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儿科 > 儿科综合 > 正文

究竟什么是小儿遗尿症

究竟什么是小儿遗尿症呢?专家表示,小儿遗尿症是指5岁以上的小儿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临床可分为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两种,前者是指持续的或持久的遗尿,其间控制排尿的时期从未超过一年;后者是指小儿控制排尿至少1年,但继后又出现遗尿。小儿遗尿症大多数属于功能性的。其症状与白天疲劳程度、家庭环境、对新环境的适应性等因素有关。合理安排小儿饮水和训练小儿排尿对遗尿症患儿来说十分重要。

小儿遗尿症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长期以来多数家长和一些医生并不认为尿床是一种疾病,也无需特殊治疗。而专门从事小儿遗尿症的专家却认为,儿童尿床不应忽视。

随着神经系统发育的不断完善,正常婴儿及幼童的膀胱对排尿的控制会自然形成,不需要特别的指导和训练。但如果5岁或5岁以上的儿童多次发生入睡后无意识排尿,每周达2次以上并且持续至少6个月,而清醒状态下则无此现象,则应被视为异常,临床上称之为原发性夜遗尿症。

病情描述:小儿遗尿病证名。小儿不自觉地排尿。睡中自出者,俗称尿床。常见于三岁以上的小儿。多因肾气不足,膀胱寒冷,下元虚寒,或病后体质虚弱,脾肺气虚,或不良习惯所致。《诸病源候论》:“遗尿者,此由膀胱有冷,不能约于水故也。”膀胱寒冷者,治宜温经固脬,用缩泉丸、固脬丸;肾气不足者,治宜益气补肾,用金匮肾气丸;脾肺气虚者,宜益气固涩,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不良习惯指最易引起遗尿的仰面平卧体位,不需服药,纠正办法是用布带于小儿腰背后作一大结以使仰卧时不适而转为侧卧。体针:取关元、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耳针:刺膀胱、交感及脑点。若三岁以下小儿,由于发育尚未健全,排尿的正常习惯还未养成,或因白天嬉戏过度,精神激动。夜间偶尔尿床者,则不属病态。

现在大家了解什么是小儿遗尿症的吗?希望以上的介绍对您有所帮助。最后祝您身体健康。

小儿遗尿 遗尿症 遗尿 补中益气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