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养生 > 中医养生 > 正文

亚健康的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说的阴阳失调就是西医所说的亚健康,亚健康态的人之所以还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一样工作、只是感到累,原因是人体有着惊人的适应力和代偿能力,从而能长期处于病态的“平衡”状态下,这样就掩盖了一些疾病,当人们发现的时候往往都已经为时已晚,而现在我们的都市白领都很容易进入亚健康状态,希望有缘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健康,不只是公司里的白(白领)骨(骨干)精(精英)、还要拥有健康快乐的生命,只有这样的生命才是充满阳光的生命。以下是我对亚健康的一些感受与认识,共所有的白骨精参考!!!亚健康者养生的总原则,是通过养生保健对亚健康状态进行干预,促使亚健康向健康逆转,有效方法有:1、中医药的治疗:如果经过休息,疲劳还不能缓解,就需要到医院找中医来服中药来调理。2、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是调整亚健康的第一良方,只有充足的睡眠才能使我们的细胞得到恢复,这样才能恢复疲劳,避免形成恶性循环。睡眠不足时一定要在当周补上。3、调整心态:防止焦急、紧张、忧虑、恼怒等情绪。4、加强运动:每天30分钟的快步走(最好的有氧运动),每周5天,并持之已恒。5、亚健康的保健食品:(1)针对身体活动力下降的食品:如:红枣、人参、黄芪等炖肉。(2)针对心里承受力下降的食品:如桂圆、百合、大枣、茯苓、小枣粥、小米粥。(3)针对生理本能下降的食品:食本能下降:白术、山药、党参、山楂睡眠下降:百合、莲子、小枣、茯苓性本能下降:韭菜、狗肉、鹿角胶、羊肉。6、亚健康者的保健按摩:足三里(膝下3寸)、合谷、涌泉、大椎等。目前兴起的中药治疗亚健康的风潮,也得到了中医学者的认可。中医认为,健康的状态就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早在《内经》中早就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论述。有句俗语说,急病看西医,慢病看中医。对于亚健康这样的慢性病,中国人一向相信中药所具有的调理功效。以六味地黄丸为例,过去被认为是补肾良方的六味地黄丸,其实早在医学著典中就记载了其关于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的功效。六味地黄丸能调整阴阳平衡,让白领们摆脱亚健康状态。目前市面上的六味地黄丸多为浓缩剂型,通过先进的现代制药技术,保留了传统汤剂的优点,并使药品纯度更高,疗效更集中,更易吸收,而且携带方便,非常适合白领一族繁忙的生活方式。如今,保健养生早已不是中老年人才会关注的话题。对于时时刻刻奋斗在职业第一线的白领来说,保持好的健康状态,才能有好的“钱”途。多多锻炼,快乐的心情,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加上中药的内在调理,定能让你从此远离亚健康。4中药食疗对亚健康状态的调理作用西药目前尚无特效之品,多选镇静药、抗焦虑药、抗忧郁药,应用后易产生依赖成瘾和抗药性,并出现副作用,导致原发症状加重。故中药应当是最佳选择。中医学早己认识到亚健康状态同样可以通过食疗来调节。《金匮要略》指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以身为害;若得益,则益体,害则成疾。”孙思邈《千金要方》指出:“凡欲治病,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宋?陈直《养老奉亲书》指出:“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因此,治病,不如小心地调理未病的亚健康;用药,不如先调整不适宜的饮食。可见食疗是中医排解未病亚健康状态重要手段。中医“寓治于食、医食同宗、药食同源”的食疗养生营养方法保健强身、促进亚健康态向健康态转化确有重要实用价值。造成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是情志内伤、饮食失宜、过度劳逸。强烈、突然或持久的精神刺激,能影响人体的气机,使气机升降失常,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胃主受纳腐熟水谷,长期饮食失宜,必伤脾胃。脾胃不健,就会造成气血生化之源缺乏。正常的劳逸有助于气血疏通,恢复体力。要作到“形劳而不倦”,否则,“久视伤血,久坐伤肉,久行伤筋,久立伤骨,久卧伤气”。过劳势必伤正,过逸会使气血运行不畅,脾胃功能呆滞,从而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肾为人一身之本,有濡养脏腑之功,亚健康状态往往由于肾阴亏损,津液暗耗,导致脏腑的虚损而功能紊乱。由此可见,亚健康的中医病机主要是各种病因累及脾、肾两脏所致。因此,中药食疗对亚健康状态的调理作用也应以脾、肾两脏论治为主,但临证时可随证兼以疏肝解郁、养心安神、润肺益肾、滋血补气等有的放矢地治疗。4.1补肾肾为五脏之根,为人的“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肾是人体的“发动机”,肾中精气盛衰与人的生长,发育,生殖和衰老有着密切的关系。肾气足则身体健,肾气虚则百病由生。而肾虚有分肾阴虚和肾阳虚。肾阴虚表现为: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盗汗,脱发,男子遗精早泄,大便秘结等表现;肾阳虚则会出现精神疲惫,腰膝冷痛酸软,形寒肢冷,手足不温、怕冷、阳痿、夜尿频多,小便清长,尿失禁,或小便不利,水肿等症状或体征。因此,中药食疗调理亚健康状态时注意补肾,使肾气充足,身体强健。常用方如下:眩晕山药、枸杞炖猪脑:猪脑一具,淮山药30、枸杞子15克加水及作料炖服。耳鸣、耳聋:菖蒲猪肾粥:菖蒲9克、五味子12克先煎,去渣留汁,再将葱白7根、米适量、猪肾一副同煮熟,加作料食之。腰痛杜仲猪腰汤:杜仲25克、残灵仙15克、猪肾一付,洗净剖开去筋膜,将碾碎药物放入猪肾内扎紧,煮熟去药渣调料,吃肾喝汤。川断猪尾汤:川断20克、杜仲25克、猪尾一条,煮熟去渣留汁,加作料吃猪尾、喝汤。遗精莲肉首乌粥:首乌50克、莲子30克、糯米适量,共煮粥加红糖食之。核桃炖蚕蛹:核桃仁50克、蚕蛹50克(略炒),加作料隔水炖服。4.2健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主肌肉、四肢。主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素问集注.五脏生成篇》曰:“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以生养肌肉,故主肉。”如果饮食不知节制,劳逸过度,情志失调,日久不愈,就会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虚弱,运化功能减退,气血生化不足,影响四肢肌肉运动与抗疲劳的能量合成和供应,出现四肢肌肉无力,头晕头痛,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进一步可以发展为心脾两虚、脾肾两虚、肝脾两虚等。表现为极度疲劳、头痛、健忘、多梦、失眠、关节疼痛、四肢肌肉酸楚疼痛、沉重不适等症状。健脾养胃的常用食疗药方如下:脾胃气虚参苓粥:人参5克(或党参15克),茯苓20克,生姜5克。先将茯苓、生姜切碎泡后煎汁,再将人参(党参可直接与茯苓生姜同煎)另炖取汁,两汁合和,下米适量煮粥,切参末和粥同服。功效健脾益气,养胃补虚。主治气虚体弱、面色白光白,纳少腹胀,大便溏稀。脾胃阳虚干姜粥:干姜3克,高良姜5克,糯米60克。将干姜、良姜切末先煮沸,再入米煮粥即成。加红糖或饴糖适量,热服。功效温中散寒。主治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喜得温按,呃逆、呕吐,肠鸣腹泻。脾胃阴虚生地粥:生地30克,麦冬30克沙参20克,将生地与沙参用纱布包,与麦冬同煎十分钟,去纱布,下米煮粥,加白糖适量,热服。功效养阴清热。主治阴虚胃热,呃逆反酸,胃中灼痛,烧心口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等。脾胃积滞蜜饯萝卜:取鲜白萝卜半斤切丁,水中煮沸捞出,晒至半干,与蜂蜜150克,用小火煮沸调匀。功效宽中消食,理气化痰。主治饮食不消,腹胀腹痛,嗳气口臭,恶心欲呕。中医传统理论认为,药食同源。通过食疗调整机体生理功能、降低血脂、加速血液微循环、提高肝脏生理功能及解毒能力、活化组织、活化细胞,从而使机体恢复生理平衡,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和活力。食疗对亚健康状态既有治疗作用,又有预防效果,可以增强免疫活力,固本扶正,抵御疾病的侵袭,能达到标本兼治、早日康复的目的。俗话说:有病“三分治七分养”,“食疗胜于药疗”,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因此,食疗将是二十一世纪新的宠儿,它是人们获得健康,提升生命质量的上策。

提高免疫力 延缓衰老 免疫力 衰老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