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胎食品受到孕期朋友的喜爱,是因为这些食品能够很好的保护胎儿的健康发育,安胎的食品我们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自己动手制作在卫生和食品安全上会更让我们放心,因此在这里我们教大家十款可以自制的安胎好菜肴。
1、阿胶粳米粥
配方:阿胶30克,粳米50克。
制作:去阿胶捣碎炒黄为末,粳米煮成稀粥,临熟时加入阿胶搅匀。
用法:晨起及临睡前服用1剂,可持续服用。
功效:养血止血,补肾安胎。
主治:用于妊娠因营血不足所致胎动不安或胎漏下血。
2、北芪炖鲈鱼
配方:黄芪50克,鲈鱼500克,生姜、葱、醋、食盐、料酒等适量。
制作:将鲈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干净。黄芪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同鱼共放进锅内,加入葱、姜、醋、食盐、料酒、适量的水。将过至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炖熬至熟即成,可加少许味精。
用法:每天吃饭前食用,可多次食用。
功效:益气填精,健脾利水。
主治:妊娠胎动不安,小腹下坠,气短懒言,或伴四肢水肿者。
3、安胎鲤鱼粥
配方:活鲤鱼1条(约500克),苎麻根20~30克,糯米50克,葱、姜、油、盐适量。
制作:将鲤鱼去鳞及内脏,洗干净切片炖汤。苎麻根加水另煎,去渣取汁,加入鲤鱼汤中。再加入糯米和葱、姜、油、盐各适量,煮成稀粥。
用法:早晚趁热食用,连用3天。
功效:清热养血,益阴安胎。
主治:适用于胎动不安、胎漏下血及妊娠水肿等属肾阴虚者。
4、葡萄干莲子汤
配方:莲子100克,葡萄干30克。
制作:莲子去皮心,与葡萄干同入锅,加水适量,共煮熟即成。
用法:每日分早晚服用,吃莲子肉、葡萄肉,饮汤,连服10剂。
功效:补气养血,清热安胎、
主治:用于气血虚兼内热之先兆流产
5、南瓜蒂煎
配方:南瓜蒂5个,红糖适量。
制作:南瓜蒂水煎成汤,去渣后加入红糖调匀即可。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连用1周。
功效:安胎止血,补中益气。
主治:适用于脾胃虚及先兆流产,胎动下血。
6、鸡蛋苎麻汤
配方:薜荔嫩枝叶50克,苎麻25克,鸡蛋3个。
制作:将薜荔嫩枝叶、苎麻同鸡蛋一同加水共煎,蛋熟后去壳再煮30分钟。
用法:早、中、晚各使用1蛋,连吃1周。
功效:养阴补血,清热安胎。
主治:适用于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属血虚内热者。
7、龙眼肉糯米粥
配方:龙眼肉15克,苎麻根15克,糯米50可。
制作:龙眼肉、苎麻根同糯米洗干净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煎煮成粥即可。
用法:早晚温服,连服1周。
功效:益心脾,补气血,安胎止血。
主治:用于早孕胎动见红,孕妇心脾虚、神情紧张的保胎治疗。
8、人参南瓜蒂饮
配方:人参6克,南瓜蒂12克。
制作:将人参同南瓜蒂放入瓦碗中,加水少许,隔水煮20分钟。
用法:饮汤吃参,隔日1次,连服1个月。
功效:养精益气安胎。
主治:用于习惯性流产,属气虚肾亏者。
9、石榴皮汤
制作:将石榴皮、当归、熟艾叶加水先煎汤,去渣取汁,入阿胶烊化即可。
用法:每天1剂,连服3天。
功效:安胎止血。
主治:用于妊娠因营血不足所致胎动不安或胎漏下血。
10、黑豆黄芪煎
配方:大黑豆60克,生黄芪30克,砂糖60克。
制作:将上述3样加入锅中,加水共煎,煮至豆熟即可。
用法:吃豆饮汤,分早晚2次,连服5剂。
功效:补肾健脾,和血安胎。
主治:适用于妊娠后胎动见红,属脾肾两虚者。
上面的这些安胎食物对于体质不好或者忙碌的上班族来说是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另外所有营养的食物都有积极的作用,如果单纯某一种食物吃得过多的话,会影响其他食物的摄入,这样会造成营
主料茄子(紫皮长400克辅料香菜15克调料盐2克大蒜25克酱油3克白砂糖3克香油5克植物油25克花椒
饮食诀窍可改善孕期不适饮食调理…妊娠呕吐选用什么药好?diy防治妊娠呕吐5妙方有轻度呕吐症状的准妈妈
如果孕早期的时候体重指数在肥胖范围内,如果以后不注意饮食和运动的话,就很容易出现肥胖,因此要注意控制
从中医的观点来讲,产前不宜热,产后不宜凉,按常理来说,产前使用一些凉性的食物如大闸蟹,并非孕妇的禁忌
要发育好,必须吃得好,但需要补充哪些营养呢?所谓吃得好,不是指吃得多或“一人吃双份”,因为孕妇所需要
但这次有一位素食主义妈妈想来和各位准妈妈聊聊,只要小心加上勤奋,素食主义孕妇一样可以像其他人那样健康
不合理的孕妇忌嘴之说妊娠期的忌嘴禁食有的是人们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有的是根据医学而来,像孕妇吃了某种
而且我们还可以从食物上补充,比如我们建议孕妇至少每个星期吃一两次紫菜汤,放点虾皮搁一点点香油用开水一
蛋白质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素,参与构成胎儿的组织和器官,调节重要生理功能,增强母体的抵抗力,维持胎儿脑发
如果等到怀孕后才把它提上议事日程,孕妇自身可能要付出健康损害的代价,胎儿发育往往也会受到种种消极影响
为了保证腹中的胎儿更好地发育,我们确实需要比平时摄入更多的热量,但是,并不是说我们改变了饮食习惯就能
营养专家福建医科大学营养与保健医学系的许榕仙专家认为,上面两个病例的病生在孩子身上,而病根则要在母亲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