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养生 > 幼儿保健 > 正文

婴幼儿儿发烧的病因及表现 如何帮助幼儿退烧

一、幼儿发烧的症状

体温本身并不是观察儿童疾病的真正的最关键的方法。对成人来说,体温的高低通常反映出疾病的轻重程度。孩子并非如此,因为他们的身体对温度的控制还不完善。有的孩子在感染轻微疾病时,发烧也达40℃,然而在得更严重的疾病时只有38.3℃。孩子发烧时,家长更应观察他的脸色、神态和行动。一个体温为38.3℃却脸色灰白、安静得有点反常的孩子,也许比一个体温为39.4℃但仍能满屋子乱窜乱闹的孩子病得重。如果发烧的孩子出现以下症状,不管体温如何,都应请医生诊断。

1、一直哭闹不停,不管谁来安慰都没有用。

2、很难被唤醒。

3、如果有人想触碰或者移动孩子,他就哭闹。

4、脖子僵硬,不灵活。

5、手臂、大腿或身体的其它部位出现不能控制的抽动、痉挛。

6、神志不清,行动怪异(看见或听见不存在的东西,说些很奇怪的话或行动反常)。

7、呼吸时伴有杂音。

8、不能吞咽任何食物,并不住地流口水。

9、皮肤上出现紫色的斑点。

10、肤色灰白或呈暗蓝色。

11、脉搏微弱却快、急(不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脉搏超过160跳;年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超过120跳)。

12、排尿时有灼烧或疼痛感。

13、腹泻时大便中带血。

二、幼儿发烧的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降低,多为病毒感染。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多为细菌感染。外周血中有异常淋巴细胞提示病毒感染。幼稚细胞则提示白血病。

(2)长期发热患儿血培养,检查C-反应蛋白、前降钙素原、血沉、抗链球菌溶血素“O”、肝肾功能、肥达反应、外斐反应、嗜异性凝集试验、肺炎支原体抗体和类风湿因子等,还应做结核菌素试验。

(3)粪便常规、粪便培养考虑为消化系统感染者。

(4)尿常规当伴有泌尿系统症状时检查。

 (5)脑脊液检查当小儿高热伴有头痛、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

(6)骨髓穿刺当小儿高热伴有贫血、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时。

2、其他辅助检查

根据临床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有关辅助检查,如X线、CT、磁共振、B型超声、心电图等检查及*组织病检。

三、幼儿发烧如何退烧

孩子发烧不超过38.5℃,建议只用物理降温,但如超过38.5℃或孩子有惊厥史,要及时用退烧药。父母最好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泰诺林等)、布洛芬(美林等)这两款儿科医生使用最广,临床安全性较高的药物。物理降温法

1、35%酒精擦浴

酒精能扩张血管,蒸发时会带走大量热量,婴幼儿发烧时可以以此帮助降温。准备75%的酒精100毫升,加温水等量,保持温度在27~37摄氏度左右,不能过冷,否则会引起肌肉收缩,致使热度又回升。酒精擦浴时,用小毛巾从宝宝颈部开始擦拭,从上往下擦,以拍擦方式进行,腋窝、腹股沟处体表大动脉和血管丰富的地方要擦至皮肤微微发红,有利于降温。注意宝宝胸口、腹部、脚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2、温水洗澡

洗澡能帮助散热。如果宝宝发烧时精神状态较好,可以多洗澡,水温调节在27~37摄氏度。注意不要给宝宝洗热水澡,否则易引起全身血管扩张、增加耗氧,容易导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3、热水泡脚

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宝宝发烧时泡脚的另一妙处在于能帮助降温。泡脚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温要略高于平时,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以宝宝能适应为标准。泡脚时妈妈抚搓宝宝的两小脚丫,既使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

4、冰袋冷敷

可以去商店购买化学冰袋,使用时放冰箱冷冻,由凝胶状态变成固体后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宝宝头顶、前额、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可以反复使用。也可以家庭自制冰袋:用一次性医用硅胶手套装水打结放冷冻柜,冻成固体后取用。如果觉得冰块太冰的话,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状态就取出,包上毛巾给宝宝冷敷。

5、冰枕

宝宝高烧时可以做个冰枕给宝宝枕着,既舒服效果又好。去医院买个冰袋(不是热水袋)。把冰块倒入盆里,敲成小块,用水冲去棱角,装入冰袋,加入50~100毫升水,不要装满,2/3满就可以,排净空气,夹紧袋口,包上布或毛巾放在宝宝头颈下当枕头。待冰块融化可重新更换,很快宝宝的体温会降下来。药物退烧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泰诺林等)、布洛芬(美林等)这两款儿科医生使用最广,临床安全性较高的药物。这两类退烧药虽属两种不同类型,但作用都是解热镇痛。服用时,需注意两者剂型的差别:对乙酰氨基酚类的百服宁、泰诺林等有滴剂、口服液、咀嚼片三种剂型;布洛芬类的美林,对儿童只有滴剂和口服液两种剂型。1岁之前的婴儿,最好用滴剂,因为滴剂药物浓度小、刺激性小。在滴剂的用量上则要按体重选择。一般6~11个月的婴儿,对应体重为5.5~8公斤,用1滴管的退烧药。12~23个月的婴儿,体重在8.1~12公斤左右,吃1.5滴管。2岁以上孩子,最好服用口服液的退烧药。再大一点的孩子可用片剂,这种像饼干一样的水果味咀嚼片,孩子不会拒绝服用。此外,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退烧药,对患儿刺激性和副反应较大,吲哚美辛(消炎痛)类药,对胃部刺激较大,不建议使用。用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服用一类退烧药的时间别太长,发烧超过两天最好换用另一类药。服用泰诺林和百服宁,一天不能超过4次,每次间隔最少4小时。

四、婴儿发烧原因有哪些

发烧不是病,它只是身体的一项示警征兆,告诉我们身体内恐怕有问题,可能是疾病因素,也可能不是。为什么幼儿容易发烧呢?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体温调节中枢系统发布还不成熟,再加上身体的抵抗力比较差,受到感染的几率比较高,所以常会有发烧的情形出现。很多身体疾病确实会造成发烧,如各式病毒、细菌的感染发炎、肿瘤癌症、自体免疫疾病、脱水等,这些都需经过各式检查才能确知,且需加以适当的治疗处置。有许多发热是属于非病态性原因所引起的,例如:

1、运动过度,体内过量活动所产生的热量无法散出,而使暂时的体温提高。

2、预防针注射后的短暂发烧,是因身体对疫苗的反应作用。

 3、婴幼儿包裹衣物过多,体热无法散去。

4、刚喝过温热的水(测量口温)。

5、刚洗完热水澡。

 此类因非病态引起的“发烧”是短暂且良性的,只要找到原因并去除即可。宝宝的活力通常都是正常的,当然在体温高的时候宝宝精神会差些。一些发烧是假性发烧,主要由下列原因造成:

1、估测错误所致:如以大人的手掌或额头去触摸宝宝的身体或额头,来感觉其温度。此方式常会有误判,因为通常大人手的温度皆较低,即使摸正常的幼儿亦会感觉他好像在发烧。因此,若有疑问时,一定要以正确的仪器来测量才能确定。

2、温度计使用方法错误:如测量前未先将水银甩至35℃以下,或使用不当或未先校正。

3、测温仪器故障:譬如测量值不准确、水银温度计有损坏。

幼儿 婴儿 退烧 发烧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