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儿科 > 儿童心理 > 正文

帮孩子摆脱开学综合症的三个小技巧儿童心理

小的时候也就是没有上学之前,孩子们都盼着过年,因为过年会有红包;到了上学之后,孩子们更加希望暑假早日到到,因为暑假可以放两个月的假,可以自由自在玩。可是,现在暑假已经进入末期了,玩了两个月的孩子们,也该收收心了,把心思从“玩”上转移到“学习”上,但是孩子的自控能力都比较着,那么我们家长该做些什么呢?

规律作息,陪孩子一起“倒时差”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由于暑假作息没有规律,面对新学期的到来,很多学生在极不情愿地“倒时差”。

“整个暑期都是十点以后才会起床,现在要开学了,我每天六点半就催他起床。”家住都市春天小区的袁女士说,近两个月的假期,让上高一的儿子变成了夜猫子,晚上睡觉晚,第二天早上起不了床,早并着午饭吃。眼下,帮助儿子调整作息时间迫在眉睫。

专家说,假期中,父母忙于工作和各种应酬,生活有时不规律,孩子受父母影响,也没有规范的作息时间,一旦到了开学,孩子回归不了正常的生活,会出现“厌倦”心理。避免“厌倦”心理影响新学期生活的好办法,就是让孩子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康波认为,多数人的生物钟在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会改变,而大多数中小学生的暑假有60天左右,生物钟已经形成。帮助孩子调整生物钟,家长可以参照学校的作息时间,制定一个时间表。但也不能要求孩子一步到位,给他们几天调整的时间。比如说,开学时6点钟起床,家长可以先让孩子7点钟起床,第二天6点半,直到恢复正常作息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做出榜样,同步进行,不能定好闹钟把孩子叫起床后,自己又回到床上接着睡。

增加奖励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再给我两天时间,我的游戏就能满级了,可我妈就是不让我玩。”宜春中学初二学生小周遗憾且难过地说。小周的妈妈王女士告诉记者,为了让孩子提前收心,她和爱人强行断了儿子的网络,但没想到刚断一两天,孩子就情绪低落,吃饭也少了,还经常晃神,让家人担心不已。“我们是怕他染上网瘾,等开学后就收不了心,耽误他的正常学习。”王女士说。

随着开学临近,许多学生出现了情绪低落、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还有的学生出现了失眠,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开学综合征”。而不能再玩自己喜欢的游戏,孩子的情绪起伏就会大,暑期如何帮孩子远离电子产品成了家长的“心病”。

“家长不要总把"网瘾"挂在嘴边,埋怨孩子迷恋网络,这会给孩子造成压力和逆反心理。”康波认为,假期孩子比上学时少了很多压力,在家长的控制下适度上网玩游戏,也是精神休闲的方式之一。开学后,孩子投入到学习中,也就没有心思上网了。如果平时过于放纵,突然一下子想完全“掐断”孩子的网瘾,容易适得其反。他建议家长多抽时间陪孩子,通过亲子间良好互动,转移孩子注意力。可以带孩子看电影、逛街、买学习用品等。

康波说,应对“开学综合征”,在巧妙调整作息时间,合理控制好接触电子产品时间的基础上,家长可以利用“奖励刺激”,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开学前这几天,尽量少安排或不安排走亲访友或娱乐活动,让孩子的心定下来。同时,引导孩子回忆学校里美好的学习生活,谈谈新学期打算,给孩子多些鼓励和赏识。“学校如果在开学初能搞些增加凝聚力的活动就更好了。”康波建议。

确定学习目标克服开学恐惧感

小学15元/本、初中25元/本……在一些论坛和网页上,“专业代写暑假作业”的广告帖随处可见。快开学了,未完成作业的学生动起了歪脑筋。对此,不少老师提出:不应扭曲了作业的本来意义,如果真完成不了,和老师说明原因,诚实更可贵。并建议,家长应该督促一下孩子,帮助孩子检查作业是否完成。但一定不要为了完成作业逼孩子熬夜恶补,影响健康

“以前学的知识点有些记不清了,我得重新梳理一下。”在宜春一中旁的一家书店里,一名中学生正在选购教辅书。据了解,经过一个暑假,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对于新学期很担心,缺乏自信心。

对此,宜春中学的刘老师建议,开学前学生可以利用最后的时间,将学过的知识点梳理一下,做做以前的练习题,找找感觉。由于教材还没发,有时间的话学生可以上网了解新学期大概要学的新知识点,最重要的是确定新学期的目标。

“忘掉上学期的成绩,重新开始。”刘老师说,每个学生都希望在新的学期有好的表现,所以,在开学前要好好规划一下,这学期要提高哪几门课的成绩,在学校超越的目标是什么,要不要学一项新特长等。父母一定不要把自己的目标强加给孩子,制定的目标要切实可行,符合孩子实际,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使他们精神饱满地迈进新学期。

大厨艺小编结语:让孩子收心不是一过简单过程,特别是对于孩子们来说,由于他们的自控能力比较差,所以需要家长在旁边做指导,所以家长应该起到带头作用,特别是在作息时间上!

儿童 熬夜 情绪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