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养生 > 幼儿保健 > 正文

你的宝宝是否精力旺盛 如何应对小儿精力过剩

一、你的孩子属于精力旺盛的宝宝吗

一大早,爸爸还没起床,儿子伟伟就在被窝里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小精灵大战,只见小家伙不停地自言自语,发出各种“命令”和枪炮*的模拟声。不知疲倦的伟伟,每天爬上爬下,追鸡赶狗,造反闯祸。

就算被爸爸“押”来背唐诗,也是摇头晃脑,走来走去,一刻也坐不住板凳。爸爸看不惯,不禁对他吼道:“你就不能老老实实地坐一会儿?”伟伟见爸爸发怒了,赶紧坐在板凳上,不久又忘了,又开始马不停蹄地满世界乱淘。爸爸起身想揍他,妈妈赶紧把爸爸拉到一边说:“你又不是不知道,伟伟从来就是个闲不住的孩子,小时给他洗澡、喂奶、换尿布,他也没有一分钟是安静的。”爸爸回答说:“看你把他惯的!以后上学怎么办?”

点评与解析

正如伟伟妈妈所说,孩子活动量大小是天生的,是其气质的一个表现方面。国外,有专门测量婴儿活动量的仪器,结果显示,孩子活动量最高和最低之间,竟能相差400倍。

伟伟动来动去,一付心不在焉的样子,爸爸看不惯,怒吼加打骂,时间长了,难免会影响父子感情。妈妈比较了解孩子,知道孩子不安份不是故意的,也不是不愿意学,更不是跟家长对着干,只是天生“活动量大”的气质使他不能安静。这样的孩子往往精力旺盛,让他坐着不动,对他来说本身就是惩罚。但爸爸的担忧也是有道理的,这种个性到其上学后怎么办?爱动的特性可能影响与老师的关系,也可能影响到他自己的学习成绩。对待这样的孩子,父母在理解的同时,还需善加引导。

当然,这并不等于说爱静的孩子就一定比爱动的孩子好,虽然大多数家长喜欢静的孩子,静的孩子会读书,不闯祸。但有研究表明:在青春期后出现“厌学症”的孩子当中,有八成是讨厌运动的类型。活动量小的孩子虽然比较乖、省心,但活动量低可能会影响其动作的发展,父母应多鼓励孩子活动,并和他一起做,以激发和培养他的运动兴趣。

“平衡”才是好的。斯宾塞在其著作中曾谈到:“大自然是最讲‘平衡’的。从事体力多的农民心智活动就少些,一个人长时间的思维,身体机能就差些。特别是机械记忆多了,人就情绪低落、多愁善感。男孩用身体活动成功避开过度学习的危害,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充满活力,用来减轻过度学习的那些有趣的身体活动多一些。女孩一般文静听话,老师家长更喜爱她们,也会付出更惨重的代价……考试中的佼佼者都有自己放松、*、调剂大脑的方法。”

因此,无论对爱动或爱静的孩子来说,培养运动的兴趣很重要。运动实际上也是一种习惯,小时候爱运动的孩子,大了也不会把运动当成一种负担,父母应不断创造机会,让孩子体验运动的乐趣。如果能对孩子说:“尽情地玩吧,别怕弄脏衣服。”这样的家长可谓天才父母。

二、精力旺盛宝宝需要因势利导

对活动量大的孩子来说,只有把他的精力发泄完了,孩子才能真正安静下来

每天安排一段时间,找一项运动项目让孩子好好地动一动。可以考虑让他参加一些适合其个性的体育项目,或是把精力用在音乐舞蹈等能量消耗型的活动上。

 ※运动之余,做一些安静的、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游戏

“冰棍”游戏:和孩子一起玩冰棍的游戏,数3下,大家就变成“冰棍”,只能呼吸,不能动。每次停1分钟,然后再开始,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盘腿破记录游戏:爸爸妈妈拿着表,让孩子盘腿坐在椅子上,尽可能保持不动。你们数着表,看他最多能坚持多长时间,争取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让他有不断超越自己的胜利感。

孩子入学后,家长要多与老师沟通,给孩子一些“合法”活动的机会,这样孩子上课会觉得轻松很多

老师可让孩子在班上给同学发发本子、擦擦黑板,对孩子一些抓耳挠腮的小动作,如果情况不太严重,就视而不见好了。我们常会看到一些在教室里很棘手的孩子,到了户外,便成为最健康、最快乐的好孩子。我们应多提供机会,让他体验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

 ※对喜欢一边动一边学运动知觉型的孩子,家长可以用创造性的、能接受的方式引导他

如允许他一边拍球一边背书,一边跳绳一边回忆幼儿园里教过的儿歌等。

三、宝宝精力旺盛怎对付

宝宝精力过剩的具体表现因人而异,大多聪明好动,反应灵敏,好奇心强,感情丰富,但往往比一般同龄孩子更为顽皮。

研究显示,宝宝的精力过剩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他们体内一种内分泌腺素———肾上腺素的成分明显高于普通孩子。专家发现,比起一般孩子,精力过剩的孩子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往往高很多。原因很简单,他们表现出的好动、好问和淘气往往会被大人视为“不听话”或“不规矩”。此外,过剩的精力得不到正常、足够的渠道发泄,宝宝还常会处于一种类似青春期才有的烦躁、焦虑等不平衡的心理状态之中。

所以,面对精力过剩的宝宝,千万不要轻易用“调皮”、“讨厌”之类评语给宝宝贴上许多负面的“评价标签”。应充分理解、帮助他,不妨通过以下方式,引导他把充分的精力以健康的方式得到排遣。

1、加大宝宝的运动量。让你那精力过剩的宝宝多运动,这既可促进他的身体健康,也可帮助他消耗过剩的精力,获得肌体的舒畅感与心理平衡。

2、为宝宝人为设置“障碍”。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里,爸爸妈妈或老师可以让他们参与比同龄人更需要体力、智慧的活动和游戏,或向他提出较难的问题。这样可以让他的精力得到良好的发泄,又可避免其盲目自大。平时,可以让他与稍大的孩子为伴,这样可更好地满足他的求知欲,相对大强度的活动也可以让他得到体力的宣泄。

3、扩大宝宝的视野,保护其“独立性”。经常带他去博物馆、图书馆、植物园等地方,让他过剩的精力有发泄的渠道,又可以培养其健康的爱好。同时,精力过剩的孩子往往较早熟,让他早些体会“独立性”也很重要,否则过多的干涉会激发孩子的反抗。

总之,父母要和宝宝建立亲密关系,理解他的优点与弱点,在他烦忧时更好地帮助他,这样可以帮助他大大减轻心理压力。

四、宝宝精力旺盛的饮食原则

1、少吃某些刺激性食物。含有酒精的饮料应绝对禁止食用,其他如辣椒、胡椒油等刺激性调味剂应尽量少用或不用。

2、少食含铝食物。食铝过多可致智力减退、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应少吃油条,因为制作油条时加入的明矾,其化学成分为硫酸钾铝。

3、多食含锌丰富的食物,如蛋类、肝脏、豆类、花生等。研究发现锌对提高智力有一定帮助,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大多数头发中锌含量较高。

4、少吃某些水果。水果中,如苹果、桔子西红柿等,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其他营养成分,对健康的小孩子来说,应该适当多吃。但对多动症患儿来说则应少吃。因为这些水果还含有较多的甲基水杨酸盐类的成分。研究表明,如果多动症小孩子对这类物质摄入过多,会影响在脑神经信息的传递,加剧多动症状。

5、精力旺盛饮食应注意多吃富含蛋白质和卵磷脂食物。应尽量给孩子多吃些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卵磷脂。因为多吃这些食物可以改善多动症患儿大脑的神经传递信息,从而缓解多动症状。

宝宝 精力旺盛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