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治疗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1.妊娠合并甲型肝炎
目前对甲肝尚无特效药,一般多采取下列综合措施:
(1)休息、保肝支持疗法。常用茵陈冲剂、垂盆草冲剂以及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或静脉滴注葡萄糖液等。
(2)由于甲肝病毒不通过胎盘屏障,不传给胎儿,故不必进行人工流产或中期妊娠引产。由于肝功能受损可影响母体代谢、产生缺氧等,以致较易发生早产,所以在孕晚期必须加强胎动计数等自我监护。有早产先兆者需及早住院治疗,并行无激惹试验及B超等生物物理指标监护,临产过程中注意缩短第二产程、预防产后出血和产褥感染。
(3)分娩后甲肝已痊愈者可以哺乳.
2.妊娠合并乙型肝炎
(1)一般治疗除应在肝炎急性期予以隔离和卧床休息外,并予以清淡及低脂肪饮食,每日应供给足够热能,如消化道症状较剧,则应予葡萄糖液静脉滴注。
(2)保肝药物的应用每天需给大量维生素C、维生素K1及维生素B1、B6、B12等。因维生素C为机体参与氧化还原过程的重要物质,有增加抗感染能力、促进肝细胞再生与改善肝功能的作用;维生素K1可促进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和某些凝血因子(因子Ⅶ、X)合成作用。一般采用维生素C、维生素K加5%或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同时给予能量合剂,如25%葡萄糖液加辅酶A及维生素C。同时肌内注射维生素E,对防止肝细胞坏死有益。对ALT高者可用强力宁、门冬氨酸钾镁加入葡萄糖液,静脉滴注。如有贫血或低蛋白血症者,可予适量输鲜血、人体白蛋白或血浆。
(3)产科处理①妊娠早期如HBsAg滴定度高且HBeAg阳性伴有临床表现者应在积极治疗情况下,可行人工流产术。因为妊娠和乙肝之间互有不良影响。但妊娠中晚期的患者当以保肝治疗而不宜贸然行引产术,以免由于引产而引起不良后果。②分娩与产褥期必须注意以下3个方面:防止出血;防止感染:在产后应用对肝肾无不良影响的抗生素预防感染;密切注意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检测结果,防止病情发展。
(4)新生儿的处理近年来主张对HBsAg阳性孕妇所生的婴儿,需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生后1个月及6个月各皮内注射乙肝疫苗,一般可阻断大多数的母婴传播率。如有条件可于出生后再肌注一支人类HBs免疫球蛋白则更有利于防止母婴垂直传播。我国的乙肝疫苗作用能保持5年左右,故在进入小学之前应再作一次加强免疫注射。
3.妊娠合并重症肝炎
(1)一般处理:①正确记录血压、呼吸、脉搏及出入水量;②予以低脂肪、低蛋白、高糖类流汁或半流汁饮食,保证热能为6276kJ/d,并予以大量维生素。
(2)输温鲜血,以增加凝血因子,并需输人体白蛋白或冻干血浆,有利防止肝细胞坏死和降低脑水肿的发生。
(3)胰高糖素加正规胰岛素、氯化钾,加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
(4)可用干扰素,连续7~14天,肌内注射。
(5)胎肝细胞悬液静脉滴注,能收到极好效果。此亦可称为胎肝细胞移植。
(6)14-氨基酸-800或复方支链氨基酸,静脉滴注,可促进肝脏情况好转。
(7)10%门冬氨酸钾镁溶于10%葡萄糖液中,静脉缓滴。
(8)无论有无感染征象,可予以对肝肾功能影响最小的广谱抗生素。
二、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诊断
1.妊娠合并甲型肝炎
其症状与非孕妇者相同,发病较急,除有消化道症状及黄疸外,血清学检查中抗H*-IgM阳性则可确诊。
2.妊娠合并乙型肝炎
(1)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及乏力、黄疸等,起病急,血清ALT升高。
(2)血清学检测指标①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为最常用的乙肝感染指标。在感染潜伏期,血清ALT升高之前HBsAg即可阳性;当HBsAg为高滴度时,则e抗原(HBeAg)也同时为阳性。临床只以单项HBsAg作为感染指标是不够的,应与临床表现及其他指标结合判断之。②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为有保护性的抗体。急性乙肝病毒感染时,经过一段时间,出现抗HBs提示机体获得了免疫力。③乙肝e抗原(HBeAg)是HBcAg的降解产物,急性感染时HBeAg的出现稍晚于HBsAg。e抗原的亚型e1、e2更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活性。④乙肝e抗体(抗HBe)一般当HBeAg在血中消失,而后出现抗HBe,提示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病情多渐趋稳定。⑤核心抗体(抗HBc)在急性感染时,HBsAg出现后2~4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即可检出。所以抗HBC-IgM多见于感染早期或慢性感染的活动期。⑥乙肝病毒DNA(HBV-DNA)HBV-DNA阳性是乙肝病毒复制的直接证据及传染性指标。HBV-DNA与HBeAg和DNA-多聚酶呈平衡关系。凡是HBeAg阳性的血中,86%~100%可检测到HBV-DNA。
3.妊娠合并重症肝炎
诊断标准:起病急剧,中毒症状明显,黄疸严重。
(1)1周内血清胆红素≥171μmol/L(10mg/dl),或每日升高≥17.1μmol/L(1mg/dl)。
(2)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较正常值延长0.5~1倍甚或更长。
(3)有不同程度的肝昏迷,严重者可出现肝臭。
(4)可有腹水出现甚或肝浊音界缩小。
三、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
各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母婴传播,以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为主。
甲型病毒性肝炎:经粪口途径传播,甲型肝炎病毒不能通过胎盘,故孕期不用人工流产或引产,但妊娠晚期患病,分娩过程中母体血液受粪便污染可使新生儿感染。
乙型病毒性肝炎:母婴传播是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的主要途径。主要有三种途径:
1)、宫内传播:占9%-36%。
2)、产时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占40%-60%,胎儿可通过母血、羊水、阴道分泌物或母血进入胎儿体内感染。
3)、产时感染:与接触母乳及母体唾液有关。
丙型病毒肝炎:母婴传播的比率为4%-10%,仅当母血在中检测到较高浓度的病毒量是才发生母婴传播,且有许多宫内感染的新生儿在生后一年内自然转阴。
丁型病毒肝炎:是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发生,传播途径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同,但母婴传播较少见。
戊型病毒性肝炎:孕妇一旦感染病情常常很危重,妊娠晚期母亲的死亡率达15%-25%,在疾病的急性期诊断较难,亦有一定的母婴传播。
庚型肝炎:输血传播病毒引起的肝炎。
四、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是怎么回事
妊娠的任何时期都有被肝炎病毒感染的可能,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在妊娠的这一特殊时期,病毒性肝炎不仅使病情复杂化,重症肝炎也仍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对胎儿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围生儿患病率、死亡率增高;流产、早产、死产和胎儿畸形发病率增高;而且胎儿可通过垂直传播而感染肝炎病毒,尤以乙肝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率为高,围生期感染的婴儿容易成为慢性携带状态,以后更容易发展为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
妊娠期肝脏的生理变化
孕期肝脏未见明显增大,胎盘循环的出现使肝脏血流量相对减少,肝细胞大小和形态略有改变,但无特异性;肝功能无明显改变,由于血液稀释所致,血清总蛋白降低,60~65g/L,主要以白蛋白降低为主;凝血因子有所改变,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纤维蛋白原明显增加;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均增加。
妊娠对病毒性肝炎的影响
妊娠并不增加对肝炎病毒的易感性,但由于其生理变化及代谢特点,肝脏负担加重,同时肝脏抗病能力下降,使病毒性肝炎病情加重,使诊断和治疗难度增加,以致造成妊娠期重症肝炎及肝性脑病的发生率显著增高,达到非孕期的37-65倍。
病毒性肝炎对母儿的影响
妊娠与肝炎互为不利因素,即肝炎可影响妊娠的正常发展,对母儿可产生不良后果,如流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出血;胎儿畸形、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发育受限、死胎、死产等的发生率均明显增高;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可引起小血管痉挛,使肝脏、肾脏血流减少,而肾功能损害,代谢产物排泄受阻,又进一步加重肝损害,易致肝细胞大块坏死,易诱发成为重型肝炎.
[制法],先将制何首乌、枸杞子洗净,放入沙锅,加水浸泡片刻,浓煎2次,40mln/次,合并2次煎液,
乙肝患者日常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要注意个人卫生以及公共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及卫生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看到它在发生肝脏炎症的过程中,可能伴有其他症状,如苍白、发抖的身体,这是乙肝过程中
药膳为病毒性肝炎重要的辅助疗法对患者症状的改善有重要的作用下面分别介绍了泥鳅粉花生红枣汤茵陈粥栀子粥
病毒最外层是病毒的外膜或称衣膜(envelope),其内层为核心部分(core),核蛋白即是核心抗原
乙型、丙型、丁型肝炎主要经血液等体液传播,一般的日常接触不会传染,感染后易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相对危
植物性蛋白质对人体非常有益,富含植物性蛋门的食物如豆制品、豆角、花生、芝麻、干果、玉米、谷类、瓜果等
人感染hdv后可明显抑制hbv-dna的合成,hdag出现与血清中hbv-dna减少相一致,随着hd
乙型、丙型及丁型病毒性肝炎是通过血液、体液途径及母婴垂直传播,2006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1-59岁人
慢性肝炎更多由急性肝炎转变而来,其中尤以慢性迁延性肝炎为多见,其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肝部疼痛腹胀食欲
过去采用的高糖饮食也要纠正,因为高糖饮食,尤其是过多的葡萄糖果糖蔗糖会影响病人食欲,加重胃肠胀气,使
先将板蓝根洗净,切片后放入纱布袋,扎口,与洗净的红枣,同入沙锅,加水浸泡片刻,中火煨煮30分钟,取出
病毒性肝炎吃什么食物好?如何饮食?病毒性肝炎常吃的食物有泥鳅、泥鳅、七叶胆、绞股蓝...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