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养生 > 部位养生 > 正文

什么是动脉瘤 介入栓塞术如何治疗动脉瘤

一、什么是动脉瘤以及其发病机制

什么是动脉瘤 介入栓塞术如何治疗动脉瘤

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的病变或损伤,形成动脉壁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或膨出的表现,以膨胀性、搏动性肿块为主要表现,可以发生在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而以肢体主干动脉、主动脉和颈动脉较为常见。

动脉瘤形成的病因

先天性因素

脑动脉管壁的厚度为身体其他部位同管径动脉的2/3,周围缺乏组织支持,但承受的血流量大,尤其在动脉分叉部。管壁中层缺少弹力纤维,平滑肌较少,由于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原因,分叉部又最易受到冲击,这与临床发现分叉部动脉瘤最多、向血流冲击方向突出是一致的。管壁的中层有裂隙、胚胎血管的残留、先天动脉发育异常或缺陷(如内弹力板及中层发育不良)都是动脉瘤形成的重要因素。先天动脉发育不良不仅可发展成囊性动脉瘤,也可演变成梭形动脉瘤。

后天性因素

(1)动脉硬化动脉壁发生样硬化使弹力纤维断裂及消失,削弱了动脉壁而不能承受巨大压力。硬化造成动脉营养血管闭塞,使血管壁变性。40~60岁是动脉硬化发展的明显阶段,同时也是动脉瘤的好发年龄,这足以说明二者的相互关系。

(2)感染感染性动脉瘤约占全部动脉瘤的4%。身体各部的感染皆可以小栓子的形式经血液播散停留在脑动脉的周末支,少数栓子停留在动脉分叉部。颅底骨质感染、颅内脓肿、脑膜炎等也会由外方侵蚀动脉壁,引起感染性或真菌性动脉瘤。感染性动脉瘤的外形多不规则。

(3)创伤颅脑闭合性或开放性损伤、手术创伤,由于异物、器械、骨片等直接伤及动脉管壁,或牵拉血管造成管壁薄弱,形成真性或假性动脉瘤。

(4)其他此外还有一些少见的原因如肿瘤等也能引起动脉瘤。颅底异常血管网症、脑动静脉畸形、颅内血管发育异常及脑动脉闭塞等也可伴发动脉瘤。

二、动脉瘤的临床表现

什么是动脉瘤 介入栓塞术如何治疗动脉瘤

 先兆症状

40%~60%的动脉瘤在破裂之前有某些先兆症状,这是因为动脉瘤在破裂前往往有一个突然扩张或局部少量漏血的过程。其中动眼神经麻痹是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最有定侧和定位意义的先兆破裂症状。

 出血症状

80%~90%的动脉瘤病人是因为破裂出血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才被发现,故出血症状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表现最多见。

(1)诱因与起病:部分病人在动脉瘤破裂前常有明显的诱因,如重体力劳动、咳嗽、用力大便、奔跑、酒后、情绪激动、忧虑、性生活等。部分病人可以无明显诱因,甚至发生在睡眠中。多数病人突然发病,通常以头痛和意识障碍为最常见和最突出的表现。

(2)出血引起的局灶性神经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神经症状为脑膜刺激症,表现为颈项强硬,克氏征阳性。大脑前动脉动脉瘤出血常侵入大脑半球的额叶,引起痴呆、记忆力下降、大小便失禁、偏瘫、失语等。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出血常引起颞叶血肿,表现为偏瘫、偏盲、失语及颞叶疝等症状。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破裂出血时可出现同侧动眼神经麻痹等表现。

(3)全身性症状:破裂出血后可出现一系列的全身性症状:

A.血压升高:起病后病人血压多突然升高,常为暂时性的,一般于数天到3周后恢复正常。

B.体温升高:多数病人不超过39℃,多在38℃左右,体温升高常发生在起病后24~96h,一般于5天~2周内恢复正常。

C.脑心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发病后1~2天内,一过性高血压、意识障碍、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癫痫,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多在发病后第1周内发生)。意识障碍越重,出现心电图异常的几率越高。

D.胃肠出血:少数病人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征象,表现为呕吐咖啡样物或柏油样便。

(4)再出血:动脉瘤一旦破裂将会反复出血,其再出血率为9.8%~30%。据统计再出血的时间常在上一次出血后的7~14天,第1周占10%,11%可在1年内再出血,3%可于更长时间发生破裂再出血。

三、介入栓塞术治疗动脉瘤

介入栓塞术指通过介入技术对血管进行栓塞的技术,多用于大出血止血、肿瘤栓塞治疗,及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栓塞材料可分为永久性栓子,和临时栓子,永久栓子不能再通,临时栓子可以溶解再通。随着神经放射影像学的发展,特别是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技术应用于临床后,使动静脉畸形、颅内动脉瘤、颈动脉海绵窦瘘等不少病人避免了复杂危险的手术治疗。此疗法创伤小,病人容易接受。

 适应症

动脉瘤介入治疗适用于:

1.巨大的、手术难以切除或手术难以接近的动脉瘤(如海绵窦段、眼动脉起始部、椎基动脉系统的动脉瘤)。

2.高龄或全身其他系统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3.手术夹闭失败者。

4.梭形宽颈或无颈动脉瘤、囊状动脉瘤。

5.除禁忌证以外的一切动脉瘤,均可首先采用栓塞治疗,在栓塞不成功时,仍可考虑手术治疗。

禁忌症

1.很小的动脉瘤。

2.小而宽颈的动脉瘤。

3.动脉瘤颈狭窄球囊难以通过为可脱性球囊栓塞的禁忌证

四、介入治疗目的及注意事项

目的

(1)自导管灌注药物治疗,如肿瘤的局部化疗,向血管闭塞部位注射尿激酶等溶栓药物。

(2)经导管栓塞,在动脉内经导管将一些特制栓塞物注入供养病变的血管内,使血流中断,达到治疗目的。

(3)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如扩张椎动脉、锁骨下动脉、颈动脉的狭窄。

(4)经导管血栓切除术。DSA的应用确保了治疗方案的准确性。能确定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状、数目、瘤体与载瘤动脉的关系、瘤颈的宽窄;能够测量畸形血管团的大小,并了解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情况,能够明确病变与正常血管之间的关系,了解血管狭窄和闭塞程度以及有无血管痉挛,可更好地解释临床症状和判断预后,有助于手术和介入治疗方案的制定。

注意事项

①动脉瘤破裂出血

②球囊过早脱落造成脑栓塞

③栓塞材料滑入载瘤动脉造成栓塞等。

动脉瘤 发病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