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养生 > 养生保健 > 正文

运动性疲劳的特点是什么 运动性疲劳的判断及恢复方法

一、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

 a.“衰竭学说”

这一理论认为疲劳的产生是由于在某一大强度运动中,起主要供能作用的能源物质大量消耗所致。例如百米跑运动,由于运动强度极大,运动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磷酸肌酸的分解供能,当跑至60—8O米处,无论是一般运动员还是世界优秀运动员都会出现跑速降低的现象,即出现了运动性疲劳。究其原因是体内储存的高速率供能物质——磷酸肌酸被大量消耗,人体运动中需要的能量不得不依靠糖的无氧酵解,由于糖本酵解供能的速度约为磷酸肌酸的二分之一,所以跑的速度出现了下降。

 b.“堵塞学说”

这一理论认为疲劳的产生是由于大强度的运动中某些代谢产物在肌肉中大量堆积所致。例如在800米跑的运动员中,能量供应的主要途径是糖的无氧本酵解。运动中产生的乳酸可以通过以下六个方面影响运动能力。①阻碍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处的传递。②抑制磷酸果糖激酶减慢糖酵解过程。③H+可代替肌钙蛋白中的钙,降低肌肉的收缩能力。④H+作用于脑,引起疼痛、恶心、定向障碍等严重副作用。⑤抑制脂肪组织内敏感脂肪酶的活性,限制自由脂肪酸进入血液。

c.“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这一理论认为疲劳的产生是由于大强度的运动中PH值下降,水代谢紊乱和血浆渗透压改变等因素所致。例如在高温下运动员进行大运动量活动,致使不能继续运动时,给予饮水仍不能缓解,但饮用含0.04—0.14%的NaC1水溶液对疲劳就有所克服。

二、运动性疲劳的表现与特征

 1、肌肉疲劳的表现:肌肉疲劳时,肌力下降,肌肉收缩速度和放松速度减慢,收缩时间比正常时延长4-5倍,放松时间延长可达12倍,严重影响肌肉的快速、协调动作。肌肉出现僵硬、肿帐和疼痛,可能是由于机械负荷使肌纤维发生细小的损伤,乳酸等代谢产物的积存和水分的积蓄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2、神经疲劳的表现:神经疲劳表现为大脑皮层功能下降,如反应迟钝、判断错误、注意力不集中等。此时,大脑皮层其他部位及皮层下中枢功能亢进。膝反射发生改变,脑干及小脑功能低下,动作协调性受到了破坏。

3、内脏疲劳的表现:内脏疲劳多表现为呼吸肌疲劳,呼吸肌疲劳使呼吸变浅变快,气体交换能力下降。心脏疲劳时,心电图发生改变。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是产生疲劳的重要因素,同时,各内脏器官、肌肉和血液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也促进疲劳的发生。因此,疲劳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

4、运动性疲劳的特点:①轻度疲劳:面色稍红,排汗不多,注意力比较好、能正确执行指示,动作轻稳,没有不舒服的感觉。②中度疲劳:疲乏、腿痛、心悸,面色相当红,排汗甚多,呼吸显著加快,动作不稳定,执行口令不准且常发生错误。③非常疲劳:有头痛、胸痛、恶心呕吐的征象,面色苍白或紫色,排汗非常多,呼吸表浅、甚至节律紊乱,动作不协调、反应慢、变形。

三、判断运动性疲劳的3种方法

 1、血尿

尿素是人体内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的终产物。检测运动员在长时间运动时和恢复期的血尿素变化,可以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的供能和合成情况,以此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和疲劳程度。血尿素变化与运动负荷量的关系较负荷强度更密切,当负荷量越大时,血尿素增加越明显,恢复也较慢。

 2、血清肌酸激酶

血清肌酸激酶(CK)又称磷酸肌酸激酶(CPK),是短时间剧烈运动时能量补充和运动后ATP恢复的反应催化酶,与运动时和运动后能量平衡及转移有密切关系。

安静时,血清CK主要是由骨骼肌和心肌中CK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清;正常值为,男:10~100U/L,女:10~60U/L。运动时骨骼肌局部缺氧,代谢产物堆积,自由基增多,细胞膜损伤和通透性增加,肌细胞内的CK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运动后血清CK升高。由于CK在血清中上升与细胞损伤有关,因此是评定疲劳程度和恢复过程的重要指标。血清CK的变化受负荷强度的影响大于负荷量。一般短时间极量强度运动后5~6h血清CK升高,8~24h达高峰,48h后逐步恢复,负荷强度越大,恢复越慢。运动员疲劳后,血清CK活性上升,在安静时可高达300~500U/L,但目前尚无量化评价标准。使用血清CK做评价时,需做CK同工酶的测定,同时测定血清GOT和Mb(肌红蛋白),并同其他临床诊断相结合,以区别于心肌炎时血清CK的上升。

 3、血清睾酮/皮质醇比值(T/C)

睾酮有助于加速体内合成代谢,皮质醇可加速分解代谢,维持体内糖代谢的正常进行,保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测定恢复期血清睾酮/皮质醇比值,就可了解体内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平衡的状态。比值高时,是合成代谢过程占优势;比值下降,是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机体仍处于消耗占主导地位的状态,疲劳不能有效恢复,长期会导致过度训练。目前认为,此比值变化大于原值30%时是过度训练的警戒值。由于运动员血清睾酮和皮质醇水平存在个体差异性,使用该指标判断疲劳程度时,最好进行自身对照,建立运动员的个人值。

四、运动性疲劳的3种恢复方法

1、充足睡眠

睡眠是人体的基本生理现象,是每人每天想进行正常的活动都必须的条件,大多数人一生中的睡眠时间超过生命的1/3。高质量睡眠是保证运动员运动训练的必备条件,同样也是保证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的必备条件。人体生长素分泌的高峰在睡眠期,睡眠状态时人体各器官的活动均下降到最低的水平,能量消耗仅维持在人体代谢的基础水平,这时的合成代谢有所增强,所以,在睡眠充足的情况下,运动员训练时消耗的能源物质能逐渐得以恢复,进而有效地消除机体产生的疲劳。

 2、*休息

*性休息是指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产生一定的运动性疲进行*性的活动以更好地消除机体的疲劳。*性休劳后,息对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等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消除神听经和肌肉紧张而产生的疲劳。*性休息的手段有玩游戏、音乐、欣赏*节目等等。

 3、补充营养

1)能量。进行长时间的运动后,由于能源消耗显著,首先要考虑能源的补充。此时,与其补充脂肪,不如补充糖类更易消化吸收,使血糖值上升并恢复精力。2)蛋白质。运动时蛋白质的代谢升高,运动后的休息期间要注意蛋白质的补充以预防运动性贫血。3)维生素类。消耗的维生素得到补充,可使代谢机能恢复,从而有利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恢复正常。

性疲劳 疲劳 运动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