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是什么
1.高血压(30%):
高血压是本病最主要的直接病因,尤其是慢性高血压超过21.3/12.7kPa(160/95mmHg)时,文献报道高血压在腔隙性脑梗死病人中的发生率为45%~90%,且舒张压升高对本病的影响作用更明显。
高血压导致腔隙性脑梗死有2种可能机制:
①持续性的高血压作用于脑的深穿通动脉或其他微小动脉壁,使血管渗透性增高,凝血功能亢进而抗凝功能减弱,导致微血管壁节段性脂肪透明变性,纤维蛋白坏死及微动脉瘤等改变,致使小动脉阻塞,微栓塞形成。
②持续性高血压使脑的基底动脉拉长,深穿通动脉移位,血管扭曲,侧行血流进一步减少而发生缺血性微梗死。
2.动脉硬化(20%):
腔隙性脑梗死与动脉硬化紧密关联,Fisher用连续切片方法观测证实基底节,内囊区腔隙病灶的供血动脉有严重的脑动脉硬化改变,即节段性的动脉结构破坏,纤维素样坏死或血管坏死,其他学者也发现髓质动脉中明显的改变是管壁的透明样增厚,并血管管腔的狭窄,各脑区腔隙性梗死的频度与动脉硬化的程度成正比。
二、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的症状是什么
1.临床特点
一般症状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眩晕,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抽搐,痴呆,无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少见,主要临床体征为舌僵,说话速度减慢,语调语音变化,轻度的中枢性面瘫,偏侧肢体轻瘫或感觉障碍,部分锥体束征阳性,而共济失调者少见。
2.临床类型
(1)单纯运动性轻偏瘫(PMH):最常见,占40%~60%,主要特征为客观检查无感觉障碍,视野缺损,失语,失用或失认;而仅有一侧面部和上下肢无力或不完全性瘫痪,病灶可发生在内囊,脑桥,大脑脚,基底节,大脑皮质,放射冠等处,常于2周内恢复,但易复发。
(2)纯感觉性卒中(PSS):无肌力障碍,眩晕,复视,失语及视野缺损,而仅有一侧面部及上下肢的偏身感觉障碍,病灶位于丘脑腹后核,通常为大脑后动脉的丘脑穿通支梗死所致,少数病例可由脊髓丘脑束,丘脑皮质束的病灶所致,也可因病灶侵及整个丘脑的外侧及内囊后肢的放射冠而引起,常于数周内恢复。
(3)感觉运动性卒中(SMS):表现为一侧头面部,躯干及上下肢感觉障碍和面,舌肌及上下肢的轻瘫,无意识障碍,记忆障碍,失语,失认和失用,以往认为此型较少见,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告仅次于PMH,其病灶位于丘脑腹后外侧核和内囊后肢,通常由大脑后动脉的丘脑穿通支或脉络膜后动脉闭塞所致,预后良好。
三、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
1.腔隙性脑梗死诊断标准各家报告的诊断标准不尽相同,但基本采用临床,病理及CT扫描相结合的方法。
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
(1)发病多由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2)多无意识障碍。
(3)腰穿脑脊液无红细胞。
(4)临床表现都不严重,较常表现为纯感觉性卒中,纯运动性轻偏瘫,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构音不全-手笨拙综合征或感觉运动性卒中等。
(5)如有条件时进行CT检查,以明确诊断。
2.血管性痴呆
多梗死痴呆为血管性痴呆的一类,腔隙性脑梗死是其重要的病理改变,临床表现特征为:突然起病,阶梯性恶化,波动性病程,夜间意识混乱,人格相对保存,情感脆弱,强哭强笑,常有高血压,心脏病及卒中病史,合并有动脉粥样硬化征象,有神经系统局灶性受损的症状和体征,CT或MRI显示脑内有多发的梗死灶和(或)脑萎缩。
四、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的保健方法
护理:
1、对脑梗死患者应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发生褥疮和肺部感染。同时配合康复治疗,促进瘫痪肢体的恢复。五、中医、中药、针灸、按摩方法对本病防治和康复有较好疗效,一般应辩证施治,使用活血化瘀、通络等方药治疗,针灸、按摩,对功能恢复,十分有利。
2、对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脑栓塞急性期应严格要求患者绝对卧床,切忌饱餐。帮助病人翻身时动作要轻,并保持大便通畅。
3、创造良好环境,病房舒适优雅环境给病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病房要求清洁整齐,舒适美观,空气清新。
饮食:
芦笋:含有多种甙类化合物,芦丁、甘露聚糖、胆碱、叶酸等对心脏病、高血压有一定疗效。
红薯:具有消除活性氧作用,活性氧可诱发动脉硬化。
卷心菜:能使胆固醇转化为酶后排出。
芹菜:嫩芹菜捣汁加蜂蜜,可防高血压。
芹菜连根与糯米同煮稀粥,治疗冠心病。
少吃辣椒,不吃麻辣烫,麻辣锅等辛辣食物,这些不仅仅直接刺激脑袋的血管,引发脑出血外,一般辛辣的时候还
故应注意节制饮食,做到定时定量,不要吃得太饱和过咸,少吃肥肉、辣椒、生葱、大蒜等肥甘厚味和辛辣刺激之
故脑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可分为以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为主的脑动脉病变期和脑动脉内血栓形成伴有
脑梗死患者患病之后需要进行血糖以及尿糖的测定,如果脑梗死患者有糖尿病,那么治疗的方案与无糖尿病患者的
其可导致各处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但以大中型管径(≥500μm)的动脉受累为主,国人的颅内动脉病变
其可导致各处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但以大中型管径(≥500μm)的动脉受累为主,国人的颅内动脉病变
大多数病例在发病24小时后ct可显示均匀片状的低密度梗死灶,但在发病2-3周内由于病灶水肿消失导致病
其可导致各处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但以大中型管径(≥500μm)的动脉受累为主,国人的颅内动脉病变
死亡率高:脑梗死的致死率占脑病的20%,每年有上万人引起失去生命,所以脑梗死是我们不能小视的疾病。
脑梗死的自我护理办法饮食习惯过多食用高糖食物,可使血液粘稠度加重饮食过咸可导致血液凝滞吸烟、饮水过少
其可导致各处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但以大中型管径(≥500μm)的动脉受累为主,国人的颅内动脉病变
根据患者年龄、病情程度和基础疾病等采取最适当的治疗采取支持疗法、对症治疗和早期康复治疗对卒中危险因素
但是,并不是所有发生的腔隙都会产生症状,只有那些累及重要神经通路或神经结构的腔隙才会有表现,否则也可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