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罗阿丝虫病
罗阿丝虫病又称卡拉把丝虫肿、热带肿或短时性肿胀,是由罗阿丝虫感染所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病人是惟一的传染源,通过中间宿主——斑虻传播,它们仅在白天咬人。人类是罗阿丝虫的惟一宿主。
诊断
本病诊断要点:患者有在流行区生活的历史,如来自或到过非洲的人群;典型的眼部奇痒、游走性皮下肿块伴有皮肤瘙痒等症状;球结膜下或皮下可见到虫体蠕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血中或骨髓液中检出微丝蚴、眼部或皮下包块活检出成虫是确诊本病的依据。
治疗
1.乙胺嗪对微丝蚴和成虫均有效,连服20天。必须注意,若外周微丝蚴密度大,乙胺嗪杀死大量微丝蚴时阻塞大脑毛细血管时,可出现脑膜脑炎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2.已有研究表明,伊维菌素具有杀灭罗阿丝虫微丝蚴的作用,但该药在本病治疗中的副作用严重。
3.若肿块不多也可手术摘除。
二、罗阿丝虫病的病因是什么呢
虫体微白色,呈半透明丝状,雄虫长30~34mm,宽0.35~0.43mm雌虫长50~70mm,宽0.5mm,常寄居于皮下与眼结膜下,可存活15年之久。微丝蚴长250~300μm,宽6~8.5μm,多在白天10~15时于患者外周血中出现,亦曾发现于尿、痰、脑脊液中,呈昼现周期性。当中间宿主斑虻叮咬人体吸血时,微丝蚴可被吸入,约经7天在斑虻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当虻再次吸血时,感染期幼虫即自喙逸出至人体皮肤上,经吸血创口而侵入人体,在人体内约经1年发育成熟。
1、罗阿丝虫病的传染源
病人为唯一传染源。虽通常猿猴可感染罗阿丝虫另一种夜现周期型生理株,但它不能感染人体。
2、罗阿丝虫病的传播途径
传播媒介为斑虻属,主要为分斑虻和静斑虻,俗称马蝇或红蝇。有人报告非洲曼蚊也可能为重要传播媒介。
3、罗阿丝虫病的易感人群
人对罗阿丝虫普遍易感。流行区因反复被传播性斑虻叮咬居民存在不同程度获得性免疫力。
三、罗阿丝虫病的症状及检查是什么
罗阿丝虫病的症状
多数罗阿丝虫病病人除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外,并无其他临床症状。主要临床为反复发作的皮肤肿胀,称为“卡拉巴肿,是由于成虫移行于皮下结缔组织,短暂停留某处时,其代谢产物刺激局部产不剧烈炎症反应所致。剧痛肿块有瘙痒感,多见于腕部和踝部,初时呈红色,直径2—3cm,渐扩大至10—20cm,持续数日至数周,虫体离去肿块消失。成虫亦可侵入其他脏器,当侵犯眼球前房时,常从结膜下移行,引起严重的结膜炎。侵犯心脏时可引起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此外,尚可引起脑病,末梢神经炎和关节衍等。
罗阿丝虫病的检查
1、临床表现检查:当罗阿丝虫在人体皮肤或者眼部移行是可通过观察发现虫体的蠕动。
2、血象检查:外周血微丝蚴阳性,且外周血象多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可高达60%~90%。
四、罗阿丝虫病的护理保健是什么
罗阿丝虫病的保健
护理:
1、进行有关防治化脓性皮肤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进行预防检查,尽可能消灭一切发病因素。
2、注意皮肤卫生,加强身体锻炼,增进皮肤的抵抗力。
3、保持皮肤机能的完整性,对于皮肤病,尤其是瘙痒性皮肤病,应及时进行合理治疗,防治皮肤损伤,避免搔抓及皮肤摩擦等刺激。
适宜食物:合理搭配膳食营养。
罗阿丝虫病的预防
控制传染源:及时治疗患者,根据流行病学情况可通过排查确认感染患者;用杀虫剂消灭虻幼虫。
消除传染途径:清除容易滋生虻虫的场所。
保护好易感人群:进入丛林等虻虫较多的地方应事先在皮肤上涂驱避剂(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以防斑虻叮刺。
罗阿丝虫病的治疗
乙胺嗪对微丝蚴和成虫均有效,成人剂量为200mg,每日三次,连服20d。必须注意,若外周血微丝蚴密度很高,乙胺嗪杀死大量微丝蚴时,阻塞大脑毛细血管,可出现脑膜脑炎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饮食指导进食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以促进心肌细胞恢复少量多餐,以免加重心脏负担戒
末梢神经炎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障碍:感觉障碍:初期常以指(或趾)端烧灼、疼痛、发麻等感觉异常或感觉过敏
全国各地都有中医,治疗的着重点不同,药方出来的药效不同,其治疗效果跟主治医师对疾病的研究以及临床经验
感觉障碍:初期常以指(或趾)端烧灼、疼痛、发麻等感觉异常或感觉过敏等刺激症状为著,逐渐出现感觉减退乃
感染常伴发或继发于各种急性和慢性感染,如痢疾、结核、传染性肝炎、伤寒、腮腺炎等,少数可因病原体直接侵
感染:常伴发或继发于各种急性和慢性感染,如痢疾、结核、传染性肝炎、伤寒、腮腺炎等,少数可因病原体直接
肤色不均匀:看看你的手指肤色怎么样?均匀吗?看看血色是不是很平衡?若是皮肤颜色不均匀,说明一个问题:
为了能够在病情初期的时候可以及时的发现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接下来小编就来介绍一些比较常见的末梢
西医一般是对症疗法,急性四肢瘫痪者应卧床休息,加强皮肤护理,急性期过后经常按摩及活动四肢,饮食应营养
为了减少海群生的副作用,现在防治工作中广泛采用了海群生药盐,食用半年,可使中、低度流行区的微丝蚴阳性
神经环位于虫体前1/5处,其后为排泄孔、排泄细胞虫体后部有g,r2,r3和r4四个细胞其后腹侧有肛孔
病原-盘尾丝虫依,盘尾丝虫依维菌素具有广谱抗丝虫活性,对盘尾丝虫、犬丝虫、棉鼠丝虫的微丝蚴具有强大的
为了减少海群生的副作用,现在防治工作中广泛采用了海群生药盐,食用半年,可使中、低度流行区的微丝蚴阳性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