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①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用板蓝根3钱煎服,每日1剂,连服5天。治疗用50%或200%板蓝根注射液每次2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3次。或用板蓝根煎服,昏迷者行鼻饲,12岁以下每日2两,13岁以上2~4两,1次顿服或2次分服,连服2~3周;亦可每2小时服1次,成人每次用2~2.5钱,15岁以下用1~2钱,待体温降至正常后酌减剂量及次数,2天后停药。治疗过程中需配合必要的针灸、西药等对症处理及支持疗法。板蓝根在临床上清热凉血、抗病毒抗菌作用明显,用量大,堪称中成药之最。研究结果表明,板蓝根具有显着的清除体内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热原作用,并已分离得到这种活性物质。板蓝根的退烧作用即是通过杀灭体内的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清除引起发烧的过氧自由基和热原等因素而实现的。在低烧的情况下,服用板蓝根等中成药,不但能够有效的退烧,同时,还能够促进身体的康复和免疫力抵抗力的增强。早期应用,同时配合对症处理,可大大提高治疗效果。据190例的观察,治愈率在90%以上。绝大多数病例于3天内退热:临床症状除特别严重者外,通常均能在退热后即消失;少数有后遗症,均系疾病过程中持续高热、严重昏迷和抽搐的病例。②防治流行性腮腺炎用板蓝根2~4两,小儿减半,每日1剂煎服。同时可将板蓝根配成30%溶液涂患处。据387例的观察结果,除5例好转、5例无效外,其余均治愈。对伴有并发症者效果较差。预防服药11295人次,似有控制流行的作用。③治疗感冒(包括流感)用100%板蓝根注射液肌肉注射,视年龄及病情每次1~6毫升,每日2~4次。治疗80例,治愈78例,无效2例(其中1例合并肺炎)。一般在1~3天退热,2~5天症状消失。④治疗传染性肝炎用板蓝根1两,每日1剂煎服;或用板蓝根6斤、蒲公英3斤,糖适量,制成煎剂1000毫升,日服2次,每次50毫升,15~20天为一疗程。单味煎剂治疗8例均获效果,症状消失平均时间为6天,肝功能恢复为15.7天,肝脏缩小为13天。疗效优于茵陈蒿汤对照组。复方煎剂治疗50例,经一个疗程后有50%病例肝功能恢复正常,第一、二疗程累计肝功能恢复正常者达92%。⑤治疗暴发性红眼用板蓝根制成10%或5%眼药水,每日滴眼4次。观察235例,4天内治愈率达94.9%。多数病例用药(10%浓度)1天后球结膜水肿消失或好转,自觉症状减轻或消失。治疗早、病情轻者疗效最好。药液浓度10%的比5%的效果好。⑥治疗单纯性疱疹性口炎取板蓝根l两,制成60毫升煎液,1~3岁小儿每次10~20毫升,日服3次。治疗11例,均于第2、3天热退、流涎停止、充血消失、坏死上皮脱落,第4、5天见粘膜再生、溃疡愈合。⑦治疗扁平疣等用50%板蓝根注射剂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月1~2次,10~20天为一疗程。儿童可用成人剂量。观察45例,39例获得治愈或进步。一般于2~15天开始见效,治愈时间7~45天不等。但皮损较多、范围较广泛者多无效果。此外,用板蓝根煎剂治疗非典型性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用板蓝根配合大青叶、羌活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用板蓝根肌肉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单纯疱疹及流行性腹泻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曾有报道,1例上呼吸道炎患者肌注板蓝根注射液2毫升后15分钟,即出现头晕眼花,胸闷气短,心慌烦乱,四肢麻木、发胀、奇痒,两前臂及两小腿满布荨麻疹等过敏反应现象,经及时处理后恢复。
板蓝根作为一款热销中药,多年来在各种卫生防疫、流感非典的战场上崭露头角,于是被
板蓝根的选购板蓝根以平直、坚实、粉性大、粗壮者为佳。根细小、软不宜选购。板蓝根的存储存放阴凉干燥处,
板蓝根具有体外广谱抗菌作用(包括痢疾细菌、沙门氏细菌、溶血性链形菌),是抗菌消炎、止痛、退热的传统中
也有的人习惯在家“囤积”大量的板蓝根,用以预防流感,一旦发觉头痛闹热,便拿出来大剂量的服用,用以预防
作为一种常用的清热解毒药,板蓝根并不是适合每种感冒的万能药,它只适用于风热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热性疾病
在我们平常生活中遇到的普通感冒,一般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其中近5成由某种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
为了表达对坚持在高温一线工作交警同志的问候,7月30日上午10时,兰州伊兰集团特组织慰问团,载满关心
幼儿不可常用板蓝根防感冒板蓝根是清热解毒的中药,有凉血等功效,它含有多种氨基酸、靛青等,对多种细菌性
服用板蓝根过敏主要表现为头昏眼花、胸闷气短、呕吐、面唇青紫、眼结膜充血、两眼胀痛、心慌、烦躁、四肢麻
体质虚寒者,平素就怕冷、脾胃不和且易腹泻者,更不宜用板蓝根冲剂预防感冒,否则会导致畏寒、胃痛、食欲不
即使同为风热感冒,不同患者也存在夹湿、内热等个体差异,板蓝根较适合于体内蕴热的风热感冒,对风热夹湿感
然而板蓝根在中医学上属于清热解毒类药,只针对中医的“热毒”(即风热性感冒)有疗效,对湿毒、寒毒之症,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病原因呼吸道分泌出抵抗细菌、病毒的免疫物质不足,不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