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养生 > 幼儿保健 > 正文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诊断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康复训练

一、关于小儿麻痹及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简述

脊髓灰质炎又名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部分病人可发生弛缓性麻痹。流行时以隐匿感染和无瘫痪病例为多,儿童发病较成人为高,普种疫苗前尤以婴幼儿患病为多,自50年代末普遍采用疫苗预防本病后,其发病率已大大下降。

小儿麻痹症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上海交通大学专家组表示本病的特点是高烧后,出现肢体弛缓性瘫痪患小儿麻痹症的儿童约有20%的患儿残留不同程度的畸形,患小儿麻痹症受累肢体两年后未恢复就称为“小儿麻痹后遗症”。影响患儿的生活、生长和发育成熟,不仅造成小儿身体畸形还为小儿生活自理、学习以及进入社会造成了严重障碍,使患儿的身心各方面都受到了打击。

对这种疾病的治疗要从患儿的全面障碍和需要来处理,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康复治疗,即患儿不仅身体而且精神和社会生活都应得到康复照顾和治疗,使他们和健康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全面康复一般包括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等。

二、小儿麻痹后遗症康复训练的相关内容

康复训练最主要的目的是恢复或补偿儿麻后遗症患者已丧失的运动功能,进而提高上肢的日常活动能力以及下肢站立和行走功能,争取达到生活自理,早日回归社会。经常训练的内容主要有增强肌力训练、扩大关节活动范围训练,矫形器制作和使用.以及手术后肢体功能恢复训练。

康复训练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般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适当的训练尺度、数量和方法。训练量不够,无明显效果;而训练过量又可造成肢体的损害,比如:肌肉拉伤、关节肿胀、骨折脱位等等。所以必须掌握好这个尺度,训练量要适当。

(2)训练应一步步来,不可操之过急。活动次数由少到多,关节活动范围由小到大,使用的力量由轻到重。训练量逐步增加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任何训练都不应该引起明显疼痛。有时训练中可产生轻微疼痛,但在停止活动后,疼痛应消失。如果训练时发生严重疼痛,休息后又不消失,常常是损伤的信号,要停止训练。

如果训练后疼痛剧烈,甚至出现下肢浮肿,表明运动过量,也应该暂时停止训练。

(4)训练不应感到疲劳。如有疲劳感觉时,应休息5~10分钟再训练,以免过度劳累造成伤害。

一般认为小儿麻痹症在发病两年以后留下后遗症,病情不再进展,但也不易好转,患儿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残疾状态,不会再复发小儿麻痹症。但近年来许多医学专家通过实践提出了不同看法:他们指出有一部分患过小儿麻痹症现已“痊愈”的人,在患病30~40年以后病情仍可复发,出现新的类似小儿麻痹症的症状,被称为小儿麻痹后发综合征。患者表现为:极度疲劳,肢体软弱无力逐渐加重,肌肉、关节疼痛以及肢体瘫痪和肌肉萎缩。这一情况提醒我们,患过小儿麻痹症现已稳定的患者,如果出现以上的症状,应该立刻去医院看病,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三、小儿麻痹后遗症的中医释义

小儿麻痹后遗症,西医病名。属中医痿证、痿躄的范围。多由风湿热之邪内窜经络所致,不同于一般温邪袭肺或暑湿壅阻肠胃。临床表现早期类似感冒,如发热、呕吐、腹泻等。发生麻痹前期多有面赤,咽红,出汗,全身肌肉疼痛拘急,四肢颤震等。治宜通利湿热,祛风通络。若病毒深入,可见嗜睡,昏迷,抽搦,项强或喘促,吞咽困难等症。治宜熄风镇静,或定喘降逆。本病进入麻痹期,瘫痪可发于身体各部,常见于四肢,尤以下肢为多见。治宜疏风通络,调和气血,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如面部瘫痪,用牵正散加减或针刺颊车、地仓、合谷。若此期未能恢复,日久可致肌肉萎缩,关节变形等,即为小儿麻痹后遗症,治宜补益肝肾,温通络脉,用虎潜丸、活络丹或金刚丸等。并积极配合针灸、按摩治疗,上肢瘫痪取肩髃、肩髎、曲池、大椎;下肢瘫痪取足三里、解溪、环跳、风市、阳陵泉;腹肌瘫痪,取中脘、梁门、气海;颈肌瘫痪,取天柱、天鼎、天容。

四、小儿麻痹后遗症的诊断及症状相关

诊断要点

1、有急性小儿麻痹症病史。

2、年龄多发于6个月―3岁儿童。

3、程度先重后轻。

4、仅运动功能丧失,感觉及大小便功能均正常。

5、麻痹多数不对称,呈节段性、非集群性,股四头肌受累最多。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症状和病程:分为3期。

1、急性期:自感染开始到肢体瘫痪,历经潜伏期,为全身反应期,有短期发热,出现类似感冒症状,约2―5天体温恢复正常,突然出现肢体瘫痪。

2、恢复期:全身症状消失,肢体瘫痪程度逐渐减轻。

3、后遗症期:相应神经支配的肌肉麻痹,可因姿势、负重等不平衡,出现各种畸形及功能障碍。

在我国的肢体残疾者中,相当一部份是由于患了小儿麻痹症后遗留残疾,叫做’小儿麻痹后遗症"。根据1987年普查推算,我国约有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183万人。自从1988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的康复计划后,到1995年底,全国已有50万有,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残疾人接受了矫治手术,改善了功能。其中广东省在"八五"计划期间,就完成了二万多例的"儿一麻"矫治手术。

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深入,小儿麻痹症的发病率已大大降低,儿麻后遗症患者也逐年减少。尽管如此,但仍有为数不少的儿麻后遗症患者有待矫治和康复,因此,在"九五"期间,继续为小儿麻痹后遗症等肢体残疾者进行矫治康复,仍然是一项重大的任务。

小儿麻痹后遗症 独活 肢体疼痛 脊髓灰质炎 小儿麻痹症 急性传染病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