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养生 > 幼儿保健 > 正文

小儿消化不良怎么办,疾病治疗

一、发病原因

目前认为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内脏高敏感性、胃酸分泌异常、感染、精神心理因素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黏膜免疫和炎症功能改变以及、中枢神经、脑肠轴及肠神经调节功能改变。

一、给太多新的食物

有的孩子第一次吃,觉得味道很好,就一下子吃许多,结果造成消化不良。因此父母在让婴幼儿尝试吃一种新的食物时,要让他慢慢适应。一次量不能给太多,要逐渐地增加,让孩子有个适应的过程。

 二、食品搭配不合理:

婴儿4个月过后,父母就需要给孩子增加奶类以外的辅助食品,要注意给予孩子营养平衡的饮食。平衡的饮食就是指婴幼儿吃进去的食物能满足他这个年龄和身体发展的需要。孩子的生长需要各种各样不同的营养,其中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纤维素等营养素。粮食是最基础的食品,而肉、鱼、奶、蛋、蔬菜、水果等等都是身体所必需的。

三、给的食物不太易消化:

由于婴幼儿的消化能力差,父母要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给孩子吃能消化吸收、愿意接受的食品。一方面,父母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特点,饮食逐渐由流质向半流质(如米汤、糊状食品、稀饭)以及固体食物(如软饭、面包等)转变。3个月内的婴幼儿,其消化液与成人不同,对淀粉的消化比较差,需要特别注意。而对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所添加的副食品,一定要烂、细、软,比如,可将青菜切碎,弄烂,做成菜泥。而对于2-3岁的婴幼儿,因为已经有16-20颗乳牙,食品可以稍微粗一点。同时,像整颗的瓜子、豆子、花生米、果冻这些食品对于婴幼儿十分危险,可能会被吞到器官里,所以必须小心,要磨成粉,弄碎了才能吃。

二、疾病治疗

帮助患儿的家长认识、理解病情,指导其改善患儿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和习惯,去除与症状相关的可能发病因素,提高缓解症状的能力。非药物治疗包括认知治疗、调节饮食及改变排便习惯等。失眠、焦虑、抑郁等精神因素是儿童的一个重要病因,而儿童对反复的腹痛、腹胀等上腹部不适症状的耐受性差,这些症状可能反过来促发和加重患儿的精神症状。近年来认知行为疗法对患儿的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药物治疗:

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其与进餐的关系,可选用促动力药、抗酸药和抑酸药,一般疗程2-4周,治疗无效者可适当延长疗程,并可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后再进行治疗。目前常用促进胃排空的药物主要有: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甲氧氯普胺,具有较强中枢止吐作用,可增强胃动力。但因其可导致椎体外系反应,故不宜用于婴幼儿和长期大剂量使用。多潘立酮是选择性外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不透过血脑屏障,无椎体外系不良反应,能增加胃窦和十二指肠动力,促进胃排空,明显改善患儿餐后饱胀、早饱等症状旧。但长期使用可引起血泌乳素升高,个别患者出现乳房胀痛或泌乳现象。受体激动剂,枸橼酸莫沙必利,可明显改善患者早饱、腹胀。抗酸及抑酸药,已广泛应用于消化不良的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酸剂有铝碳酸镁、复方氢氧化铝、碳酸钙口服混悬液等,可以缓解症状。抑酸药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和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唑。这类药对于缓解腹痛、反酸、烧心等症状有较明显的作用。

二.根除感染:

虽然发病和症状间的关系尚不确定,但临床上对于伴感染的患儿仍建议进行根除的治疗。有研究表明对阳性的患者.用奥美拉唑及抗生素根除治疗后可使部分患者症状得到长期改善。比单一使用奥美拉唑疗效好。

三.肠道益生菌的应用:

乳酸杆菌等肠道益生菌的作用除了能抑制肠道病原菌的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外,还参与了内源性物质的消化分解,通过增强或降低消化道酶的活性,或产生各种消化酶而促进消化功能。

三、饮食调理

胡萝卜汤的做法:功能健脾消食,下气和中。本膳用胡萝卜,富含维生素(维生素食品),尤其胡萝卜素A的含量特别多,还有较多的维生素B2、叶酸(叶酸食品)等,被称为平民人参(人参食品)”。其味甘、性平,有健脾化滞、润燥明目等功效,可治小儿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

粟米山药粥的做法:功能补脾益气,安神滋阴。本膳用粟米,有补益脾胃、清热安神之功;山药,健脾胃,补气阴,利尿益肾。经常食用能防治小儿消化不良。

小米香菇粥的做法:功能健脾和胃,消食化积。本膳用小米,健脾胃。鸡内金,能助消化。香菇,有健脾胃、助食作用。此粥大益胃气,开胃助食,常食可防治小儿消化不良。

 山楂饼的做法:功能健脾导滞,和胃助食。本膳用山楂,含大量维生素C和酸性物质,可促进胃液分泌,增加胃中酶类,从而助消化。山药健脾益气。

四、小儿消化不良按摩

宝宝胃口差、消化不良是常有的事,除了调节宝宝饮食外,爸妈也可通过中医推拿按摩的方法给宝宝治疗消化不良。

推拿按摩,是中医常见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具有疏通经络,调整脏腑的作用。如果爸爸妈妈能坚持对宝宝进行推拿按摩,可健体强身,增强其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这里介绍一种治疗宝宝消化不良、胃口差的家庭小儿推拿按摩保健方法。具体手法如下:

1.按揉推四横纹:四横纹穴位于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别按揉四横纹穴,约2~3分钟;也可推四横纹穴,将小儿四指并拢,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自小儿的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推50~100次。具有调中行气,和气血,除胀满的作用。

2.按揉推板门穴:板门穴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处。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揉板门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也可使用推法,由拇指指根推向腕横纹可止泻,由腕横纹推向拇指指根能止呕,来回推可调整脾胃功能。按揉2~3分钟,推50~100次。

3.推脾经穴:脾经穴在小儿拇指桡侧面。操作时,操作者左手中指或无名指夹住小儿左手四指,再以拇指与中指捏住小儿拇指,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后,直推小儿脾经穴,从拇指指尖推向拇指根,推50~100次,单方向直推,不宜来回推。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4.按摩掌心: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摩小儿掌心50~100次,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

5.腹部按摩:小儿采取平卧位,操作者用右手四指或手掌,在小儿腹部,以脐为中心,作圆周运动。顺大肠方向为泻,适宜大便偏干者;逆大肠方向为补,适宜大便偏稀者;一般多选择顺、逆各半,约按摩50~100次。操作时,手法不宜过重,应轻重适宜;操作者的手不宜过凉,应温暖。具有调脾和胃的作用。

6.足底按摩(揉涌泉穴):涌泉穴在脚心,屈趾时,足掌心前正中凹陷中。操作者用中指、食指或拇指指端揉该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按揉2~3分钟。具有止吐泻,调脾胃的作用。

注意事项:

一.小儿推拿按摩的手法应轻重适宜,不要让宝宝觉得不舒服。

二.每天推拿按摩约5~10分钟即可,应坚持三个月以上,效果较好。

三.推拿按摩时,室内温度应在22摄氏度以上,防止宝宝着凉。

 四.本手法不宜在饭前空腹或饭后立即进行。

消化不良 发病 小儿消化不良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