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养生 > 幼儿保健 > 正文

母乳性黄疸怎么回事 防治母乳性黄疸

一、导致母乳性黄疸的病因

 肠-肝循环增加(30%):

其发生的原因目前认为主要是因为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由母乳本身造成,推测主要原因有:

1、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母乳性黄疸患儿母亲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抑制了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

2、母乳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母乳性黄疸患儿母亲母乳中不饱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增高,对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产生抑制。

3、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高,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大大高于牛奶及配方奶,使已结合的胆红素再分解,小肠重吸收增加,至肠-肝循环增加,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肠道菌群(25%):

最近几年研究认为,母乳性黄疸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由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所致,这种学说较为成熟,并得到验证,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D)在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

1、新生儿肠道内β-GD丰富,肠道内β-GD主要来源为母乳(新生儿自身也可产生,正常肠道菌群建立后也可产生,但产生较少),β-GD分解结合胆红素,还原为未结合胆红素,经小肠再吸收进入肠-肝循环,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引起黄疸。

2、肠内β-GD活性高,新生儿小肠中β-GD活性高,为成人的10倍。

3、胆红素排泄少,新生儿摄入不足,肠内蠕动减少或开奶延迟,肠道菌群建立晚,缺乏转化胆红素的菌群,可使结合胆红素排泄减少。

4、胆红素重吸收多,有人发现母乳中有特殊的脂肪酸,胆固醇,促进了未结合胆红素的重吸收。

二、母乳性黄疸西医治疗

 一、治疗

1、继续母乳喂养:不主张为诊断而停母乳。正确的做法是鼓励母亲继续喂奶,可采取多次少量的母乳喂养的方法。早发型母乳喂养性黄疸鼓励频繁喂奶,避免添加糖水。喂奶最好在每天10次以上,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的黄疸及一般状况、吃奶及体重增长情况。

2、干预措施:当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时,根据情况采取停母乳及其他干预措施。各种干预手段以尽可能不影响母乳喂养为前提,尽快降低胆红素水平。目前比较公认的干预标准为血清胆红素275~425µmol/L(16~25mg/dl)时停母乳,改配方奶喂养2天以上,直到胆红素降到安全范围再恢复母乳,300~375µmol/L(17.6~22mg/dl)时,暂停母乳改配方奶同时给予光疗。轻时可以继续吃母乳,重时应该停用母乳,改用其他配方奶。早产未成熟儿,血清胆红素达到170µmol/L时应停母乳给予光疗。

晚发型母乳性黄疸,血清胆红素<257µmol/L(15mg/dl)时不需停母乳;>257µmol/L(15mg/dl)时,暂停母乳3天;>342µmol/L(20mg/dl)时则加光疗,一般不需用人血白蛋白或血浆治疗。

3、支持疗法,同时注意保暖,增加热量、营养,预防感染。

4、酶诱导剂,给以保肝、酶诱导剂等药物治疗。

二、预后

母乳性黄疸的愈后良好。但最近仍有测定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发现一组胆红素浓度256~427µmol/L(15~25mg/dl)母乳性黄疸患儿有1/3异常,将胆红素降至正常,则此改变消失。提示母乳性黄疸有导致轻微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可能,应注意合理处理。喂母乳的早产儿比喂配方奶的早产儿更易发生黄疸且黄疸延迟消退。由于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胆红素易透过血脑屏障产生神经毒性。早产儿母乳性黄疸与胆红素神经毒性关系处于研究阶段,初步认为对于早产儿母乳性黄疸应相对积极,因为由于母乳性黄疸带来的神经毒性不应忽视。

三、母乳性黄疸中医治疗

暂停母乳喂养3天改为人工喂养:奶量以150ml/kg.d计算。暂停母乳期间,应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提供黄疸消退后继续母乳喂养。治疗母乳性黄疸中药方有哪些呢?

【方药】金钱草、栀子、茵陈、甘草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新生儿黄疸。

【方药】茵陈、茯苓、栀子、白术、木通。

制用法:水煎服。大便干结者去除白术,加大黄、枳实。发热烦躁,舌质绛红者,加生地、丹皮、赤芍。

 适应症:新生儿黄疸湿热证。

【方药】黄连、茵陈、云苓、黄柏、黄芩、栀子。

制用法:研成粉,用蜂蜜调成药饼。贴于肚脐,外用热水袋温暖肚脐。

适应症:胎黄不退先天不足,气血两虚证。

食疗法

方剂1:蝉蜕0.5g,绿豆5g。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新生儿黄疸。

方剂2:鲜蘑菇或番薯适量。

制用法:做菜煮汤。食用。

适应症:新生儿黄疸阴黄证。

方剂3:冬瓜皮、玉米叶各3g。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新生儿黄疸。

四、如何预防母乳性黄疸呢

母乳性黄疸是指与母乳喂养有关的特发性黄疸。

 临床主要特征:新生儿母乳喂养后不久即出现黄疸,但无其他全身症状,足月儿多见。

孕母期间注意饮食卫生,忌酒和辛热之品,不可滥用药物。如孕母母乳喂养有黄疸病史可口服黄疸茵阵冲剂。自确诊的服至分娩,服药时间以两个月以上为宜。

婴儿出生后,宜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注意过早出现或过迟消退或黄疸逐渐加深或退而复现等情况,以便及时破损感染。有研究认为增加新生儿早早期乳汁摄入量,可使新生儿体内热量增多,降低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能促进肠蠕动,使胎粪尽早排净。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从而降低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患病率。并可使新生儿及时获得营养丰富的初乳。对健康新生儿的母乳黄疸要严密监测和加强随访尤对生后2~3d即出院回家的母乳黄疸新生儿需建立必要的随访以便早干预防止脑损害。

黄疸 母乳性黄疸 母乳 母乳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食物与运动热量消耗转换更多运动>>
相关菜谱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