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养生 > 养生保健 > 正文

臀痈成脓期要怎么治疗 臀痈的病因有哪些

一、臀痈成脓期要怎么治疗

臀痈成脓期要怎么治疗 臀痈的病因有哪些

治疗原则

本病多由感受湿热火毒之邪、痰湿之邪内生所致,以化湿和营为基本治疗原则。湿热蕴结证宜清热解毒,和营化湿;痰湿凝滞证宜和营活血,利湿化痰;气血两虚宜调补气血。

外治法

1、初期肿块红热明显者,用温开水或麻油调玉露膏外敷,红热不显者,用如意金黄膏或冲和膏外敷;若肿块硬痛甚者,可用隔蒜灸法,每日1次。

2、成脓应适时切开排脓。若皮肤湿烂色褐,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界明显时,应及时清除腐肉;痈肿部位较深,则应切至深部脓腔,保持排脓通畅。

3、溃后先用八二丹、红油膏外敷;脓腔深者,加用药线引流;腐脱新生,渗出黄稠脂水时,改用生肌散、生肌白玉膏盖贴。若疮口有空腔而不易愈合,可加用垫棉法加压固定。

转归预后

臀痈较一般痈起病暴急,范围大,成脓快,但溃破较难,疮口收敛缓慢。

二、臀痈的病因

臀痈成脓期要怎么治疗 臀痈的病因有哪些

病因

多由湿热火毒蕴结,或肌肉注射时感染毒邪,营气不从,逆于肉理而成。

病机

1、湿热火毒因感受湿热火毒之邪,蕴结于臀部,营气不从,逆于肉理。

2、痰湿阻滞湿为阴邪,缠绵难愈,痰湿之邪内生,蕴阻于臀部,结而成块。

3、气血亏虚溃破后流脓不止,损伤气血,正气不足,邪毒留恋。

临床诊断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初起臀部一侧红肿热痛,患肢步行困难,红肿以中心最为明显,而四周较淡,边缘不清。红肿逐渐扩大而有硬结,数天后皮肤湿烂,随即变成黑色腐溃,或中软不溃;溃后一般脓出黄稠,但有的伴有大块腐肉脱落,以致疮口深大,收口较慢。初起即伴恶寒、发热、头痛、骨节酸痛、胃纳不佳等全身症状,待脓出腐肉脱落后,才逐渐减退。部分臀痈患处红热不显,而硬块坚巨,有疼痛与压痛,患肢步行不便,进展较为缓慢,全身症状也不明显。一般经过治疗后,多半能自行消退。

鉴别诊断

1、有头疽初起有粟粒样脓头,痒痛并作,溃烂时状如蜂窝。

2、流注漫肿疼痛,皮色如常,不局限于臀部一处,有此处未愈他处又起的特征。

三、臀痈的中医辨证方法

臀痈成脓期要怎么治疗 臀痈的病因有哪些

1、湿火蕴结证

证候:臀部红肿热痛,或湿烂溃脓;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纳食欠佳;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和营化湿。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常用药:黄芩、黄连、黄柏、栀子、金银花、当归、芍药、乳香、没药、陈皮、皂角刺、穿山甲、防风、白芷、贝母、天花粉、甘草。

2、湿痰凝滞证

证候:漫肿不红,结块坚实,进展缓慢;一般无全身症状;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缓。

治法:和营活血,利湿化痰。

方药:仙方活命饮加仁、红花、泽兰、浙贝母、天南星等。

常用药:金银花、当归、芍药、乳香、没药、陈皮、皂角刺、穿山甲、防风、白芷、贝母、天花粉、甘草、桃仁、红花、泽兰、浙贝母、天南星。

3、气血两虚证

证候:溃后腐肉大块脱落,疮口较深,形成空腔,收口缓慢;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谷不香;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调补气血。

方药:八珍汤加减。

常用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生地、白芍、川芎、生黄芪、金银花。

四、臀痈的预防护理方法

臀痈成脓期要怎么治疗 臀痈的病因有哪些

一、预防

1、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注意病后调理,避免直接吹风。

二、护理

1、患病后应卧床休息,限制患肢活动,因臀部肌肉运动,可致病邪扩散,加重病情。

2、肌肉注射应严密消毒,防止细菌感染,避免不洁药液注入而发病

3、调节饮食、情志,避免外感风寒暑湿之邪而致病,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抗病免疫力。

臀部护理

保护及护理宝宝的臀部的肌肤,预防尿布疹等皮肤疾病。

宝宝臀部日常护理知识

1.用一只手抬起婴儿的臀部,然后向臀部下方塞进尿布裤。

2.用湿纸巾将婴儿的下半身擦拭干净,然后擦干

3.等皮肤干爽后涂上爽身粉或婴儿护肤霜。

4.适度的分开双脚,然后在双腿之间夹尿布,并自然地调整尿布形状。

5.让尿布贴紧后背,以免从后背流出尿液

6.左右对称地固定尿布套。如果尿布被挤出尿布套外面,就应该把尿布塞进尿布裤里去。

婴儿护肤 增强体质 增强抗病 清热解毒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