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宝宝有“积”的表现
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大口大口地吃饭,长得快快地、壮壮地。但有些宝宝一到吃饭时,就会愁眉苦脸,觉得吃下去这些饭菜真让他们发愁。妈妈只好极尽“哄、劝、许诺”之本事,可成效并不大,眼看着宝宝一天天瘦下去,和同龄的宝宝一比,各项生长指标都落后,做妈妈的怎么能不着急呢?
一、宝宝身体有了“积”
这样的宝宝多是患了中医所说的疳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有“积”。它是小儿时期一种常见的病症,通常城市的儿童发病率较高,主要见于5岁以下的宝宝,尤其在夏季炎热时发病率较高。但是,如能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很快就会治好;若不予重视则容易引起贫血,并发营养不良,影响宝宝正常的生长发育。
二、什么原因使宝宝身体有“积”?
“积”是由于宝宝的脏腑娇嫩、脾胃消化功能尚未健全所致。中医认为,胃司受纳,脾主运化,脾胃调和方能知饥欲食,食而能化,宝宝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引起宝宝身体有“积”的主要病因如下:
1.妈妈妊娠期间营养不良,或宝宝是早产儿,先天肠胃功能不足;
2.宝宝经常饥饱无度,加之大人盲目给吃营养食品、零食,损伤脾胃;
3.婴儿时期没有及时添加辅食,消化功能较同龄宝宝差。
三、宝宝有“积”的表现
宝宝有“积”后,大多表现为见饭不喜,没有饥饿感,但喜冷饮;面色萎黄,形体偏瘦,毛发稀疏、枯黄;脾气烦躁易哭,夜间入睡不稳,额头上多汗或面红耳赤,口中有酸臭气味;体内锌、铁、钙等微量元素均缺乏,血色素也偏低。
四、小儿疳积居家治疗法
宝宝有“积”,可以通过吃健脾、消积的药物治疗,但对有些宝宝来讲喂药很困难,且见效慢。中医传统疗法即捏积,对治疗宝宝有“积”有其独到之处。捏积也称为小儿按摩,是中医外治法之一,通过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年龄越小,疗效越好。
捏积的方法操作简便,方便易行,并且见效快、疗效好、无毒副作用。方法为每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各位妈妈不妨一试。具体部位可见附图示意,操作方法如下:
1.运大肠:大肠穴位于食指端桡侧边缘至虎口。妈妈可用一根食指在此处做直线推动按摩,每次推200次,每天1次,还可治疗腹泻。
2.推脾土:脾土穴位于拇指螺纹面。妈妈可用一根食指在此处推动按摩,每天1次,每次推200次,可治疗宝宝呕吐、腹胀。
3.揉板门:板门穴位于大鱼际隆起处,妈妈可用一根食指揉此处,每天1次,每次揉50-100次,可治疗宝宝腹胀、食欲不振。
4.推天河水:天河水穴位于前臂掌侧正中,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妈妈可用一根食指推动按摩此处,每天1次,每次100-200次,可治疗身热烦躁、便秘的宝宝。
5.捏脊4遍:双手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宝宝的皮肤,拇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到大椎两旁,即为捏脊一遍。如此反复4次,可治疗宝宝厌食、腹胀、腹泻。
妈妈须知:
1.在进行上述疗法时,妈妈一定要注意推拿手法要轻柔,在按摩处的皮肤上撒少许爽身粉,这样操作起来会减少阻力,减轻不适感。
2.如果宝宝皮肤局部有皮疹或破损,一定要暂时停止按摩。
3.正在发热患病的宝宝不适宜使用此法。操作掌握不好的妈妈,可到中医医院进行此项治疗。
二、疳积脾虚的症状及推拿治疗法
疳积脾虚的症状
疳积脾虚的主要症状就是手热。原因一是饮食不节,即有的饮食无度,食不定时,常吃零食,长期下去可损伤脾胃功能,引起运化失常,形成积滞,积滞日久,水谷精微无能吸收,形成疳积而发热。二是患其它疾病后,如吐泻,痢疾、寄生虫病等治疗不当,迁延日久,损伤气血,导致营养不良而形成疳积发热。
疳积脾虚的推拿法
常用的推拿治疗手法有:补脾经,运板门,推四横纹,运内外八卦,揉中脘,分推阴阳,揉天枢,揉足三里。以下选取手部的运板门、推四横纹、运内外八卦三种手法为例,详解具体的取穴和操作手法:
1、运板门
位置:手掌大鱼际平面。
运法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运本穴,称运板门。
2、推四横纹
位置: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小儿四指拼拢,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为推四横纹。若用拇指甲掐,为掐四横纹。
3、运内外八卦
位置:手掌面,以掌心(劳宫穴)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画一圆为内八卦。手背上相对应的为外八卦。
操作:用运法。
三、疳积脾虚该怎么办
1、如何治疗疳积脾虚
首先不是药物治疗,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掌握几个原则:饮食要简单,少食肥甘厚味、生冷的东西,要粗茶淡饭,好吃的不要吃太多,美物不可多食,对于婴儿一定要注意奶制品的补充,牛奶、奶粉、母乳这些一定要注意,要简单还有规律,孩子从小要养成定时定量的习惯,在吃饭的时候不勉强不娇惯,不浪费。要饮食有节制,防止暴饮暴食。过饥伤脾过饱也伤脾,俗话讲一顿吃伤十顿喝汤。你就说一顿如果吃的太多了你再吃就不要再那么多,喝点汤就可以了,你最好不要一顿吃伤,孩子的食物一定要多以水为传热介质烹饪,如蒸煮煲汤,少用煎烤等以油为介质的烹调方式。
第二,婴幼儿添加辅食不能操之过急。
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由简单到复杂,由软到硬,由细到粗。当然,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一定要注意,少用脑多运动。因为,现在的孩子学习负担太重,用脑太多,运动太少。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非药物疗法。比如:捏脊、摩腹、推拿、食疗。
2、疳积脾虚吃什么
红薯
俗称甘薯、山芋。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纲目拾遗》认为番薯能“补中,暖胃,肥五脏”。脾虚之人,可用番薯当主粮,常食之。
饭豇豆
性平,味甘,能健补脾胃,对脾胃虚弱、食少便泻,或妇女脾虚带下者,食之最宜。《滇南本草》中即有“治脾土虚弱,开胃健脾”的记载。明·李时珍还说它能“理中益气,补肾健胃,和五脏,调营卫,生精髓”。除通常炒食外,还可同粳米煮饭或煮粥食用。
卷心菜
有健脾养胃、缓急止痛、解毒消肿、清热利水的作用,可用于内热引起的胸闷、口渴、咽痛、小便不通、耳目不聪、睡眠不佳、关节不利和腹腔隐痛等症。其含有的维生素C等成分具有止痛及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卷心菜与薏仁、陈皮、蜂蜜同煨可用于治疗胃脘胀痛、上腹胀满及胃、十二指肠溃疡,与赤小豆、冬瓜、冰糖煨熟可消肿利水。大便溏泄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多吃。
四、疳积脾虚食疗
鸡内金散:鸡内金焙干研粉,每次2-3克,温开水送服,每㈠2-3次。本方能消疳化枞,健脾止泻,治小儿疳积、遗尿均有良效。
内金煮黄鳝:黄鳝肉100~150克,鸡内金10克,加水共煮,调味食用。每日1次,连服3—5天。此方适用于小儿疳症虚损,体质虚弱。
山药扁豆粥:鲜山药、粳米各30克,白扁豆15丸。先将粳米、扁豆加水适量煮粥,煮沸后入山药片,再煮即成。每日分2次服,连服3~5天。此方重在健脾消湿,脾健则湿化,湿化则泻止。
消食散:谷芽、1山楂、槟榔、枳壳各等分,共研为细末。每次服l-2克,每日3次。此方消导之力较强,又能健脾开胃,消除腹胀。
田鸡粥:田鸡1只,除去头和内脏,粳米30克,加水煮粥。每日1次,连服3-5天。此方有健脾止泻、消疳化积的功效。
茯苓煮鸡肝:鸡肝(或猪肝)30克,茯苓10克,共煮烂熟,吃肝、喝汤,每日分2次服,连服7-10天。此方能健脾生血、补养肝肾、养血明目、宁心养神。主治小儿疳积身体虚弱,对疳积双目羞明,血不营目者尤为适宜。
独脚金猪肝汤:独脚金(又名疳积草)15克,猪肝100克。独脚金洗净,猪肝切片,加水适量,煎至1碗,以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肝。每日分2次服,连服3-5天。此方具有健脾、除积、消食等功效。
羊奶粉是由羊奶制成,是国内外营养学家认为最接近人奶的乳品,不仅营养全面,而且容易
牛肉是全世界人都爱吃的食品,中国人消费的肉类食品之一,仅次于猪肉,牛肉蛋白质含
很多父母都会问同样的问题,问什么奶粉怎么样?品质如何?可以安全放心食用吗?等等,到
当糖在身体内分解产热时,会产生大量的丙酮酸、乳酸等酸性代谢废物,使血液从正常的弱碱性变成酸性并且形成
婴儿出现扁平足对往后的运动和体力方面影响很大,宝宝越大,双脚的站立和行走越易疲劳,小腿易酸胀,膝关节
落枕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经常落枕可能是颈椎病的最初阶段颈型(轻型)也称局部型颈椎病,这一型在三十年前是不
还可以推拿肺俞穴,肺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里面的穴位之一,适当的按揉一下这个穴位就可以有效的缓解因为肺部
惊蛰时节人体阳气虽然已经开始转盛但还没有达到巅峰状态,外界的寒气也还未完全退去,所以此时的“春捂”也
如果迁延日久、反复发作,出现肺肾阴虚证的症状,在清肺经、清大肠经、掐少商等基础上再加上补肾经300次
如果说患者怕痛,那么就会导致肩膀周围的肌肉出现紧张的情况,这个时候可以选择仰卧位,然后将患病的手微微
力量不可过重,以免造成呛咳甚至窒息家长左手握住患儿手部,分别用右手拇指腹擦推小儿左右两手臂外侧部,至
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中医推拿方法不错,可让孩子仰卧,对于不太配合的孩子,要将其上肢固定住了,然
那么,三个月的宝宝咳嗽原因有哪些?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特点:多为一声声刺激性咳嗽,好似咽喉瘙痒,无痰。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