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养生 > 四季养生 > 正文

冬天痰多如何解决呢 冬季如何止咳化痰

一、冬天痰多怎么办呢

1、多喝水

尤其是在咳嗽期间,如果体内缺水,痰液也会变得黏稠而不易咳出,如果能多饮水,则可使黏稠的分泌物得到稀释,比较容易咳出。另外,应注意少吃甜食和冷饮,因为甜食和冷饮从中医上来说,比较容易生痰。

2、喝点金橘汤

冬天咳嗽痰多,不妨喝点金橘汤。此汤具有理气化痰的功效。适用于咳嗽、气喘、痰多等病症,症状较轻的患者不妨一试。先准备金橘3枚,冰糖适量。然后用水果刀将金橘果皮刺破,挤出核,放水中加适量冰糖,以文火煮熟,吃金橘饮汤,l日3次。

3、饮食清淡

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可根据体质选用川贝炖雪梨、川贝南北杏煲鹧鸪汤、无花果煲瘦肉、白萝卜煲瘦肉等帮助祛痰。

4、中药熏蒸

老人痰多可尝试用中药来熏蒸。将嘴张开,以适当的距离对着冒热气的水杯熏蒸,热水内浸泡适量中草药,水温在50℃以下为宜。每次15~20分钟,每天3次,能起到非常好的清肺化痰作用。

热水内浸泡的药物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桔梗开宜肺气、祛痰,适用于外感风寒、咽喉肿痛、痰多者,一般使用3~9克;紫菀能止咳化痰,定喘,解热,适用于风寒咳嗽气喘、痰多者,一般使用3~9克;胖大海清宣肺气,利咽,用于声音嘶哑、咽喉肿痛、痰多咳嗽者,一般使用2~3粒;竹茹能清热化痰,用于痰多咳嗽、痰黄粘稠者,一般使用6~10克;款冬花能润肺下气,止咳化痰,适用于喘息、痰中带血者,一般3~9克。

5、深呼吸

感觉有痰但咳痰不利时,深呼吸是一种简易促进排痰的好方法。先深呼吸5-6次,而后稍稍憋气,再用力咳嗽排出痰液。如果病人虚弱难以咳痰,家属可帮病人翻身,拍打他的背部,促进痰液排出。如果痰液黏稠而咳不出时,可用淡盐水雾化吸入,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祛痰剂,以使痰液变得稀薄利于咳出。

二、两款食疗方改善咳嗽痰多

1、百合银耳汤

做法:银耳6克,百合9克,竹沥4.5克,水800毫升。将银耳洗净,以常温水泡约15分钟,待其泡开后捞起备用,将百合、竹沥及泡开的银耳放入装满800毫升水的小锅中,并放入电饭锅,外锅倒入1碗水(约250毫升),隔水炖至电饭锅开关跳起即可取出食用。若嫌味道不佳,可依个人喜好添加蜂蜜调味。

功效:银耳具清肺化痰之效,百合能清肺润燥,竹沥可清热豁痰,三药炖汤食用,对于改善热性咳嗽痰多症状有不错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弱、经常腹泻的患者不适用此方。

2、桂枝桔梗茶

做法:桂枝6克,桔梗6克,菟丝子6克,水800毫升。上述药材简单冲洗后,放入装满800毫升水的小锅中,并放入电饭锅,外锅倒入1碗水(约250毫升),隔水炖至电饭锅开关跳起即可取出食用。

功效:桂枝具通阳祛寒之效,桔梗能宣肺祛痰,菟丝子可补肾益精,三药煮汤食用,对于缓解改善寒性咳嗽痰多症状有较好的效果。

三、祛痰小偏方

1、热痰初期

可用葛根三仁汤;葛根20克,生意仁20克,苦杏仁9克,冬瓜仁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饭后一小时后两次服。(薏仁先浸泡30分钟-一小时)

2、热痰后期

可用加味二陈汤;陈皮6克,半夏9克,茯苓15克,甘草5克,栝蒌皮15克,贝母10克。水煎服。

3、热痰食疗方

海蜇30克,鲜荸荠50克,煮一小时吃食喝汤。可用白萝卜代替荸荠。

4、寒痰方

5片,橘红6克(小儿减半),水煎20分钟后当茶饮。

5、湿痰

生薏仁10克,陈皮10克,每日一剂煎水当茶饮。(薏仁先浸泡再煎)

6、湿痰引起的代谢综合证:(类似三高证)

土茯苓30克,玉米须20克,荷叶10克,生山楂15克,葛根1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7、无形痰

主要体内有积聚肿块或心脏病等。其主要表现是起床或卧床的瞬间头晕,治须化痰药;藿香10克,苏梗12克,清半夏9克,厚朴花12克,苦杏仁9克,生薏仁10克,白蔻仁6克,上药先浸泡30分钟,再用大火煎沸后再用文火煎10分钟。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四、冬季中药止咳化痰

中医治疗咳嗽,常用祛痰的中药如下:

白芥子味辛,性平,入肺经。具有温肺祛痰、利气散结功效。适用于咳嗽痰多清稀、胸胁满闷作痛患者。

天南星味苦、辛、性温,有毒、归肺、肝、脾经。具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的功效。另外,该药具有明显的镇静和抗惊厥作用,可用于风痰壅盛之中风者,多和天麻合用。

紫菀味苦、甘,性微温,归肺经。本药能明显增加呼吸道腺体分泌作用,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主要用于咳嗽且有痰涎壅盛、咳吐不爽者。

前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肺经。具有降气化痰、宣散风热的功效。有明显增加呼吸道分泌作用,无明显镇咳作用。临床上常与杏仁、桑白皮等配伍。

白前味辛、甘、性平,归肺经。具有祛痰、降气止咳的作用。与桔梗、紫菀、百部等合用,也可用于久咳多痰的治疗。

竹沥味苦,性寒,归心、肺、胃经。具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常用于咳嗽痰多者。

款冬花味辛,性温,归肺经。具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的作用。临床上常与紫菀配伍,为常用的化痰止咳药。

杜鹃素味苦,性寒,归肺经。具有祛痰、止咳、平喘的作用。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或通过神经反射而产生祛痰作用。临床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使痰量逐渐减少,痰液变稀,易于咯出,从而减轻临床症状。

咳嗽 痰多 止咳 咳嗽痰多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