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突然尿频是怎么回事
1.男性尿频
(1)尿量增加尿量增加时,排尿次数亦会相应增多。生理情况下,如大量饮水、吃西瓜、喝啤酒,由于进水量增加,通过肾脏的调节作用,尿量增多,排尿次数亦增多,便出现尿频。病理情况下,如部分糖尿病、尿崩症患者饮水多,尿量多,排尿次数也多,但均无排尿不适的感觉。
(2)炎症刺激膀胱有炎症时,尿意中枢处于兴奋状态,产生尿频,并且尿量减少。因此,尿频是膀胱炎的一个重要症状,尤其是急性膀胱炎、结核性膀胱炎更为明显。其他如前列腺炎、尿道炎、肾盂肾炎、小儿慢性阴茎头包皮炎、外阴炎等都可出现尿频。在炎症刺激下,往往尿频、尿急、尿痛同时出现,被称为尿路刺激症,俗称“三尿症”。
(3)排尿功能障碍某些因素,例如前列腺炎可引起尿道括约肌过度收缩,导致膀胱出口梗阻与残余尿形成,造成尿液反流入前列腺,不仅可将病原体带入,也可直接刺激前列腺,诱发无菌的“化学性前列腺炎”,引起排尿异常和骨盆区域疼痛等。许多前列腺炎患者存在多种尿动力学改变,如:尿流率降低、功能性尿路梗阻、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等。
(4)非炎症刺激如尿路结石、异物,通常以尿频为主要表现。
(5)膀胱容量减少如膀胱占位性病变、结核性膀胱挛缩或较大的膀胱结石等。
(6)精神神经性尿频仅见于白昼,或夜间入睡前,常属精神紧张或见于癔病患者。此时亦可伴有尿急、尿痛。
2.女性尿频
导致女性尿频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膀胱容量减少,如膀胱占位性病变、妊娠期增大的子宫压迫、结核性膀胱挛缩或较大的膀胱结石等。
(1)精神神经性精神性因素引起的尿频,一般表现为时多时少,明显有精神作用的“迹象”。精神紧张引起的尿频,对身体健康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尿频影响学习、工作、休息者,可进行心理治疗和调节神经的药物治疗。特别是一些长期的、严重的尿频,应认真进行有关检查,不可轻易诊断为精神神经原因引起的尿频。
(2)非炎症刺激如尿路结石、异物等。
(3)炎症刺激急性膀胱炎、结核性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外阴炎等也可能出现尿频的原因。在炎症刺激下,可能尿频、尿急、尿痛同时出现,被称为尿路刺激征。
(4)膀胱容量减少如膀胱占位性病变、妊娠期增大的子宫压迫、结核性膀胱挛缩或较大的膀胱结石等。
3.小儿尿频
(1)不良习惯有家长在小儿很小就经常把尿,容易形成膀胱没有充盈满就排尿的习惯,久之导致膀胱只有少量小便也会有尿意。
(2)包皮过长、包茎男孩可能由于尿液残留在包皮囊内刺激尿道口引起尿频。
(3)尿路感染除了尿频,排尿时有疼痛感,有时还可能发热。
(4)精神因素有的孩子可能偶尔一次尿床,受到责备,担心以后再尿床,于是出现频繁排尿。
(5)蛲虫症由于蛲虫爬至尿道口而引起尿频,以女孩多见。
二、尿频诊断方法有哪些呢
1.生理性
因饮水过多,精神紧张或气候寒冷时排尿次数增多属正常现象。特点是每次尿量不少,也不伴随尿频尿急等其他症状。
2.病理性
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多尿性尿频排尿次数增多而每次尿量不少,全日总尿量增多。见于糖尿病,尿崩症,精神性多饮和急性肾衰竭的多尿期。
(2)炎症性尿频尿频而每次尿量少,多伴有尿急和尿痛,尿液镜检可见炎性细胞。见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和尿道旁腺炎等。
(3)神经性尿频尿频而每次尿量少,不伴尿急尿痛,尿液镜检无炎性细胞。见于中枢及周围神经病变如癔症,神经源性膀胱。
(4)膀胱容量减少性尿频表现为持续性尿频,药物治疗难以缓解,每次尿量少。见于膀胱占位性病变;妊娠子宫增大或卵巢囊肿等压迫膀胱;膀胱结核引起膀胱纤维性缩窄。
(5)尿道口周围病变尿道口息肉,处女膜伞和尿道旁腺囊肿等刺激尿道口引起尿频。
三、中医治疗尿频有八个偏方
1、益智仁24个,盐少许。水煎服。每日1剂。睡前服用。
2、韭菜子6克,研细末,水酒各半调服,小儿酌减。
3、蒲公英60克,水煎代茶饮。此方适用于小便频数而腰痛。
4、菟丝子12克,覆盆子6克,韭菜子、金樱子各6克。水煎服。本方适用于老年人尿频。
5、桑螵蛸60克,益智仁15克。研为细末,用面做为丸,如梧桐子大,睡前服20丸,开水送下。
6、五倍子(炒黄,研为细末),用开水调成膏,敷于神阙穴,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睡前1次,连用7日。
7、盐2份,大蒜1份。共同捣烂,用油纱布包好,压成饼状,加热后在中极穴、关元穴处敷。1次30分钟,每日2次。
8、小茴香、糯米适量。将小茴香加盐,炒熟,研末,再将糯米蒸熟,以小茴香粉拌糯米饭食用,每日1次。
四、尿频要怎么预防呢
第一、控制饮食结构是预防尿频的方法,可以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饮食的酸碱平衡对于尿频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饮食方面要多吃富含植物有机活性碱的食品,少吃肉类,多吃蔬菜。恰玛古富含植物有机活性碱,能迅速排除体内酸毒,使达到酸碱平衡,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减少肾的压力。同时恰玛古还富含类黄酮,能够有效的修复肾的排毒功能。
第二、要经常进行户外运动,在阳光下多做运动多出汗,可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多呼吸新鲜的空气,减少发病的几率。有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第三、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压力过重会导致酸性物质的沉积,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适当的调节心情和自身压力可以保持弱碱性体质,使尿频远离大家。
第四、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病毒容易入侵。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使病毒远离自己,进而预防尿频。
第五、远离烟、酒。烟、酒都是典型的酸性食品,毫无节制的抽烟喝酒,极易导致人体的酸化。
第六、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晚上上厕所会影响到休息,而且在冬天里稍不注意就容易的感冒,所以许多人不希望晚上上厕所,但是老年人生理
牛奶、巧克力、柑、橘。美国学者对小儿遗尿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后提出,饮食中牛奶、巧克力和柑橘类水果过
孕妇尿频缓解方法,出门前、参加会议或活动前及自由活动期间应及时排净小便,学会“忙里偷闲”。排尿时身体
神经性尿频症指非感染性尿频尿急,是儿科一个独立的疾病,患儿年龄一般在2~11岁,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
尿量增加:在生理情况下,如大量饮水,由于进水量增加,尿量也会增多,排尿次数亦增多,便出现尿频。在病理
尿次数增多而每次尿量正常,因而全日总尿量增多,见于糖尿病、尿崩症、前列腺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等,
很多宝宝是由于幼儿园的近似残酷的管理方法造成这种现象的,你可以向自己的宝宝了解一下,是否幼儿园规定他
当尿量增加时,排尿次数亦会相应增多。在生理情况下,如大量饮水、吃西瓜、喝啤酒,由于进水量增加,通过肾
病理性尿频可能是患有感染、结石、肿瘤或存在异物,以尿路感染为多。小儿尿路感染以后,每次尿量不多,但排
三岁以上儿童睡眠中不自主排尿称为尿床或遗尿,有家族倾向但西医还没有找到遗传学证据。患儿白天尿频,尿急
”咱可以这么认为,原本是两条河流的水量,现在却只能流经一条河道,最终的结果自然是河水泛滥成灾,乡亲们
许多做了妈妈的人经常说,产前尿频未尝不是件好事情,因为它能够提前锻炼您晚间起床,要知道这在宝宝出生后
神经性尿频好发于学龄前期儿童,尤其多见于3-5岁的小儿,主要表现为每天排尿次数增加,而无尿量的增加,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