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养生 > 幼儿保健 > 正文

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护理 新生儿ABO溶血病的预防

一、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病机制

1.RH血型不合溶血病Rh血型系统共有6种抗原即C、c、D、d、E、e,凡具有D抗原者为Rh阳性各Rh抗原的抗原性强弱依次为D>E>C>c>e>d,但至今尚未发现d抗原的存在,仅是理论上的推断,以d表示缺乏D抗原,即Rh阴性Rh阴性的频率在种族中有很大差异,白种人群中约占15%,中国某些少数民族(如维吾尔族)人群中也占5%以上,但在汉族人群中仅占0.34%。Rh血型不合溶血病主要发生在Rh阴性的母亲和Rh阳性的胎儿,但Rh血型不合溶血病也可发生于母婴均为Rh阳性时,其中以抗E较为多见(母亲没有E抗原而胎儿的红细胞有E抗原),因为在我国汉族人群中无E抗原者几乎占半数,其他如抗C或e、c也可引起新生儿溶血。

Rh溶血病在第1胎发病率很低,因为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多数发生在妊娠末期或临产时,而初次免疫反应产生IgM抗体需要2~6个月且较弱,不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故第1胎常处于初次免疫反应的潜伏阶段而不发病当再次妊娠第2次发生免疫反应时,仅需数天就可出现主要为IgG能通过胎盘的抗体,并能迅速增多进入胎儿体内,使胎儿的红细胞致敏而发生溶血。故Rh溶血病往往第2胎才发病。由于Rh系统的抗体只能由人类红细胞产生,若母亲有过Rh血型不合的受血史,则第1胎也可发病。

2.ABO血型不合溶血病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以母亲O型、胎儿A型或B型最为多见;母亲A型胎儿B型或AB型,或母亲B型、胎儿A型或AB型时同样亦可以发病,但较少见。

与Rh溶血病不同,ABO溶血病可发生在第1胎,这是因为食物、革兰阴性细菌、肠道寄生虫疫苗等也具有A或B血型物质,持续的免疫刺激可使机体产。

生IgG抗A或抗B抗体,怀孕后这类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可引起溶血。由于A和B抗原也存在于红细胞外的许多组织中,通过胎盘的抗A或抗B抗体仅少量与红细胞结合,其余都被其他组织和血浆中的可溶性A和B血型物质中和吸收因此虽然母婴AB0血型不合很常见,但发病者仅占少数。

二、新生儿ABO溶血病的3个临床表现

1.轻型此型以AB0溶血病最为常见,受累患儿仅有轻度溶血,表现为轻度高胆红素血症,无明显贫血,临床易误诊为“生理性”黄疸。除早期光疗外,一般不需治疗。

2.中型患儿表现为中度贫血和中~重度高胆红素血症。黄疸常在生后24h内出现,具有出现早、上升快等特点,若不治疗有发生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危险。患儿可有肝大脾大,外周血有核红细胞增多。血清胆红素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但也有少数患儿在病程恢复期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出现“胆汁黏稠综合征”。由于血型抗体持续存在致溶血继续,患儿可在2~6周发生明显的贫血(Hb<80g/L),称晚期贫血。

3.重型主要见于Rh溶血病,患儿可死于宫内或出生时表现为胎儿水肿,患儿全身浮肿、苍白、皮肤淤斑、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力衰竭、肝脾肿大和呼吸窘迫。胎儿水肿的原因除与严重贫血所致的高心排出量、心力衰竭有关外,还与肝功能障碍所致的低蛋白血症和继发于组织缺氧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关。由于胎儿红细胞破坏分解产生的胆红素可经胎盘由母体排出,黄疸可在出生时不甚明显,但在出生后迅速出现并呈进行性加深此型病情极重如不及时治疗常于生后不久死亡。

三、新生儿ABO溶血病的

实验室检查:

凡既往有原因不明的死胎、流产输血史或新生儿重度黄疸史的孕妇;或出生后新生儿早期出现进行性黄疸加深者(血清胆红素每小时上升速率>8.6μmoL/L),均应考虑新生儿溶血病的可能应立即进行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

1.出生前诊断对已知与其丈夫Rh血型不合的孕妇,应在孕12~16周、28~32周和36周测定血型抗体若抗体效价迅速上升或滴度≥1∶64(抗人球蛋白法),则提示胎儿可能受累然而抗体滴度的高低与胎儿受累的严重程度并无明显相关性,因此有作者建议在妊娠的任何时候抗体效价≥1∶16时应作羊膜腔穿刺,或经皮脐血采样(percutaneousumbilicalbloodsampling,PUBS)和胎儿B超来监测胎儿溶血的严重程度羊膜腔穿刺可测定羊水胆红素水平;PUBS可直接测定胎儿脐静脉血的血红蛋白水平;胎儿B超则有助于鉴别胎儿溶血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胎儿水肿和胎儿窘迫。

2.出生后诊断对疑有新生儿溶血病的新生儿应进一步作下列实验室检查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脐血<13g/dl)、网织红细胞增高(>6%)外周血有核红细胞增高(>10/100白细胞)等均提示患儿可能存在溶血。但确诊本病的主要依据需证实婴儿红细胞已被致敏,如Rh血型不合者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直接法阳性即可确诊;由于新生儿红细胞上存在相应的A或B抗原位点较少,因此ABO溶血病直接Coombs试验反应微弱,需作改良法Coombs试验或释放试验。由于Rh血型抗体只能由人类红细胞引起,故间接法Coombs试验测出患儿血清中存在血型抗体对Rh溶血病的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但ABO溶血病仅游离抗体阳性只能表明小儿体内有抗体而不一定致敏,不能仅据此确诊。

其它辅助检查:

根据病情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做心电图、B超、X线、血尿便常规及生化等检查。

四、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治疗和预防护理知识

治疗

1.重症胎儿水肿应保持有效通气,抽腹水或胸腔积液和尽快换血危重者可先用浓缩红细胞小量输血或部分交换输血,以纠正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

2.对高胆红素血症者应采取积极措施(光照疗法或交换输血)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是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指征。光疗是最常应用的降低血清胆红素有效而安全的方法对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或低蛋白血症者输注人血白蛋白1g/kg或血浆10ml/kg,可减少游离胆红素水平。

3.纠正贫血早期贫血严重者往往血清胆红素很高而需交换输血晚期小儿因贫血而心率加快、气急或体重不增时应适量输血。输血的血型应不具有可引起发病的血型抗原和抗体。

4.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静脉输注(IVIg)在防治新生儿溶血病中的应用孕母或新生儿应用大剂量IVIg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新生儿溶血病,可用于产前已被致敏的母亲或胎儿,也可用于已发生溶血病的新生儿。剂量为每天400mg/kg4~5天为1个疗程,然后每隔15~21天重复1个疗程,直至分娩。新生儿期用药应尽可能早,一旦诊断明确即可用药,剂量500~1000mg/kg,1次即可。由于IVIg只能减轻溶血,不能降低体内已经产生的胆红素水平,故仍应联合应用光疗。

5.抗D-IgG预防Rh(D)溶血病分娩后尽快(72h之内)给予Rh阴性母亲肌注抗D-IgG300μg,可使胎儿红细胞在刺激母体产生Rh免疫抗体之前即在母体循环中被破坏,从而预防母亲致敏但仅适用于尚未致敏的Rh阴性的孕母。

预防

新生儿溶血病的防治目的有二:①预防严重贫血和低氧所致的宫内或出生后不久死亡;②避免由于高胆红素血症所致的胆红素脑病。

出生前治疗:产科对新生儿溶血病的处理主要是检测哪些胎儿严重受累,治疗胎儿贫血和决定最佳的分娩时机当母亲Rh血型系统抗体效价≥1∶64或t≥0.7μg/ml时,预示胎儿严重受累,可通过宫内输血或早期终止妊娠预防胎儿死亡,或采用血浆置换术降低孕母血型抗体效价。若胎儿已达33周以上,羊水卵磷脂与鞘磷脂之比>2,则提示胎肺已经成熟可以考虑提前分娩。

溶血 发病 溶血病 新生儿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