半夏汤)
(5)治肺胃虚弱,好食酸冷,寒痰停积,呕逆恶心,涎唾稠粘,或积吐,粥药不下,手足逆冷,目眩身重;又治伤寒时气,欲吐不吐,欲呕不呕,昏瞶闷乱,或饮酒过多,中寒停饮,喉中涎声,干哕不止:陈皮(去白)、半夏(煮)各350克。上二件,锉为粗散,每服15克,生姜十片,水二盏,煎至一中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留二服滓并作一服,再煎服。(《局方》橘皮半夏汤)
(6)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一升,生姜250克,茯芩150克。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
(7)治胃反呕吐者:半夏二升(洗完用),人参150克,白蜜一升。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汤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金匮要略》大半夏汤)
(8)治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各50克,半夏100克。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金匮要略》干姜人参半夏丸)
(9)治小儿痰热,咳嗽惊悸:半夏、南星等分,为末,牛胆汁,入胆内和,悬风处待干,蒸饼丸,绿豆大。每服三、五丸,姜汤下。(《摘元方》)
约有半数以上妇女在怀孕早期会出现早孕反应,包括头晕、疲乏、嗜睡、食欲不振、偏食、厌恶油腻、恶心、呕吐
以生半夏和清半夏的乙醇提取物给小鼠灌胃,用酚红法测得清半夏的乙醇提取物有一定的祛痰作用,而生半夏未见
既主治脾湿痰壅之痰多咳喘气逆,如二陈汤、小青龙汤,又治湿痰上犯之眩晕心悸失眠,如半夏白术天麻汤,还可
法半夏的功效与作用1。燥湿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2。法半夏是植物半夏的炮
其实这个瓜篓半夏蒸乳鸽的制作方法是比较简单的,而我们也能从上文中了解到,为什么瓜篓半夏蒸乳鸽能有效的
慢性咽喉炎与精神情绪分不开每当我们说起林黛玉,很多人首先就会想到她多愁善感、郁郁寡欢、感物伤怀的性格
消肿止痛的食物与饮食方法,消肿止痛常吃的食物有雪里红、薄荷、毛冬青、野菊花、菊花茶、山鸡椒、腌雪里红
消肿止痛吃什么食物好?如何饮食?消肿止痛常吃的食物有穿心莲、大甲芋头、荔浦芋、大芋头、小芋头、菊花、
消肿止痛的食物有哪些,消肿止痛吃什么好?消肿止痛常吃的食物有仙人掌、食用仙人掌、干薄荷、麝香、半枝莲
身体出现血瘀情况就会有水肿和疼痛症状出现,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中药或者是饮食的方法治疗,很多中药都有活
小儿惊风吃什么食物好?如何饮食?小儿惊风常吃的食物有鸡血、天麻、牛黄、知了、知了肉、地龙、钩藤、全蝎
其中伴有发热者,多为感染性疾病所致,颅内感染性疾病常见有脑膜炎、脑脓肿、脑炎、脑寄生虫病等颅外感染性
燥湿化痰吃什么食物好?如何饮食?燥湿化痰常吃的食物有蜜桔、早桔、蜜桔、早桔、桔皮、半夏、橘红、法半夏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