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儿科 > 儿童心理 > 正文

孩子爱攻击到底是为什么儿童心理

孩子的童年应该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很难想象有的小孩子却会有攻击和暴力的行为,伤害身边的同学或者可爱的小动物,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孩子爱攻击的原因

1、环境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攻击是观察学习的结果。由于儿童模仿性强,是非辨别能力差,因此,孩子很容易模仿其周围的人或是影视镜头里人物的攻击行为。有资料表明,经常看暴力影视的儿童,容易出现攻击行为。如果儿童经常看暴力影视片、武打片,玩暴力电子游戏,会使孩子的攻击性心理得到加强。

值得指出的是,如果一个孩子在偶然几次的攻击行为后,得到了“便宜”,尝到了“好处”,其攻击行为的欲望会有所增强。若再受到其他孩子的赞许,其攻击行为就会日益加重。

2、家庭因素

有些家长惯于用暴力惩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结果孩子也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其他儿童,表现出攻击行为。如有的家长只要孩子做错事,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他一顿。孩子挨打以后,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情绪一旦“转稼”到别的人身上,就易找别人出气,逐渐形成攻击行为。又如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如果有人欺侮你,你要狠狠地揍他。”在大人的纵容下,孩子容易发生攻击行为。

3、基因缺陷

有些攻击性强的儿童可能存在某些微小的基因缺陷。

二、攻击行为的对策

1、对孩子的攻击行为“冷处理”

所谓“冷处理”,就是在一段时间里不理他,用这种方法来“惩罚”他的攻击行为,如把孩子关在房间里,让他思过、反省,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不会向孩子提供呵斥、打骂的攻击原型。如果把这种方法与鼓励亲善行为的方法配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2、去除攻击行为的奖励物

如果孩子打了人家长不制止,打人就成为攻击行为的“奖励物”,使孩子觉得打人并没有什么不对,以后还可以去打别人。所以,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时,家长要及时处理,使孩子认识到什么行为是错的,应该怎样做才对。

3、创造不利于攻击行为的环境

实践证明,生活在一个有良好家庭气氛、有充裕玩耍时间以及有多种多样玩具环境中的孩子,攻击行为会明显减少。家长应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玩耍时间和玩具,不让孩子看有暴力镜头的电影、电视,不让孩子玩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不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色彩的语言。

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对世界的认识不深,对自己的认识不深,因而非常容易受到环境和家庭的影响。有样学样是小孩子的特性,如果孩子很爱攻击,先了解环境和家庭的影响,其次采取合适的对策帮助孩子解决爱攻击问题。

儿童 情绪 青少年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