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疝的常见种类及表现
脑疝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叫天幕裂孔疝,又叫颞叶疝、海马沟回疝。另一种叫枕骨大孔疝,又称小脑扁桃体疝。
(1)小脑幕裂孔疝 是病灶侧的颞叶沟回部分的脑组织被挤入小脑幕裂孔内形成。因被挤入的脑组织是颞叶海马沟回,所以,也称颞叶(海马)沟回疝。由于天幕上的脑组织被挤压到天幕裂孔以下,使中脑动眼神经、大脑后动脉受压,血液循环受阻。病人常表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躁不安,甚至昏迷。病灶侧瞳孔先缩小,继而逐渐散大,两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对侧中枢性偏瘫。
(2)枕骨大孔疝 是由于后颅窝病变或颅腔内高压时,小脑扁桃体被挤入枕骨大孔并嵌顿而产生。因为疝入的脑组织是小脑扁桃体,所以,也叫小脑扁桃体疝。枕骨大孔疝发生后,延脑、颅神经及血管被挤压,延脑随小脑扁桃体下移,呼吸、心跳等生命中枢受损,病人常突然出现呼吸停止,深度昏迷,四肢瘫痪,双侧瞳孔散大等,若抢救不及时,会很快死亡。
脑疝是脑血管病的最危险信号。约有一半以上的病人死于脑疝。因此,在急性期应密切注意病人的呼吸、脉搏、体温、血压和瞳孔变化,及早发现脑疝,并积极进行脱水治疗,控制颅内高压,减少病死率。
二、形成脑疝的有关因素
(一)颅内压增高是发生脑疝的先决条件
由于某种原因、如颅脑损伤、颅内肿瘤、颅内炎症、脑寄生虫病、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中毒以及各种原因所造成的脑缺氧、脑水肿等而产生的颅内压增高是引起脑疝的先决条件,即脑疝的患者一定有颅内压增高、脑疝是颅内压增高的最终病理表现与结果。但颅内压增高并非发生脑疝的唯一条件。形成脑疝还与下列多种因素有关。
(二)脑疝的发生与颅内压的高低及其增高的速度有关
脑疝的发生与颅内压力的高低肯定关系。一般说来,颅内压力越高越易发生脑疝,但颅内压的高低只是发生脑疝的重要因素之一,脑疝的形成还与颅内压力增高的速度有关。在颅内压缓慢增高者,颅内常可以较好地适应代偿,虽压力达到相当高度却不一定发生脑疝;相反,在颅内压迅速增高者,虽压力增高不明显,也可以形成脑疝,有人指出,在急性颅内压增高时,当脑脊液压力达到220mmH20即可出现小脑扁桃体疝。而在慢性颅内压增高病例,脑脊液压力有时高逃850mmH2O,并未有小脑扁桃体疝形成。
(三)脑疝的发生与颅内病变的部位有关
由于大脑半球各脑叶的解剖部位及受压后各脑叶移位的情况不同,其中颥叶占位性病变最容易发生脑疝,而弥漫性脑水肿、脑肿胀及矢状窦旁脑膜瘤则较少发生。如原上海第一医学院1958年报道的一组92例幕上占位性病变中,19例为颞叶或中颅窝占位性病变,而7例发生了天幕疝;相反,其他部位占位性病变的73例中仅10例发生了脑疝。
天幕上占位性病变最容易发生天幂疝。而颅后窝占位性病变则最易于发生枕骨大孔疝;反之。临床上遇到天幕疝,首先考虑为幕上病变;而遇到枕骨大孔疝时,首先考虑为幕下病变。
(四)脑疝的发生与颅内的解剖结构有关
颅内的某些解剖结构如小脑幕切迹、枕骨大孔等在颅内压增高时是阻力较小的部位.当颅内占位性病变发展到颅内再无代偿余地时就可挤压某此部位的脑组织向这些阻力较小的部位移动而形成脑疝,其中小脑幕切迹是形成颞叶钩回疝的部位,而枕骨大孔是形成小脑扁桃体疝的部位。
(五)脑疝的发生与颅内病变的性质有关
颅内局灶占位性病变较易引起脑疝,而弥漫性病变则相对较少引起脑疝。如原四川医学院1963年报道的一组74例脑疝的病理中,53例为海马钩回疝,其中47侧为局灶占位性病变引起,只有6例为弥漫性病变所引起;扣带回疝18例均由同侧大脑半球病灶所引起;小脑扁桃体疝5l例,其中42例为局灶性病变引起,而只有9例为弥漫性病变引起。
在占位性病变中又以形成较快者较易发生脑疝,如上述53例海马钩回疝中,47例为局灶性病变引起。其中以形成局部病灶较快的颅内血肿晟多,占27例,其次为颅内肿瘤。占10例,颅内脓肿9例,化脓性血栓性矢状窦静脉炎l例,因为局部病灶形成较快,颅内压增高就迅速。此与脑疝形成和颅内压增高速度有关相一致。
(六)脑疝的发生与不适当的检查治疗有关
在颅内压增高的患者中有时由于采取不适当的检查和治疗而诱发脑疝者也屡见小鲜,这些是值得引以为诫的沉痛教训。Cushing曾指出颅内压增高时腰椎穿刺的危险性.许多人也强调腰穿危险,甚至列为禁忌。我们认为腰椎穿刺对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并非绝对禁忌,仍不失为颅内压增高患者的一项重要检查治疗方法。关键在于掌握好适应证、禁忌证。不适当的腰穿.如穿刺针过粗,故脑脊液过快、过多,或行脑脊液动力学检查均可诱发或加重脑疝。这种情况常发生在腰穿当时及数小时以至数1小时以后。我们曾有一例颅脑损伤并发硬膜下血肿,经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术后的患者由于术后进行腰穿放液过快过多、又加以经腰穿注氧过多,虽在幕上去骨瓣区看不到有颅内压增高现象(去骨瓣区仍见塌陷),但患者表现为昏迷加深,一侧瞳扎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伴有生命体征的明显改变。临床考虑为上行性天幕疝(小脑蚓疝)形成,在脱水药物治疗后患者症状很快缓解。此外在颅内压增高患者进行气脑造影,不适当的搬动或输液过量、过快时均可诱发脑疝形成,应予以特别注意。
(七)脑疝的发生与患者颅内的代偿能力有关
在慢性颅内压增高时,儿童由于颅缝未闭合,头颅常可随颅内压缓慢增高发生颅缝分离,囱门扩大而使颅腔容积增大.扩大了颅内代偿空间而延缓了脑疝的发生。老年人,由于脑萎缩,使颅内容物体积缩小,颅内空间相对扩大.增加了代偿能力,致使颅内压增高症状不明显,延缓了脑疝的发生。
三、治疗脑疝的偏方
脑疝是我们人体一种常见的脑科疾病,该脑疝疾病主要就是发生在颅腔内,通常患者的身体的很多部位都是很难受的,所以很多人在得知自己患上脑疝的时候,都会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而且还有好多患者因为不满意医生的治疗效果,通常又会去寻求一些治疗脑疝的偏方,下面就是几种用来治疗脑疝的偏方。
脑疝的偏方一
首先要准备好食材,需要备有黄芪10克,淮山药20克,玉竹25克,陈皮2克,百合20克,桂园肉15克,枸杞子10克,猪排骨300克或整鸡一只,一些食用盐。
第1步先把黄芪、山药等药材放入一个布袋中,记住,要扎紧口袋,然后放进大约500毫升的水,让它们在水中中浸5-10分钟。
第2步等药材浸足时间后,再加入排骨,先大火后小火,炖煮3-4小时。最后捞出布袋,加入适量的盐,胡椒粉等调料就可以食用了。每次吃1碗,一天一次。
脑疝的偏方二
宁神排骨汤
原料:黄芪10克,淮山药20克,玉竹25克,陈皮2克,百合20克,桂园肉15克,枸杞子10克,猪排骨300克或整鸡一只,食盐。
制法:先将黄芪、山药等药材放入布袋中,扎紧口,放约500毫升水中浸5-10分钟;再加入排骨,先大火后小火,炖煮3-4小时;捞出布袋,加入盐,胡椒粉等即可食用。每次1碗,每天1次。
功效:健脾开胃,补气益神。本膳主要适用于颅内压增高而气血两虚者。颅压增高,可出现头晕、耳鸣等症状。
脑疝的偏方三
饮食中应有适当蛋白质,常吃些蛋清、瘦肉、鱼类和各种豆类及豆制品,以供给身体所需要的氨其酸。多食用可增加免疫功能的食物,如香菇、蘑菇、木耳、银耳等。
四、脑疝的治疗原则
三种类型治疗原则:包括降颅压治疗(药物和脑室引流等)和病因治疗等。
1.小脑幕切迹疝的治疗原则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小脑幕切迹疝的诊断并不困难。但临床上由于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而酿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者,并不鲜见。因此,对颅内压增高的病人,应抓紧时间明确诊断,力争在脑疝未形成前或脑疝早期进行处理。一旦出现典型的脑疝征象,应按具体情况,作如下紧急处理:①维持呼吸道通畅;②立即经静脉推注20%甘露醇溶液250~500ml;③病变性质和部位明确者,立即手术切除病变;尚不明确者,尽速检查确诊后手术或作姑息性减压术(颞肌下减压术,部分脑叶切除减压术);④对有脑积水的病人,立即穿刺侧脑室作外引流,待病情缓解后再开颅切除病变或作脑室-腹腔分流术。
经以上处理,疝出的脑组织多可自行还纳,表现为散大的瞳孔逐渐回缩,病人意识好转。但也有少数病人症状不改善,估计疝出的脑组织已嵌顿,术中可用脑压板将颞叶底面轻轻上抬或切开小脑幕,使嵌顿的脑组织得到缓解,并解除其对脑干的压迫。
2.枕骨大孔疝的治疗原则治疗原则与小脑幕切迹疝基本相同。凡有枕骨大孔疝症状而诊断已明确者,宜尽早手术切除病变;症状明显且有脑积水者,应及时作脑室穿刺并给予脱水剂,然后手术处理病变;对呼吸骤停的病人,立即作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同时行脑室穿刺引流,静脉内推注脱水剂,并紧急开颅清除原发病变。术中将枕骨大孔后缘和寰椎后弓切除,硬膜敞开或扩大修补,解除小脑扁桃体疝的压迫。如扁桃体与周围结构粘连,可试行粘连松解。必要时可在软膜下切除水肿、出血的小脑扁桃体,以减轻对延髓和颈髓上段的压迫及疏通脑脊液循环通路。
3.大脑镰下疝的治疗原则治疗原则与小脑幕切迹疝基本相同。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鱼肉中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
其次要多吃富含精氨酸的食物,如海参泥鳅鳝鱼及芝麻山药银杏豆腐皮葵花子等,这类食物可补肾填精,有助调节
尤其它的口感酥软,清香可口,在夏季天气炎热,或者是冬季室内干燥的时候,能够很好的起到帮助人体清凉解暑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四要和四不要心脑血管意外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
心脑血管疾病的食物与饮食方法,心脑血管疾病常吃的食物有玉米粒、老玉米、黑玉米、玉米面面条、花粉、黑麦
世界上优质的鱼油,多以北欧挪威等地的深海鱼为主要原料,这些地区靠近北极圈极寒地带,常年冰冻,海水纯净
蕨粉也是灾荒之年一种良好的救荒食品正如明代诗人黄裳在《采蕨》诗中所言“皇天养民山有蕨蕨根有粉民争掘朝
脑疝是由于某种原因如颅内占位导致某一分腔压力增高,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从而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
此外,如对颅内压增高的患者,腰椎穿刺释放过多的脑脊液,导致颅内各分腔之间的压力差增大,可促使脑疝的形
高热护理:脑疝患者要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药物降温或亚低温治疗(轻中度低温(30℃~35℃)能明显改善
此外,如对颅内压增高的患者,腰椎穿刺释放过多的脑脊液,导致颅内各分腔之间的压力差增大,可促使脑疝的形
小脑幕切迹疝它是幕上的颞叶的海马旁回、钩回通过小脑幕切迹被在通过撞击或其他诱发原因造成其推移至幕下,
病人可有头痛,呕吐,眩晕,易激惹,情绪不稳,缺乏自信,注意涣散,植物神经症状如皮肤苍白,冷汗,血压下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