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养生 > 养生保健 > 正文

怎样治疗泪腺炎 中医治疗泪腺炎有偏方

一、泪腺炎治疗方法

泪腺炎的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其治疗方法有所区别,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1、治疗原发病。病变局限者作泪腺切除。

2、对泪腺肉样瘤病和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可全身应用皮质激素治疗,一般效果良好。为避免其复发,可做放射治疗。

3、综合征患者在应用药物抗炎和免疫治疗的同时使用人工泪液等。

4、对特殊病因进行不同的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局部采用热敷。

5、脓肿形成需切开引流,睑部泪腺炎从上睑外侧皮肤切口;眶部者则从上穹隆侧结膜切口。

 小孩泪腺炎的中医疗法

方一

[来源]《常见病中草药外治疗法》

[配方]五倍子、五味子、胆矾各6克,精盐1.5克。

[用法]将前3味药放入砂锅内加水2碗,煎至1碗,用纱布过滤3次去渣,将精盐下入滤液中,再煎片刻即可。每日用药液洗眼3--5次。

[功效]燥湿收敛。适用于泪腺炎。

方二

[来源]《中医眼科学讲义》

[配方]桑叶、菊花、银花、防风、归尾、赤芍黄连各等量。

[用法]上药水煎过滤去渣,倒入盆内趁热先熏后洗眼部患处。

[功效]散风清热、凉血解毒。适用于局部有红肿、羞明等症状的泪腺炎。

二、泪腺炎的原因是什么

1.原发性感染可能由结膜囊经泪腺腺管入侵或血源性。发病前可有上呼吸道感染,有时呈流行性,并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

2.继发性有来自局部或全身者。

(1)局部来源:穿通伤、烧伤,常引起局部化脓或坏死;睑板腺或结膜的葡萄球菌感染,睑腺炎、眶蜂窝织炎等均可直接扩散至泪腺。

(2)病灶转移:远处化脓性病灶转移而来,如扁桃体炎、中耳炎、龋齿、肾盂肾炎等。

(3)全身感染:如葡萄球菌所致的疖肿,链球菌所致的猩红热,肺炎链球菌和大肠埃希杆菌感染,多为化脓性,一侧泪腺受累。

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中,急性泪腺炎较多见。有报告37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中7例合并有泪腺炎,常双侧发病,症状较急,并不化脓,多在数天或数周内消退。淋病性腮腺炎常由尿道炎或子宫颈炎转移而来,多为双侧性。多数作者穿刺检查并未查见细菌,认为可能为淋球菌毒素所致。一般急性期症状多在数天或数周内消退,很少化脓,有时可复发。病毒感染也可引起泪腺炎,如麻疹、流行性感冒等。此外,眼部带状疱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组织细胞浆菌病等均可致泪腺炎。

三、泪腺炎的典型症状

原发性者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常为单侧,多累及睑部泪腺,睑部泪腺和眶部泪腺可单独或同时发病。

急性睑部泪腺炎:上睑外侧发红,肿胀,疼痛,流泪不适,睑缘呈横“S”形下垂,肿胀可扩展到颞,颊部,耳前淋巴结肿大有压痛,睑内可扪及实性包块,有压痛,与眶壁及睑缘无粘连,眼睑分开时可见颞上结膜充血水肿,泪腺组织充血隆起,有黏液样分泌物,可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若早期适当抗感染治疗,多在1~2周炎症消退,也有的成亚急性,持续1~2个月才消退,少数化脓从上穹隆结膜穿破,脓液排入结膜囊或暂时形成瘘管,2~3周即可愈合。

急性眶部泪腺炎:局部症状类似睑部泪腺炎,疼痛剧烈而结膜水肿较轻,可在外上侧眶骨缘下扪及包块,眼球向内下方突出,向外,上运动受限并伴有复视,一般多在短期内用药后炎症消散,亚急性患者消退时间较长,少数化脓,脓液从上睑外侧皮肤流出,可形成瘘管。

慢性泪腺炎:没有急性泪腺炎的明显的临床症状,泪腺局部可触及结节状物,疼痛并不明显,可以活动,眼睑可以红肿,脓肿形成后可以有波动感,泪腺增大明显时可出现上睑下垂及眼球运动障碍。

四、泪腺炎的诊断

1.血液检查:急性期可以进行血液常规检查,明确感染的性质及程度。

2.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行泪腺组织活检,根据不同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可以确定泪腺的炎症类型。

3.B超:表现为泪腺窝内核状异常回声,边界清楚,眼球和肿大的泪腺之间可见透声裂隙,压缩性不明显,显示泪腺增大呈花瓣状结构,边界不整齐,内回声不均(图3),同时可显示眼球筋膜囊水肿,A超显示病变内中高反射。

4.CT:横轴位和冠状CT显示泪腺扁平形肿大,突出眶缘,邻近眼外肌增厚,有时可合并眼环增厚,双侧发病临床并不少见,部分合并鼻窦炎症。

5.MRI:MRI显示眼球外侧泪腺肿大并包绕眼球,T1WI和T2WI均呈中信号,增强明显,由于病变邻近眼睑皮肤,增强MRI可显示周围软组织信号增强。

小叶内水肿,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可见浆细胞;感染性急性泪腺炎的组织中可见多形核白细胞。

泪腺炎 上呼吸道感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