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有什么特点呢,在生活中家长们怎样及时的发现孩子的疾病呢,只有及时的发现孩子的疾病,才能尽早的帮助孩子做治疗,这样孩子才能减少疾病的痛苦,下面我们来好好的学习一下这些知识吧。
母乳性黄疸的特点
母乳性黄疸是指与母乳喂养有关的特发性黄疸,其特点有:母乳喂养,足月儿多见。
1、黄疸在生理性黄疸期间,即出生后2天至2周发生,但不随生理性黄疸的消失而消失。
2、黄疸以轻、中度为主,重度少见(大于或等于342umol/L),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多见。
3、患儿一般情况好,肝脾不大,肝功能正常,HbsAg阴性。停母乳48-72小时后黄疸明显减轻,如再喂母乳黄疸反复。
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制
最近几年研究认为,母乳性黄疸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由胆红素肝肠循环增加所致,这种学说较为成熟,并得到验证,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D)在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
1、新生儿肠道内β-GD极丰富,主要来源为母乳(新生儿自身也可产生,正常肠道菌群建立后也可产生,但产生较少),β-GD分解结合胆红素,还原为未结合胆红素,经小肠再吸收进入肝肠循环,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引起黄疸。
2、新生儿小肠中β-GD活性高,为成人10倍。
3、新生儿摄入不足,肠内蠕动减少或开奶延迟,肠道菌群建立晚,缺乏转化胆红素的菌群,可使结合胆红素排泄减少。
4、有人发现母乳中有特殊的脂肪酸、胆固醇,促进了未结合胆红素的重吸收。
母乳性黄疸的愈后
愈后良好。但最近仍有测定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发现一组胆红素浓度256-427umol/L(15-25mg/dl)母乳性黄疸患儿有1/3异常,将胆红素降至正常,则此改变消失。提示母乳性黄疸有导致轻微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可能,应注意合理处理。
现在家长们知道母乳性黄疸的相关知识了吧,对于防治这种疾病的方法家长们要多多的掌握,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在生活中更好的帮助孩子远离疾病的困扰,减少疾病的痛苦。
新生儿黄疸是比较常出现的疾病,很多是生理性的,不用治疗也可以自己痊愈,但是也有一些是病理性的,家长朋
退黄疸吃什么食物好?如何饮食?退黄疸常吃的食物有蒲公英、蒲公英、蒲公草、蒲公英叶...
黄疸肝炎吃什么食物好?如何饮食?黄疸肝炎常吃的食物有鸭跖草、玉米须...
黄疸型肝炎吃什么食物好?如何饮食?黄疸型肝炎常吃的食物有鸡骨草、栀子...
黄疸的食物与饮食方法,黄疸常吃的食物有柴鱼片、石蟹、和乐蟹、香螺、田螺、凤螺、榴莲、陈醋...
黄疸的食物有哪些,黄疸吃什么好?黄疸常吃的食物有鱼片、蟹肉、霸王蟹、海螺、蚬子肉、香海螺、蒲公英、茭
黄疸吃什么食物好?如何饮食?黄疸常吃的食物有鲤鱼、鱼松、膏蟹、青蟹、帝王蟹、锯缘青蟹、黄螺、水芹..
如果胆红素有减少,那表示引起黄疸的原因可能是母乳,这个时候宝宝可以不需要做任何的治疗,爸妈可以喝平常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症状是什么一般新生儿黄疸2-3周便会消退,但以母乳为主的宝宝,则会持续1-2个月。
母乳性黄疸症状主要表现为: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
很多刚出生的孩子在出生后的第二天就会出现轻微的黄疸,随后会达到最严重,等到一周左右开始逐渐的消退,这
停母乳48~72h后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迅速下降为原水平的50%左右,重新哺乳,血清胆红素将在1~2
还有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吉尔伯特病及二氏综合症引起的黄疽和新生霉素引起的黄疸,都是肝细胞内胆红素结合障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