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养生 > 养生保健 > 正文

体虚出汗如何调理呢 体虚该怎么调养

一、体虚多汗如何调理

很多当*工作、家庭的压力特别大,加之饮食不注意忌口,作息不规律,纵欲过度等原因导致了身体发虚的情况。甚至有很多年轻人稍稍的做些运动就满头大汗、汗流浃背的,这些都是体虚的表现。那么该如何调养呢?

体虚分为很多种,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出汗

正常的出汗一般是在剧烈运动,或是天气炎热的时候自然身体反应。但是体虚患者却会在进行轻度运动,或是不自主的大量流汗,甚至吃顿饭都会汗流浃背的。这种情况就要注意调理自己的身体了。

分清楚体虚的类型,针对调理

体虚一般要先区分出“疾病型体虚”,这个是因为患者自身有一些重大疾病,导致了身体比较虚弱有多汗的症状,这样的情况需要经自身的疾病先治疗好,在进一步调理回复,体质就会变强了。

气虚、血虚,进补为主

气血虚是最常见的身体疾病了,中医认为气虚血虚难固津液,不仅仅会易出汗,男性还会经常会出现梦遗的情况。这种情况主要是靠食疗进补,可以多食用补气的山药,补血的大等食物。早睡早起,戒除不良性活动,进行少量低强度的运动。

阴虚症状,“热”汗多,先祛火

有很多小伙伴对于中医不理解不信任,认为阴虚就是身体“阴”,要补“阳”多吃热性燥的食物或药物就可以了。其实不然,阴虚的症状是内火旺盛,常盗汗。日常可以选择饮用百合银耳羹来自行调理,少吃燥的食物,特别不要去吃羊肉串之类的哦。

阳虚症状,“冷”汗多,先稳固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小伙伴经常说自己怕冷,风一吹就特别难受,还经常冒冷汗。这些都是阳虚的症状之一。一些女孩子手脚冰凉,特别容易感冒,这些也是阳虚的原因。阳虚患者可以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注意营养搭配,简单说就捡好的吃,温阳固本。

加强锻炼,注意作息规律是必不可少的

体虚患者的调理不能仅仅局限在食物上,在日常的运动上也要注意多进行锻炼。有些患者一开始锻炼就大汗淋漓的,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先进行低强度的运动锻炼,如瑜伽、太极拳等。作息上注意早睡早起,不要熬夜,一段时间你会发现体虚多汗的症状消除的很快。

二、体虚宜吃哪些食物呢

马铃薯(洋芋、土豆、山药蛋)味甘、性平。作用:补气、健脾。宜于脾虚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芽的马铃薯芽与皮有毒,忌食。

 红薯(甘薯、地瓜、番薯)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宜于脾胃虚弱、形瘦乏力、纳少泄泻。多食易引起反酸烧心、胃肠道胀气。

 香菇味甘、性平。作用:益胃气,托痘疹。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属于发物,麻疹和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忌食。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作用:补气健脾,养阴益肺,补肾固精。宜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慢性泄泻。湿盛和气滞胀满者忌食。

 栗子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作用: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宜于脾虚食少,反胃,泻泄。气滞腹胀者忌食。

 红枣(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益脾胃,养血安神。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疲乏无力。气滞、湿热和便秘者忌食。

鸡肉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中益气,补精添髓。宜于脾胃虚弱,疲乏,纳食不香,慢性泄泻。实证、热证、疮疡和痘疹后忌食。

兔肉味甘、性凉。作用:补中益气,凉血解毒。宜于脾虚食少,血热便血,胃热呕吐反胃,肠燥便秘。虚寒、泄泻者忌食。

猪肚(猪胃)味甘、性温。作用:补益脾胃。宜于虚弱、泄泻,近代用于胃下垂和消化性溃疡。

牛肚(牛百叶)味甘、性温。作用:益脾胃,补五脏。宜于病后气虚,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羊肚(羊胃)味甘、性温。作用:补虚弱、益脾胃。宜于形体瘦弱、脾胃虚寒。

牛肉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中气下陷,慢性泄泻。

 桂鱼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血。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虚寒证、寒湿证忌食。

泥鳅味甘、性平,归脾、肺经。作用:补中益气,利水祛湿。宜于中气不足、泄泻、脱肛。

粳米(大米、硬米)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宜于中气不足,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呕吐、泄泻。

籼米味甘、性温,归肺、脾、心经。作用:补脾胃,养五脏。宜于脾虚湿盛腹泻。热证、湿热证、阴虚证忌食。

 糯米(江米)味甘、性温,归脾、胃、肺经。作用,补中益气,补肺敛汗。宜于脾虚腹泻,近代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粘滞难化,食积证、气滞证、湿证、脾虚胃弱及消化不良者忌食。

 扁豆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作用,健脾化湿,清暑和中。宜于脾虚湿盛,食少便稀,暑湿吐泻。气滞腹胀者忌食。

豇豆味甘、性平,归脾、肾经。作用:健脾,补肾。宜于脾胃虚弱,腹泻,呕吐。气滞证和便秘者忌食。

蜂蜜味甘、性平,归脾、肺、大肠经。作用:补脾缓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宜于脾胃虚弱胃痛,津亏肠燥便秘,近代用于消化性溃疡。湿证、湿热证、胃胀腹胀、呕吐、便稀者忌食;不宜与葱、莴苣同食。

三、出汗异常吃什么好

看出汗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一个问诊方面,因而在治疗的时候,不同的出汗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食疗也是各异的,下面是各种异常出汗的食疗方。

自汗

不因活动、天气、食物、药物等因素而自然出汗者,为自汗,多为气虚表现。可用玉屏风散加味:生黄芪、煅龙骨、煅牡蛎、浮小麦各30克,炒白术、防风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如果患者汗多易感冒,又十分怕冷,风一吹就打寒战,则属阳虚,宜补气温阳。药用桂枝汤加味:生黄芪、浮小麦各30克,桂枝、白芍、当归身各15克,麻黄根、炙甘草各10克、生姜5片、大枣7枚,水煎服。

盗汗

睡中出汗,醒后即止者为盗汗,多因阴阳平衡失调、阴虚火旺、肌表不固,致使汗液外泄所致。宜滋阴降火,药用当归六黄汤加减:当归、生地、熟地各15克,黄柏、知母各10克,生黄芪、鲜芦根各30克,水煎服。

胸窝出汗

又称“心汗”,多为心气衰弱所致,可用生脉散加减:人参、麦冬各10克,五味子5克,水煎服。

手脚多汗:多因脾胃功能失调引起,若伴有口干舌燥、心烦不安、舌红少苔等症状,属于虚热症,可用增液汤(玄参30克,麦冬、细生地各24克)加减;若伴有口臭口苦、便秘、尿黄浊、舌苔厚腻等脾胃湿热症状,可用三仁汤(杏仁、飞滑石、提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仁、半夏)加黄芩、莱菔子、淡竹叶等。

偏汗

左侧或右侧,上半身或下半身出汗,多属营卫不调,气血不和,宜益气养营,用十全大补汤加减:人参、肉桂、川芎、熟地黄、茯苓、白术、黄芪、当归、白芍、炙甘草。老人出偏汗可能为中风先兆,应及早防治。

绝汗

多见于病情危重的心衰病人,虚汗淋漓不止,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脉微弱,时有时无,是阳气将绝之象,可应急服参附汤:人参、附子(炮)、青黛各15克,水煎服。

四、体虚5款食疗方

1.芹菜蛋羹

将芹菜300克少洗净,切段,放入锅中用水煎煮片刻,加入少许面粉和1杯浓肉汤,再加入1个蛋黄,热饮最好。

2.豆蔻奶汁

将芹菜、青葱切成小细丝,与四杯酸奶或奶酒一起混合,并加些豆蔻肉末和适量的盐,充分搅拌后放入冷藏室。每天清晨服用半杯(20-30克)。

3.胡萝卜羹

取胡萝卜两根,切成细线,与冷牛奶(加热过的)150克混合搅匀,加入适量盐。每日一杯,分3次服用,连续一周最为有效。

4.葡萄人参补酒

在1公斤白葡萄酒加入20克桂皮,20克人参,密封浸泡15天。然后启开,每天饮用一杯(50-80克)。

5.蜂蜜果丁

取核桃仁200克捣碎,与无花果、杏干、葡萄干各100克混合,加上蜂蜜100克,细心调和即成。每日饮用一食勺。

出汗 体虚 体虚多汗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